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七这天,路禾炒了三舀大豆。
炒制方法与炒玉米粒时一样,大豆要炒熟,炒出糊香,出锅后放入冷水浸泡。
而后倒入锅中,大火将豆子煮的烂烂的。
用手指轻轻一掐,就能捻碎,便算是煮好了。
这时候的大豆还不能出锅,要盖上锅盖焖上一夜。
第二天水上则飘着一层煮出的油膜,等将豆子磨好后,这些水也是要一起倒入缸中的。
大豆煮好,路禾便处理发好的酱引子。
酱引子发酵初时长出的是白毛,后面会一点点变成红色。
等全部变成红色,或者部分位置变成红色,便算是发酵好了。
这时候就可以将密封的草帘子去掉,一边继续发酵,一边慢慢阴干。
路禾第一次做的四个小酱引子,很成功,都发酵的很好,块块儿上面大半都透着红。
她将已经风干的酱引子敲开,里面也是红的。
干燥的酱引子也需要提前一夜泡好,这样第二天才能同大豆一起研磨入缸。
准备好后,路禾便去找路奶奶,解决最后一个难题。
她趴在主屋的门上,缓缓将头探进屋内,对着里面做绣活的路奶奶唤了声:“奶奶~”
路奶奶正用针挠头皮,闻言手一抖,好悬给自己脑袋一针。
好在绣花针没有针尖。
她脸皮抽了抽,看向可可爱爱冒出一个头的路禾,面无表情的问:“干啥?”
她算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个孙女儿,笑的越甜,越没什么好事儿。
路禾笑眯眯的开口:“农忙完了。”
路奶奶撩撩眼皮:“嗯。”
路禾:“该做酱了。”
路奶奶:“……做了几斤?”
路禾伸出一个巴掌:“五舀的东西。”
还真没少折腾……
路奶奶暗自嘀咕一声,转身从柜子里数出一把铜钱,给了路禾:“让你牛爷爷给捎三斤粗盐,放个两斤多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家里留着吃。”
“谢谢奶奶!”路禾脆生生道谢,捧着钱就出门了。
路奶奶是个说话算话的奶奶,答应让她霍霍,就真的出资让她霍霍。
次日下午,盐回来了,大豆和酱引子也可以磨了。
石磨‘嚯嚯’的转,棕褐色的汤汁淌出,因为大豆和酱引子都是提前又煮又泡的,很是软烂。只磨了一遍,便细细的,不需要再磨一次。
磨好的酱汁全部倒入刷好晾干的陶罐,在撒入盐,用酱耙子倒匀,最后用布封口,搬到太阳下晒太阳慢慢发酵。
未免沾上露水,每天晚上上面还要扣上盖子,等太阳出来再拿下去。
为了更好的发酵,每天还需打一次耙。
这些活都是路禾自己在干的,张桂只当她第一次做酱,总忍不住想去看看。
就像孩子手握拨浪鼓,总忍不住摇一摇一样。
*
做好酱,第二天便是六月一日,在后世这一天,是所有孩子的娱乐日,路禾却要苦兮兮的去上学。
学堂里的学生多了一些,又少了一些。
那些读了两年,大人觉得啥也没学的孩子,都回家跟着干活了。
或者继续在村中野玩,又或者送去县城哪里当个学徒,也可能像村中大多数人一样。
农忙时跟着农忙,闲时遍地掏鸟窝耍着玩,待过几年可以说亲了,便娶个娘子过活。
路禾抿了抿唇,这是时代的一种悲哀,也是发展的一环。
只有这时,她才会感觉到自己和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
明明她已经很努力习惯,那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却没法溶解。
路禾不免有些郁卒,她以为她掩饰的很好,却还是被文先生发现了。
待下学后,他单独留了路禾路溪两人,问道:“家里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不出意料的,得到两个学生的齐齐摇头否认。
他又看向路禾:“既然家里不曾发生何事,就是你身上发生了何事。说说吧,怎么了?”
路禾先是一愣,接着心中又是一跳,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否认道:“没有。”
见她毫不犹豫的否认,文先生表情似笑非笑:“一个多月前,你坐在这里,还一半魂儿在,一半魂儿飞,今天倒是好,魂儿都在,神儿飞了。”
路禾:“……”
什么破比喻?
路溪:“?”
魂儿和神儿?有什么区别吗?
打趣了一句,文先生收起玩笑的心思,正经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虽不算你们正经的老师,但到底教了一场,你若有疑问,尽可问我。”
路禾抿了抿唇,沉默了。
文先生也不催,耐心的等着。
路溪也歪头看向路禾,他也感觉到路禾没有往日的活泼,但他只是以为今日她听课听的入神,并没多想。
现在看来,路禾却是心有疑惑。
路禾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是个普通人。
吃喝拉撒,嬉笑怒骂,她不是圣人,活的也并不通透。
心有茫然,也总是希望有人能在前面指引一二。
因此她并未犹豫多久,稍作斟酌,便问道:“他们不来了吗?”
一句话问的没头没脑,文先生却从她一天的反应里,窥见一二。
他暗暗叹息一声,还真是因为这个。
“不来了。”他目光一一扫向几张桌椅,那些桌椅今天已经换了孩子坐。
年纪比走的那些更小,也更加懵懂。
“为何?”
“因为这些书,对于他们来说,很难。”
“可一直学下去,总会记得。”
“可这对他们来说,是浪费时间。不如帮家里种地,干活,做些活计赚钱,来得实在。”
这个道理路禾如何不知,送来这里的孩子,都是一种尝试。
读上两年,若读的好,家人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希望,便让孩子继续读下去。
若读的不好,便回家种地、做活。
这还是因为文先生的到来,他不收束修,也不用来这里的孩子自备笔墨纸砚,只要想读,人来便可。
在其他地方,其他孩子,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正如所有人觉得女子不用读书一般。
“我读书何用?”
“读书,明理也。总有一日,你会发现,读书带给你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