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舟的信还没送出去,他说的那句话就先传遍了营地。
几个同样来混军功的皇子都跑来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傅元舟也没避讳茵茵母亲是明国人的事,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岳母从前就在阳辽,李将军在边境势力这么大,我就不信他什么都不知道。”
“就是去年,我和王妃还没成婚,他们不也没派人来过吗?”
“偏偏到这时候,突然冒出来说我王妃是他们太后的亲人,还要封我王妃做他们明国的郡主。”
“谁稀罕他们那点儿东西?再说了我岳母一家子早都死绝了,难道李家还会害了自己女儿留下亲戚的女儿养大不成?”
“就算他们能做的出来,皇宫选秀是摆设吗,连进宫的妃子身份究竟是什么都查不出来吗?”
傅元舟一句接着一句连珠炮似的,最后总结:“肯定是他们想借着这个机会害我的王妃和儿子,和他们沾上边,我王妃就算是清清白白的也得被他们给糊上一身泥。”
来问情况的皇子们对视一眼,还真别说,他们也觉得这个猜测很靠谱。
但凡事情是真的,阳辽王妃捂着不说才是正常反应,哪能像现在这样上午发生的事情,下午就送了信来,傅元舟还能一五一十讲给他们听,在这里骂人?
三皇子给傅元舟出主意:“这说不定也是个机会,到时候把事情禀告给父皇,如果他同意,你王妃不如暂且认下这个名分。”
眼看傅元舟想闹起来,三皇子安抚他说:“这可是他们求着你王妃去明京,虽然两军对垒,还不知道打不打,但你王妃光明正大的带着人从边境去明国,一路上沸沸扬扬,他们就算想搞事情,也得注意影响,你王妃肯定不会有事。”
八皇子在边上说:“是啊,说不定到时候,十六弟你的王妃摇身一变就成了明国公主了。如今咱们之所以在这里对峙,不就是因为明国想要撕毁联姻的合约吗?”
傅元舟脸色变黑了些:“不行不行,万一明国偏偏就没有下限,我王妃那不就危险了吗?可不能冒这个险!”
八皇子说话的声音里带上了几分引诱的意味:“十六弟你可要想想清楚,你王妃要是成了公主,那和现在的身份,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能有什么用,”傅元舟满脸嫌弃,“我王妃可是正经的黎国子民,难道不比他们明国的公主郡主什么的好多了?”
八皇子还想再说什么,三皇子却率先附和:“十六弟说得对,咱们黎国的好姑娘,可不是别的什么人能比得上的,何况明国不过是为了空手套白狼。”
“若真按照明国细作所说,如今这会儿他们许给十六弟妹一个郡主的名分,等去了他们明国京城多半能变成公主。”
“瞧瞧,这两国联姻的公主,这可不就有了吗?”
傅元舟抢在八皇子说话前,生气的说:“原来他们打的是这个主意,王妃已经是我的王妃了,只要他们把王妃册封成公主,不用嫁一个真公主过来,还能完成联姻的条款。”
“到时候两国之间出了什么事,我们黎国要因为嫁过去的公主束手束脚,他们则可以因为和我王妃毫无感情,不必有任何顾忌。”
“这算计!果然是诡计多端的明国人!还好三皇兄你聪明。”
看着傅元舟脸上展现出来的崇拜,三皇子其实心里很受用,轻咳一声,嘱咐他:“你还是早些把这事写信告诉父皇吧,别忘了把方才的猜测都一并写上去。”
“好,”傅元舟点头,“我肯定都写上去,绝对不摊三皇兄的功劳。”
“只是随意猜测,哪有什么功劳,”三皇子嘴里这么说,却也没有真的拒绝。
一旁的八皇子听见这话,也跟着出了两个主意,傅元舟也许诺会把他说的原原本本写在信上。
等把一干踊跃的皇子都一一送走,傅元舟挑灯写信封好,这才松了口气,对一旁等待已久的家仆说:“你回去以后告诉王妃,她让我办的事情我都已经办妥,让她自己在家多注意安全,千万别再像这次一样以身涉险了。”
家仆答应一声,就要出去,又被傅元舟叫住。
傅元舟从一个匣子里取出一封厚厚的信,又很快写了几页新的,重新补到信封中:“明儿早上你回去时记得把这信带走,一并拿给王妃。”
次日早晨,家仆和送信回黎国京城的士兵同时出发,但因为距离,自然是茵茵最先收到信。
茵茵打开信,才看了一页就先放下。
“王妃?”轻潇有些不明所以,“王爷写了什么很为难的事情吗,你才看了一页就搁下了。”
“也不是为难,”茵茵重新拿起信,强忍着心态继续看了下去。
不是茵茵看个一页就想要休息,实在是傅元舟这信写的也太肉麻了些,如果这世上有人间油物这一评选,茵茵肯定会第一时间帮他报名。
茵茵看一会儿就放下,收拾好心情再继续。
这断断续续的,终于看到了最后几页。
到这会儿,说的就都是蒋甲和他同伙的事,以及对茵茵的安慰了。
茵茵松了口气。
谢天谢地,这几页不会看几句就让人脚趾抓地了。
知道傅元舟这边已经送信回京,茵茵也没做什么多余的事,除了府中的牢房里都关了几个人,日常生活和平时也差不多。
过了一段时间,皇帝的消息送到了边境。
既然明国太后自称是茵茵的亲姨母,还说要茵茵亲自去明国封她做郡主,那这个亲戚是得见见。
不过什么时候见可不是由明国说了算。
他们黎国只接受阳辽王妃作为陪同去明国迎亲的使团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