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瘟疫担心了整整一个多月的萧烬和谢瑄终于能够放下心来。
自从水患发生到瘟疫结束,他们两个人的付出都被长平府的百姓看在眼里。
谢瑄本就素有才名,哪怕是在江州这样文风盛行的地方也都知道京城有他这么一个人物。
这次瘟疫,谢瑄不顾自身安危,亲自照料病人,不眠不休,有一次甚至直接累晕了过去。
在百姓们眼中,像谢瑄这样出身世家大族的贵公子那都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甚至根本看不起他们这些贫民百姓的。
可谢瑄却不一样,他对待百姓们永远温柔耐心,从不会表现出嫌弃。
这次他们能够挺过这次水患和瘟疫,多亏了谢瑄带来的粮食和药材。听说那些粮食和药材都是谢瑄自己花钱买的,百姓们就更感动了,同时对于朝廷的不作为心里鄙夷不已。
盛安帝为了给萧烬使绊子是无所不用其极。明知长平府受灾严重甚至有瘟疫,他却对于萧烬索要药材和粮食的请求视而不见,置数万百姓的命于不顾。
谢筠看不过去,几次三番上奏要给萧烬拨钱粮都被盛安帝驳了回来,还美其名曰国库空虚,还有好多地方等着用银子,让萧烬自己想办法筹钱。
以前盛安帝还会做做样子,但自从废太子后他直接演都不演了,摆明了要对付萧烬。
他这样做无非是觉得萧烬已经失去了太子之位,在长平府那样缺粮少药又有瘟疫的地方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觉得萧烬对他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用不着再虚以委蛇。
哪怕萧烬早知盛安帝的本性,对此依旧感到心寒,盛安帝既然做得这么绝,他也不会替对方遮掩,直接将朝廷不给长平府赈灾钱粮的事说了出来。并告诉他们现如今的粮食和药材都是谢瑄出钱出力筹集的。
百姓们听了这话自然心生不满,以前萧烬名声不好,百姓对他多有畏惧。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们都发现了萧烬虽然看上去冷漠,实则心怀百姓,是个面冷心热的。
而之前在他们看来仁慈圣明的皇上却有些心胸狭隘了。
萧烬不得圣宠的事民间也有几分传闻,但就算再不喜欢也没有这样的,就算是待陌生人也没有那么狠心的了。
尤其是盛安帝触碰到的还是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是大盛百姓,受了灾朝廷就该出银子赈灾才对,现在却是对他们不管不顾,直接把烂摊子丢给萧烬。
百姓们对于皇权多有畏惧,但盛安帝这事做得确实是有欠考虑了别看现在百姓们不敢多讨论,只是抱怨几句。
但盛安帝不仁不慈的形象已经在他们心里留下了痕迹,随着时间推移,百姓们口口相传下,盛安帝的名声必然会受损。
虽然事后盛安帝也意识到自己太过冲动,在萧煜过来后立刻让人送来了粮食和药材。但最困难的时期都已经过了,百姓们自然不会领他的情。
而他们对萧烬的态度就不一样了,这次水患和瘟疫,萧烬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们,事事亲力亲为不说,还为了救他们丢掉了太子之位,这样的付出如何不令人动容?
百姓们虽然有些愚昧,却也最是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如今在长平府百姓心中,谢瑄和萧烬的地位甚至高于盛安帝。
其他州府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谢瑄和萧烬在长平府做的一切,但经由长平府百姓们的传播渲染下对两人也有了一个好印象。
尤其是萧烬,经此一事后算是洗清了之前盛安帝和林家强加给他的污名。
这些日子,时不时就有百姓将菜蔬、鸡蛋或是鸡鸭等物送到修建好的县衙门口,直说是给谢瑄和萧烬的谢礼。
无论是谢瑄还是萧烬都没有收这些东西,不是因为看不上,而是心疼这些百姓。
长平府还在重建,这些百姓们身上有的也就只有做工时得的那点钱,这些东西不知道花费了他们多少身家,他们两个也不缺这些,倒不如还回去还能让这些百姓好好过活。
对于谢瑄和萧烬这样的举动,百姓们自然是心生感动,对两人更加信服了。
萧煜之前头疼多日,等他恢复过来已经晚了,萧烬已经收服了长平府的百姓,其任善的名声甚至已经在整个江州流传,其他州府也有所耳闻。
眼见此行的目的失败,萧煜心里自然窝火,却也无可奈何。
对于百姓们的反应,谢瑄和萧烬其实并不太在意。他们来江州,为的就是解救百姓,就算没有得到感激他们依然会做。
瘟疫的事虽然解决了,眼下却又有了新的难题,那就是他们没钱了。
这次过来赈灾,盛安帝一共就给了二十万两银子,如果只是长平府一个府城,那也够了。
可这二十万两银子是要分摊到所有受灾的府城的,长平府受灾最严重,分得也多一些,可也就只有五万两罢了。
房屋重建,道路清淤,不仅需要建房的木材和石料,这么多人的工钱和吃饭都需要钱,五万两银子哪里够呢?
更何况之前答应玉宁府百姓的安置款和补偿款还没给,他们还答应了会在汉河两岸重新建造两座府城作为玉宁府百姓的新居所,零零总总的加起来没有个百万两银子是做不成的。
为了这个萧烬和谢瑄已经把自己的私库都掏空了,可依然是杯水车薪。
要钱的折子萧烬已经给京城送了好几道了,可盛安帝迟迟未批复,他们能等得,百姓们却等不得。
“殿下,玉宁府的知府又派人来问补偿款什么时候能发下去?玉宁府的百姓已经闹起来了。”曾文修一脸愁苦道。
先前他就觉得萧烬的做法有欠考虑,如今水患是解决了,可他们要从哪里拿出钱来给玉宁府的百姓呢?
作为户部的官员,曾文修是知道国库的情况的,不能说完全没银子了,但那些银子都是有其他用处的。军饷、官员勋贵的俸禄,还有给宗亲们的银子等等,都是需要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