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找了地方,好不容易有人问了:“你便宜点?”
“一块。”
“一块?”
人走了。
“五角,要不要?”
“不要。”
“为啥呢?自家种的?”
“你自己不会看吗?你的豌豆尖,又细又瘦,比我还营养不良,你吃不?
我花五角钱买你一把老草草回去么?
又不是烧得慌。”
中午了,菜也焉了,白送都没人要。
饿了早上饿中午,倒贴钱坐大巴车,再翻二十里山路回去。
唉……这卵子生意不好做啊。
跑去人家夏知安的铺子看人家的卖法,折耳根又胖又嫩,个头大,粉红粉红的尖尖相衬着白根根,看着就安逸。
也有田埂上挖的又细又瘦的,却不够卖。
咋没人嫌弃呢?
走近了,听人家咋吆喝的。
“叔叔阿姨嬢嬢哥哥姐姐,”嘴巴比蜂蜜都要甜。
“腥味不重的就吃大鹏种的,又脆又嫩又香,爽口,里面再掺点嫩胡豆,味道更巴适。
喜欢腥味重的,有药用价值的,就吃田埂上挖的野生的,消炎效果好。
煮稀饭,晒干了夏天泡茶,涮火锅儿,都安逸得很。
有个地方还出了一种折耳根酒呢。”
眼红的人,整夜睡不着,想发泄几句,
想起贴在村里的记事本本又闭了嘴巴,可不能再胡说八道了。
又添一笔,就又要失去一次机会,只能看别人家起楼房,买摩托。
李碧英扒饭,小儿子成天不回家,家里冷清多了。
“明年我们也种豌豆卖豌豆尖。”
夏革文抬头,冷笑:“跟风只有一个下场,血本无归。
你给我听到起,不准去找她麻烦,把你嘴巴闭紧。
你要是想被大哥勒令离婚的话,你就去生事,老子绝对不管你。”
夏小安放寒假了,就接过家里里里外外的事情,要用脑子赚钱,要用脑子处理问题。
找上门来打探消息的,他也能试着应付周旋了。
不懂的,问爷爷,爷爷也说不清楚的,就问王爷爷,顺便跟着王爷爷认识草药,打打下手,学点中医基本功。
眼看要过年了,李村长和夏孟生帮趁着付夏知安向四邻村赊欠的竹子钱。
清账,好过年。
夏小安报出竹子的价格时,结账的人都摇头:“小安,知安知道不?哪有竹子一块钱一斤的?钱也不是这么个造法?
我们卖给造纸厂的价格五分钱一斤,就按这个来。”
夏小安道:“这个价格是姐姐说的,你们可以问爷爷,问李伯伯。
姐姐说,你们信任她,愿意把竹子赊欠给她造房子,她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信任,无价。”
李村长站起身:“知安是个懂感恩的好娃娃,变着法的帮衬咱们。
咱们以后可都是她的后盾,不能拉她后腿。
另外,你们每个人啊,都还有一个猪后腿,好好过年,包汤圆,今年的汤圆可以有肉馅的啦,
还能吃回锅肉。
都是从县城刚拉回来的。
刘四叔,知安叮嘱了,您老是半扇猪,要吃好。”
刘四叔敲厂烟杆里的烟灰:“这么快就实现了?娃娃说话算话呢。
孟生,你有福气。”
抱着半扇猪坐在竹凳上抹泪,他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抱过这么多的猪肉回家。
不止有肉,还有花生,瓜子,糖。
黄角树下热闹极了,都在猜测夏知安挣了多少钱?
杨狗儿提着猪后腿,零嘴礼盒回家,炫耀了好一番才回家。
这一夜,很多人都没有睡好,看走眼了啊。
竹子卖给夏知安卖出了天价。
什么天价?人家说的是真诚无价!
是夏知安明摆着贴补帮过她的人,跟着她混,有肉吃。
手头有了盈余,好多人家都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一次杀年猪。
年猪啊!
这个惊天动地的想法破土而出后,一家人都睡不着了,合计着。
想象着腊肉挂满厨房的房梁,想象腊肠在嘴里油珠珠滋滋冒的滋味时,
干脆坐起身,回味着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家因为某事去帮忙,主人家招待的腊肠,真好吃啊,梦里回味了好多回。
把刀儿匠都忙疯了。
村里人攀比起来,你家有年猪,我家也要有。
刀儿匠卖肉都没有时间了,上午下午,不得空还要使劲干,后头还有人排着队等着的。
竹屋养了一头猪,夏孟生做梦都没有想过他也有杀年猪的一天。
秀才说,一头不够,再买几头。
夏知安喜欢吃麻辣的香肠,她要做很多,做很多,争取每顿饭都能吃上一点。
秀才想:要给家里拿些,还要给阿舟寄些,索性多买几头。
宰年猪这一天,几个小年轻都在家里帮忙,不用请刀儿匠,狗剩儿一个人就搞定了,
另外几人负责除猪毛,夏知安负责分解。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几人围着猪跑了无数圈,还是夏知安用药迷晕了几人才抬回来的。
秀才怀疑夏知安上辈子是厨子,八大菜系,他没有吃过的,夏知安都会做。
要是夏知安不当兵,他们还可以合伙开饭馆。
夏知安翻白眼:“我做给你们吃就当回报救命之恩也就算了,还想让我用这个赚钱?
知不知道做饭做多了,女孩子会皮肤不好?
大厨人家都是男的。”
有年猪的人家,都会给亲戚朋友送一块肉。
每天都有人给夏知安送肉来,送糯米粉,知道她没有。
夏知安都会让其带着炒货礼盒回去。
跟风做蔬菜生意的在血本无归后也老实下来,不眼红别人了。
这钱啊,他们不是那块料。
做腊肉方便,一个人就可以做很多,抹盐合适就行。
但是做腊肠至少得三个人搭手分工。
此时还没有做腊肠的机器,也没有切肉片的机器,都要自己做。
李伯娘带着两妯娌帮着夏知安做了两天才做完,这还是在夏知安已经把做腊肠的肉切好,味儿已经调好的情况下。
夏孟生多了一个活,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不让猫儿偷吃腊肠。
看着一排排晾晒的红彤彤的肉,心里那个美啊,
又起身去厨房,看米缸里的白米,白面,架子上瓶瓶里装的各种各样的豆类,药材,那是早上熬粥用的。
这样的日子,他在梦里都没有想过。
他已经很久都不咳了。
他的齁包儿病,听说是绝症,居然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