天玄宗内,气氛凝重而哀伤。丁在政,东方既白,王源城,余文四位长老身穿素色长袍,衣袂随着步伐轻轻飘动,神色间满是沉痛与庄重。余文手捧净盆,盆中泉水还融入了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艾草、菖蒲等具有洁净寓意的香草,再滴入几滴净灵液,为这肃穆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气息。
长老们围聚在晋懿德的遗体旁,动作轻柔而专注,用沾了圣水的白布,一点点、细致地为其擦拭身体。每一个擦拭的动作都饱含着敬意与追思,象征着洗去逝者尘世的污秽,助其以纯净之躯前往另一个世界。擦拭完毕,长老们又捧起精心缝制的寿衣,寿衣质地精良,上面绣着古朴的太极八卦图案,黑白交织的线条,仿佛诉说着阴阳循环、生命不息的古老哲理。他们小心翼翼地为晋懿德换上寿衣,施展御灵术将先宗主灵躯放置在铺满白布的担床之上。
紧接着,抬灵床的弟子入内,一路焚香撒纸钱,将灵床抬往灵堂而去。灵堂四周挂满了白色的挽帐,微风拂过,挽帐轻轻飘动。挽帐上绣着道家的仙鹤、祥云等吉祥图案,仙鹤振翅欲飞,祥云缭绕其间,寓意着逝者驾鹤西去,升入仙境。灵堂的正中央,摆放着晋懿德的棺木,棺木由珍贵楠木打造,沉稳而庄重,仿佛承载着一生的回忆与荣耀,棺底早已铺上一层厚厚的金箔,在微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寓意着为逝者铺就一条通往仙界的金光大道。棺木前设置了一个香案,香案上供奉着三牲祭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还有新鲜的水果和糕点,色泽鲜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香案两侧,燃着一对巨大的白色蜡烛,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逝者未灭的灵魂在闪烁。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腾,那是弟子们点燃的特制安息香,香气淡雅悠长,丝丝缕缕地弥漫在整个灵堂,据说这香气能安抚逝者的灵魂,使其免受尘世纷扰。而在灵堂显眼处,立着一块灵位,上面庄重地书写着“天玄宗第叁壹贰任宗主晋公懿德之灵位”,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饱含着对逝者的敬重与缅怀 。
天玄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空气中弥漫着厚重的哀伤。晋宴风一袭麻衣,面容憔悴,静静地跪在殿门旁边。他的脊背微微弯曲,像是被无尽的悲痛压弯了脊梁,低垂的头颅下,眼神空洞而又哀伤,泪水不受控制地在眼眶中打转。
云清紧跟在师父身后,同样身着孝服,绝美的脸上满是紧张与哀伤。她学着师父的样子,膝盖缓缓着地,跪在冰冷的地板上,双手交叠放在身前,手指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晋常远和许明芳神情肃穆,并肩肃立在一旁。晋常远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沉痛与不舍,他紧抿着嘴唇,试图压抑内心的悲痛,可微微颤抖的身躯还是泄露了他的哀伤。许明芳则红着眼眶,泪水时不时地滑落,她用手帕轻轻擦拭,却怎么也止不住那汹涌的悲伤。
这时,一阵沉稳而缓慢的脚步声传来,四名男弟子面色凝重,步伐一致,扛着灵床缓缓而来。丁在政等四位长老跟在其后。灵床之上,晋懿德的遗体安静地躺着,仿佛只是陷入了沉睡。晋宴风见状,带着云清迅速把头低下,伏身在地,额头轻轻叩在地板上,动作整齐而又虔诚。
随着灵床缓缓移动,奇异的功德之光在灵堂中若隐若现,那光芒柔和而温暖,像是逝者一生的善念与功绩所化。可如今晋懿德已然仙逝,这功德之光究竟能为他带来什么好处,无人知晓。众人只是静静地跪着,沉浸在悲痛之中,唯有那功德之光,在寂静的灵堂中缓缓流淌,诉说着逝者的过往与荣耀 。
灵堂内,气氛凝重而哀伤,仿佛连空气都被悲伤浸透。丁在政等众位长老神色肃穆,周身灵力涌动,双手快速结印,施展御灵术。只见那具承载着晋懿德一生荣耀与回忆的灵躯,在灵力的托举下,缓缓升入棺椁之中。当灵躯安稳落定,仿佛宣告着晋懿德彻底与世长辞,将永远长眠于这棺椁之间。
晋宴风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悲痛如汹涌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丁在政走上前,双手轻轻扶起晋宴风,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传递着安慰与力量。随后,丁在政又转身,将跪在一旁的云清也扶了起来,目光温和而悲悯,说道:“今老宗主魂转仙乡,全宗上下悲痛万分,望宗主及家人节哀顺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静的灵堂中回荡,带着无尽的哀伤与劝慰。
