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大哥可能和太子他们有什么关系。”
“你确定是大哥?”茵茵原以为掺和这事儿的会是公婆,没想到听见了意料之外的答案。
“应当就是大哥,”柳程苦笑道,“还是大侄儿给我说的这事。”
茵茵若有所思:“难道今日叫你过府的,就是君明侄儿?”
“正是,”柳程点头,“他是趁着爹娘不在府里,假借他们的人手给我传的信儿。”
柳程继续往下细说,茵茵才知道,柳君明是在家调皮捣蛋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他爹和太子党有关的,不过他没有立刻闹出来,而是仗着家里人对他不设防,悄悄从他爹书房里找到了往来的密信,又偷了一封出来作证据,才请了柳程过府。
茵茵听完前因后果,又看了信,知道:“君明这孩子,实在聪明又有胆识,你说日后咱们把他养在府里带带承嗣如何?”
柳程听出她话里的意思,有些坐立难安:“恐怕君明不会想离了他爹娘。”
“那就没法子了,”茵茵把信往手里一揣,起身说,“走吧,咱们往柳家去。”
柳程听了她的话,突然开口:“爹他前些日子虽然病了一场,可我看他如今精神还好。”
茵茵扑哧一声笑了:“君明都不小了,还要看他祖父管教他爹,这经历,也算是独一份儿了。”
柳程想到他大哥挨父亲揍的场景,原本难看的脸色也缓和下来。
两人齐齐往外走,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后,两人都没说话。别看他们在家时想得多好,可真到了那时候,柳父会怎么做,茵茵还真不确定。
到了柳家,茵茵和柳程直接去了柳父的书房。
因事情是柳程说的,到了这会儿,茵茵自然也是让柳程先去沟通。
柳父听完后问茵茵:“郡主觉得,老大与东宫走得近是对是错?”
茵茵正襟危坐道:“身为臣子,当然是忠于陛下。”
柳父同她对视一眼:“郡主说得是,我明白了。”
听见柳父这么说,茵茵在路上想好的东西也不再说,留下好好用了一顿饭,慢悠悠跟柳程一起打道回府。
没过几天,两人突然听说柳大哥被派了外任,还是偏边境的地方。
这时候被派出去,显然是柳父和柳大哥之间商量好了。
茵茵有事要忙,那日便是柳程去送,但等回来时,柳程告诉茵茵:“大哥大嫂把君明留下了。”
茵茵毫不意外:“君明在弘文馆跟着读书,待在京中才是正经,真要跟着大哥大嫂一同前去赴任,怕是要耽误了。”
“是这个道理,但我瞧着,君明怕是有些想不通,”柳程叹了口气,和茵茵商量,“我打算将君明接来住些日子,他一向喜欢承嗣这个弟弟,或许跟着承嗣在一块儿,他能好些。”
“那就接来,府里本就有君明的屋子,”茵茵说,“君明是个心眼正的好孩子,可不能叫他自个儿钻了牛角尖。”
柳程点头:“想来也用不着太久,仔细同他说说,他就能懂了。”
柳程已经都想好了,茵茵便不再过问。
转天进宫,皇帝倒是提了一句:“边关路远,又不如京城繁华,柳尚书也是真舍得。”
这话一出来,茵茵就知道,皇帝是里外里都明白,当即说:“都是本朝的疆土,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做好一地父母官,可不比在京中来得容易。”
柳大哥虽然和东宫走得近,但很多事情还没来得及掺和进去,如今直接被捞出来,皇帝也不计较。
毕竟皇帝待茵茵是真好,对她身边的人也多几分宽容,这会儿也就从善如流的和茵茵说了几句在外做官的难处,最后才重新落到西卫上。
这段时间,宣室殿外守卫的人一变再变,连带着吴公公手底下的小徒弟,都有些浮躁起来。
吴公公发现不对之后,就报给了皇帝知道,只是为免打草惊蛇,皇帝嘱咐他先按兵不动罢了。
天气渐渐热得人在屋里都待不住,宫中虽然造了山水,可还是算不上凉快。
这样的天气一直持续到快八月,才慢慢好起来。
八月十五,宫中办了一场宴席,有点地位的官员都带着家眷进宫赴宴。
茵茵原本没想把儿子带进宫来,但后头一想,叫他单独在府里,还更难叫人放心,索性带着一道,让他去皇帝身边待着,也不怕出什么事。
往常皇后该是在椒房殿中准备,再见一见一些宗室的老王妃。但这回,她也在宣室殿中,跟着皇帝一起说话。
“茵茵和承嗣来了,”皇后看见承嗣,直接张开手,将他抱进怀里,“承嗣想不想皇外祖母?”
“想啦!”承嗣乖乖的回她,随后又看向皇帝,“也想皇外祖父!”
皇帝笑起来:“承嗣难得进宫,今日就跟在皇外祖父身边,哪儿也不去,好不好?”
承嗣看茵茵没反对,点头答应下来。
皇后见承嗣对桌子上的点心感兴趣,取了一小块,慢慢的喂他。
皇帝则同茵茵说:“前头还下了几场雨,这两天就又热起来,也不知道过了十五,会不会更好些。”
之前天气太燥,东宫那边动作频频,等到中秋宫宴的消息确定下来,一时又蛰伏下来。
最近这几天,许是宫宴马上要开,东宫往来的人员比平时多了一倍都不止。
茵茵想了想道:“天气变化无常,想真正凉下来,还有一段时日呢。”
皇帝点头:“你说得是,怎么也得九月去。”
皇后闻言,抬头看了两人一眼,又一心只顾着承嗣。
茵茵两人说的话,皇后自然是听明白了,不管谁输谁赢,都要有一段混乱日子,没个半个月,是没法全处理好的。
只是明白归明白,皇后却并不参言,对她来说,只要皇帝好好的,她这个皇后就能高枕无忧。
对于眼下的局势,皇后不觉得皇帝会输。
都做了这么多准备,要是皇帝还能在太子手里翻车,那只能说明太子天命所归了。
“陛下、娘娘,该往麟德殿去了。”
茵茵闻言,起身理了理衣裳,跟皇帝皇后一同起身,再牵着个小的。
这么看起来,真是再和睦不过的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