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柱坐在床边,手指轻轻的抚过那些订亲所需的每样物品,脑海里不断浮现着明天订婚的场景。
想着云汐瑶那温婉的面容,刘雨柱的心情是即紧张又兴奋。
要知道这场订婚,是刘雨柱活了两辈子,加起来都快70年的人生之中和第一次订婚,
一夜因为兴奋没怎么睡的刘雨柱,顶着两个黑眼圈在炕上躺到了10点多才起床。
他简单洗漱后,把昨天从云家拿回来的吃食取了出来,坐在桌子边上吃的干干净净的。
吃饱喝足后,刘雨柱便开始今天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精心的收拾自己。
不管怎么说,今天对于他刘雨柱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他翻出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又将自己的头发仔仔细细的打理了一番。
那小头梳的锃亮,估计苍蝇站到上面都打滑。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刘雨柱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这镜子里的人还真帅!”
真自恋!
他坐在凳子上,看着自己租的这间房子,心里盘算着:“刚来的时候,就没打算在这里长待的。
他原本想着待个一年半载后,找个工作后就带着小头头离开这里的。
只是没想到自己刚到这儿不久,就找到了让自己心动的人,所以看样子要在这个北向大队扎根了。
那么就不能再租房子住了,虽然每个月的那几块租金对于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但是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房子。
所以,自己必须要建一座房子了。
就是自己的户口不在这里,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宅基地了。
要是到时批不下来宅基地,那么自己还得想想办法。
有什么办法呢?”
刘雨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等刘雨柱回神之时,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于是,刘雨柱出门去村口迎接前来帮忙的钱媒婆和赵天红。
钱媒婆是个热情又精明的中年妇女,一见到刘雨柱就笑着打趣:“哎呀!
刘知青,你今天可真精神,这是想迷死汐瑶那个丫头吗?”
赵天红站在一旁,听到钱媒婆的话,赞同的点了点头,拍了拍刘雨柱的肩膀,“柱子,你这一捯饬,别说还真像那么回事!好看!”
刘雨柱没想到今天程大力也来了,他笑着开口:“恭喜师父!”
三人跟着刘雨柱回了他租的房子。
程大力看到地上的一个纸箱子,很是好奇,上前仔细察看,惊呼出声:“我的老天!师父,你竟然还弄了台缝纫机呢?”
赵天红听到程大力的话后,看向了地上的纸箱子,笑着道:“柱子,你怎么没把这缝纫机给组装上呀,那抬出去多有面子呀!”
刘雨柱摇了摇头,“还是别了,我就是不想太高调了,才没把它组装起来的。”
钱媒婆看了看刘雨柱准备的东西,笑着开口:“刘知青,你还真可以呀!东西准备的很齐全呀!
不知道刘知青,你准备了多少彩礼呀?”
刘雨柱笑了笑,“不多,66块!
原本想给88块的,但是赵队长说农村一般就给个几块十几块的,我要是给的太多,就会招人嫉妒。”
钱媒婆笑着说道:“不少了,66块钱的彩礼跟城里的也差不了多少了。再加上缝纫机,这架势比城里的还要多。”
“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都是娶媳妇,那都是我的心意。”
“没错,心意到了就行。”赵天红笑着赞同的说道。
“走吧!这会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走吧!”刘雨柱低头看了看手表。
这个时候正好是下午上工的时间,路上时不时的就会遇到去上工的社员。
看到刘雨柱带着用红绳系好的东西,还跟着远近闻名的钱媒婆。
而且还是朝着云家的方向走去,社员们纷纷猜测今天这刘雨柱应该是去云家提亲的。
于是,那些准备去上工的社员们也不急着去上工了,而是跟在刘雨柱的身后,想去凑凑热闹。
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凑在一起,讨论着刘雨柱会给多少的彩礼。
云家,云安国和李翠花已经收拾妥当,正等着刘雨柱上门呢!
云汐瑶今天也精心打扮了一番,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碎花衣裳,脸颊微红,眼神中满是羞涩。
钱媒婆率先走进院子,大声说着吉祥话:“恭喜云家,今日可是大喜的日子!”
云安国和李翠花满脸笑容,将众人迎进了正屋内。
众人落座后,按照习俗,刘雨柱郑重地将准备好的红包、烟酒糖茶以及肉和粉条等礼品一一呈上。
云安国接过,脸上满是欣慰:“柱子这孩子,踏实又靠谱,汐瑶以后跟着你,我们也放心。”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云汐瑶悄悄抬起头,看向刘雨柱,两人的目光交汇,都红了脸。
媒婆在一旁笑着起哄:“瞧瞧这小两口,多般配呐!”
门外的村民看着院子里,问题是刘雨柱他们都坐在屋子里,说了什么,给了什么,他们都看不到。
有那好事的人,朝着屋里焦急的大喊一声:“哎!我说云老头,别藏着掖着呀!
这未来女婿给了多少彩礼也让我们见识一下呀!”
云安国无奈的看了看窗外,“这帮好事的家伙。”
钱媒婆笑着站了起来,走到了院子里,提高音量说道:“大伙既然对刘知青给了多少彩礼很好奇,那我就给大家念一直他给的东西。”
说着她打开了刘雨柱给的红包,数了数,“彩礼66元!”
话音落,外面响起一阵吸气声,“嘶!给这么多?”
“不知道有没有三转一响里的大件?”
钱媒婆再次笑呵呵的开口:“缝纫机一台,牡丹牌香烟两条,汾酒两瓶,大白兔奶糖两斤,京都八件糕点两斤,粉条四把,布料两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