此时,殿前的八仙桌上,几位弟子正小心翼翼地悬挂三清画像。画像展开,三清的圣像庄重而威严,仿佛在注视着这场沉痛的葬礼。丁在政和东方既白分坐左右两侧,丁在政伸手拿起铜锣,重重地敲动,“咚——咚——”的铜锣声低沉而哀伤,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众人的心上。东方既白则将唢呐置于唇边,用力吹动,那如泣如诉的唢呐声瞬间响起,声音悠扬而悲怆,在山间回荡,久久不散。
伴随着这哀伤的乐声,众宗门师父皆身披麻衣、头戴孝帽,神色沉痛。他们率领着在宗弟子,身着统一的孝服,鱼贯而入。几十人静静地站在灵前,整齐肃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悲痛与不舍。在天玄宗作客的梅芳老师,也身着一身素白的衣裳,静静地走到许明芳身边,她的眼神中满是同情与哀伤,伸手轻轻握住许明芳的手,给予她无声的安慰 。
天玄宗内,阴霾密布,压抑沉重。灵堂前,丁在政身着白色道袍,神色凝重,缓缓起身。他抬手整了整衣袍,向前迈出一步,双手将祭天词高高举起,声音低沉却清晰有力,在寂静的灵堂中回荡开来:
“维乙巳年七月初九未时,风云变色,天地同悲。天玄宗宗主晋常远,率阖宗弟子,虔心跪祭于天地、三清、道教众仙神以及天玄宗历代宗祖尊前。
今,我天玄宗第三百一十二任宗主晋公懿德,溘然长逝,仙驾西归。晋公自入道伊始,便以赤诚之心,精研道藏,勤修术法。其慧根独具,修行路上披荆斩棘,终成一代宗师。
执掌宗位时,晋公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于内,整饬门规,广纳贤才,因材施教,培育无数道门英才,使我天玄宗道脉兴隆,后继有人;于外,秉持仁爱,化解纷争,扶危济困,凭大德之行,让天玄宗声名远播,恩泽四方。
其为人也,温和谦逊,如春风化雨,润泽弟子心田;义薄云天,似傲雪寒梅,尽显高风亮节。
然生死无常,一朝诀别,音容宛在,人已远行。”
丁在政念到此处,顿了顿,眼眶微微泛红。台下众人早已泣不成声。
此时,晋常远手捧一盏长明灯,灯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诉说着无尽的不舍与思念。晋常远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到晋懿德的灵柩前,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悲痛与眷恋。
随后,晋宴风接过父亲手中的长明灯,他的面容憔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缓缓蹲下身子,将长明灯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晋懿德灵柩之下,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生怕惊扰到沉睡的逝者。
丁在政继续宣读祭天词:“今,我等弟子,为先宗主点亮长明灯,愿此灯照亮冥途,驱散黑暗。祈愿诸位仙神、列祖列宗,怜我等悲戚,念晋公一生善举,庇佑其魂魄,使其在黄泉路上顺遂安稳,安然抵达酆都。
我天玄宗弟子,定当铭记晋公遗训,传承宗门精神,坚守正道,精进修行,为天玄宗之昌盛,不懈奋斗。
伏惟尚飨! ”
随着祭天词宣读完毕,灵堂内众人纷纷跪地叩拜,送别这位令人敬仰的宗主 。
灵堂内,气氛凝重压抑,丁在政神色哀伤,声音低沉却有力地宣布道:“即刻起,哭灵半小时。哭灵完毕,众弟子前往食堂用斋饭。待至晚间,安排十七名男弟子与十七名女弟子,齐念《太上洞玄救苦妙经》,以助先宗主早登彼岸。”言罢,他缓缓坐下,与东方既白并肩而坐,二人双手交叠,置于身前,口中念念有词,一同念动那篇祭天文。他们的声音庄重而虔诚,随着袅袅香烟,悠悠飘荡,似要冲破云霄,上达天听,传至天玄宗历代宗祖的耳中,祈愿能接引晋懿德的灵魂顺利往生。
晋宴风站在灵柩旁,神色悲戚,眼眶早已红肿。他回头,目光落在云清身上,微微点头,向她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示意她带头哭灵。云清深吸一口气,鼻腔酸涩,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她缓缓闭上眼睛,悲痛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师祖~师祖~呜呜呜~”那哭声悲恸万分,如杜鹃啼血,声声泣泪。
这一哭,仿佛是打开了悲伤的闸门。带动灵堂内的众弟子们,一时间,哭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悲痛的挽歌。那哭声,或高亢,或低沉,或撕心裂肺,或默默啜泣,每一声都饱含着对晋懿德的深切缅怀与不舍。
哭声在灵堂内回荡,久久不散。整整半个小时过去,众弟子们才渐渐止住哭声,灵堂内逐渐恢复了平静,只留下偶尔的抽噎声,诉说着这场沉痛的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