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夜将刻有“今日菜品”,“藕饼”,“藕粉”那几块精心制作的木质吊牌挂上了摊车,为整个摊车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当最后一块吊牌挂好,张夜拍了拍手,后退几步,满意地打量着自己的摊车。
见张夜手脚麻利地收拾妥当,原本还松散地站着的队伍,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指挥着,瞬间开始自主排列起来。大家动作迅速,眼神里透着训练有素的默契。有人轻声提醒旁边的伙伴对齐,有人则自觉地调整位置,不多时,队伍就排得整整齐齐,严阵以待。
张夜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今天的“美食创作”。他的目标很明确,一次性做出五人份的藕粉,满足大家的早餐需求。
张夜转身,从一旁稳稳放置的罐子里舀出几勺细腻洁白的藕粉,那藕粉质地纯净,每一粒都如细碎的珍珠,在灯光下闪烁着细微的光泽。
制作藕粉的原料,是张夜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的。为了能做出最纯正的味道,他用的是最清澈的水。
天还未亮,张夜就挽起裤脚,踏入冰冷的淤泥中,双手在水下摸索着,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将深藏在泥里的莲藕挖出。
洗净莲藕,他用一把锋利的刀,小心翼翼地削去外皮,露出里面洁白如玉的果肉。随后,他将莲藕切成薄片,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色。接着,他把浸泡好的莲藕片捞起,沥干水分,放入石磨中,缓缓推动磨盘。随着磨盘的转动,莲藕逐渐变成细腻的藕浆,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将藕浆倒入纱布中,张夜用力挤压,挤出里面的汁水。然后,他把汁水静置沉淀,待杂质沉淀到容器底部后,倒掉上层的清水,只留下底部洁白的藕粉。为了让藕粉更加细腻,他又反复冲洗、沉淀了好几次,直到藕粉变得纯净无瑕。
最后,张夜把藕粉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慢慢蒸发。经过几天的晾晒,藕粉终于制作完成。他将藕粉装入干净的罐子中,密封保存,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为大家带来这份独特的美味 。
张夜调制藕粉的动作娴熟,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仿佛对这流程早已烂熟于心。
紧接着,张夜伸出手臂,稳稳地提起那壶正“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滚烫水壶。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注视着碗中的藕粉,将沸水以一道精准而稳定的弧线缓缓注入其中。那水流像一条灵动的银蛇,精准地落入碗里,激起层层晶莹的水花。
与此同时,他的另一只手像是装了精密的仪器,迅速拿起勺子,开始匀速搅拌起来。搅拌的节奏不快不慢,藕粉在热水的冲击下,渐渐由松散变得浓稠,由透明转为半透明的胶状。每一次搅拌,都带出一圈圈柔和的漩涡,那漩涡像是平静湖面被微风吹拂出的涟漪,又像是神秘的符号,记录着美食诞生的过程。
伴随着腾腾热气袅袅升腾,空气中渐渐弥漫出阵阵清甜的藕香。这股香气淡雅而悠长,不仅是藕粉本身的味道,更是清晨温馨与美好的象征。
张夜把做好的藕饼拿了出来,那是张夜提前精心制作的。此刻,张夜轻轻揭开保鲜膜,一阵淡淡的藕香与肉香交织的气息悠悠飘散开来。
他拿起几个藕饼,那藕片的边缘微微翘起,裹着的面糊上还能看到一些细微的颗粒,仿佛在诉说着之前制作时的故事。
紧接着,张夜倒入清亮的食用油。随着火苗的舔舐,锅里的油渐渐升温,发出轻微的“滋滋”声。
张夜看着油温达到合适的温度时,他用筷子夹起一个藕饼,缓缓放入锅中。刹那间,锅里像是炸开了锅,油花欢快地跳跃起来,发出一阵热烈的“噼里啪啦”声,藕饼迅速被金黄色的油包裹,原本略显干瘪的面糊迅速膨胀,颜色也变得愈发金黄诱人。
张夜手持锅铲,不时地轻轻翻动藕饼,确保每一面都能均匀受热。随着复炸的进行,藕饼的香气愈发浓郁,让人垂涎欲滴 。
最近,张夜摊位人气爆棚,食客如潮水般涌来,起初,张夜还能应对自如,可随着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他深知,如果继续像以往一样敞开供应,恐怕后面的很多人都要失望而归。
经过一番权衡,张夜决定实行限量供应,虽然这可能会让一些顾客感到些许遗憾,但至少能保证更多人都有机会品尝到他的手艺。
这次每位顾客都自觉地按照限量购买,一碗藕粉搭配两个藕饼。在摊位前,人们有序地排着队,一边耐心等待,一边热切地交流着对张夜小吃的喜爱。
买到小吃的顾客,迫不及待地找个地方坐下。藕粉细腻丝滑,入口即化,香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藕饼外酥里嫩,咬上一口,莲藕的清甜、肉馅的鲜香和面糊的酥脆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顾客们吃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满足的赞叹,还不忘向张夜竖起大拇指。
刚咬下一口藕饼,年轻小伙眼睛瞬间亮了,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含糊不清地说:“老板,这藕饼也太绝了!外面酥脆得掉渣,里面的莲藕又脆又甜,肉馅鲜嫩多汁,我能一口气炫十个!还有这藕粉,细腻丝滑,甜度恰到好处,太对我胃口啦!”
坐在一旁的一个coser,吃得慢条斯理,脸上满是笑意:“很久没吃到这么地道的味道了。这藕粉,软糯香甜,就像小时候妈妈做的。藕饼也炸得刚刚好,不油不腻,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实在是太好吃了!”
还有一个带着孩子的宝妈,明显她们就不是二次元圈子的人,她们是专门过来吃张夜做的美食的,藕粉藕饼入口,便一脸惊喜,“这藕粉入口即化,我家小孩超爱吃,平时挑食的他都吃了一大碗。藕饼也很健康,莲藕新鲜,肉馅放心,味道还这么好,必须点赞,可以限购了,不然我就买一堆放家里囤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