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两人并不离开。
刘备起身细看,原来上首之人是关羽,下首是张飞。
刘备惊呼道:
“原来二弟尚在人间?”
关羽答道:
“臣等已非人,而是鬼魂。”
“上天因我二人平生忠义不失,已封我等为神灵。”
“大哥与兄弟重聚之日已不远矣。”
刘备听罢,拉住二人痛哭。忽然间惊醒,发现关、张二人已不见。
刘备唤人前来询问,时正三更。
刘备叹道:
“朕时日无多矣!”
随即派遣使者前往成都,召丞相诸葛亮与尚书令李严等人连夜赶赴永安宫,听候遗命。
诸葛亮等人随同刘备的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赶到永安宫,留下太子刘禅镇守成都。
却说诸葛亮赶到永安宫,见先主刘备病情危重,急忙跪伏在龙榻之下。
先主下旨,请诸葛亮坐在龙榻旁边,抚摸着他的背说道:
“朕自从得到丞相你,得以建立帝业;没想到我眼光浅薄,不采纳丞相的建议,导致兵败猇亭,自取其祸,如今悔恨成疾,命不久矣。”
“太子年幼软弱,国家大事只能托付给你了。”
说完,泪流满面。诸葛亮也含泪说道:
“愿陛下保重身体,以不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刘备环视左右,只见马良的弟弟马谡在一旁,便命其退下。
待马谡退去后,刘备对诸葛亮说道:
“丞相认为马谡的才干如何?”
诸葛亮回答道:
“他也算是当世的英才。”
刘备摇头道:
“非也。朕观察此人,他只是夸夸其谈,才不配位,不可委以重任。”
“丞相须谨慎考察。”
嘱托完毕后,刘备传旨召集众臣入殿,取来纸笔,亲手写下遗诏,交给诸葛亮,并感叹道:
“朕虽不多读书,但略懂大义。”
“圣人说:‘鸟之将死,其鸣声哀;人之将死,其言语善。’”
“朕本想与你们共灭曹贼,复兴汉室;不幸半途而亡,只能拜托丞相将遗诏交给太子刘禅,并令他谨记不要将此视作寻常之言。”
“国中大事,务必仰仗丞相多加教导!”
诸葛亮等人听后,哭拜于地说道:
“愿陛下保重龙体!臣等必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备命内侍扶起诸葛亮,一手掩面痛哭,一手握住他的手,说道:
“朕将不久于人世,还有心腹之言要告知于你!”
诸葛亮急忙答道:
“陛下有何圣谕?”
刘备流着泪说道:
“丞相之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完成大业。”
“若太子可以辅佐,则辅佐他;若太子无才,你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听罢,大惊失色,冷汗直流,手足无措,跪拜在地,哭泣道:
“臣安敢不竭尽全力,忠贞报国,直到以死相继!”
说完,叩头至流血。
刘备又请诸葛亮坐回榻旁,召唤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到身边,叮嘱道:
“你们记住朕的话:朕死后,你们兄弟三人必须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丞相,不得怠慢。”
说完,命二王跪拜诸葛亮。
二王拜毕,诸葛亮含泪说道:
“臣虽粉身碎骨,亦难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备又对众臣说道:
“朕已将国家托付给丞相,命太子以父亲之礼对待丞相,你们也都不得懈怠,以免辜负朕的期望。”
接着,刘备嘱托赵云道:
“朕与你同甘共苦,患难至今,不想在此地永别。”
“你须念及朕的旧情,常常照料我的儿子,不要辜负朕的遗言。”
赵云流泪拜道:
“臣必以犬马之劳报效!”
刘备又对众臣说道:
“各位爱卿,朕不能一一嘱咐,愿你们都能珍重自爱。”
言毕,驾崩,享年六十三岁。
时为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
后杜甫有诗感叹曰: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蜀汉的皇帝刘备为夺取东吴,曾兵临三峡;
他最终去世,也是在永安宫。
昔日的皇帝仪仗,如今仿佛只存在于荒凉的山外;
华丽的宫殿,如今化作虚无,变成了野外的寺庙。
古老的庙宇中,杉松掩映,水边栖息着白鹤;每逢年节,村里的老百姓仍会来此祭祀。
诸葛亮的武侯祠与刘备的庙宇相邻,两处祭祀紧密相连,君臣一体,永存人心。
朕起初生病时,只是患下痢之症,后来又转变为多种病症交加,几乎无法自救。
朕听说道:
“人到了五十岁,不算夭折。”
“如今朕已年过六十,死去又有何遗憾?”
“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兄弟二人罢了。”
“勉励你们!勉励你们!”
“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
“只有品德高尚,才能服人;你们的父亲品德浅薄,不值得效法。”
“你们要事奉丞相如同事奉父亲一样,不可懈怠!”
“不可忘记!”
“你们兄弟要更加努力追求功名成就。”
“这是我的临终嘱托!这是我的临终嘱托!”
群臣读完诏书后,诸葛亮说道:
“国家不能一日没有君主,请立嗣君继承汉室江山。”
于是立太子刘禅为皇帝,改年号为建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并授予益州牧之职。
将先主刘备安葬在惠陵,谥号为昭烈皇帝。
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同时追谥糜夫人为皇后。
诸臣也被提拔封赏,天下大赦。
魏军得知刘备去世的消息后,迅速报告中原朝廷。
近臣将此事禀报魏主曹丕,曹丕大喜道:
“刘备已死,朕再无后顾之忧。”
“为何不趁蜀国新立君主之时,发兵攻打他们?”
贾诩谏道:
“刘备虽然去世,但他必定将后事托付于诸葛亮。”
“诸葛亮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必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
“陛下不可贸然发动战争。”
正当众人议论之时,忽然一人从班列中激昂而出,说道:
“如果现在不趁机发兵,还要等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