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南传来消息,那边有群土匪盘踞多年,规模越来越大。
当地清剿几回,对方有能人,装备也不错,依地势周旋。官兵竟然没能奈何,还损失不小。
前些日子,那土匪头子更是自称“胜天王”。
这个消息,肯定犯了皇上的大忌。
早朝过后,便留下些人在御书房,商议如何清剿。
人群里的永安郡王,却暗自皱眉。
他最重要的秘密基业,就离提到的这个地方不远,甚至有部分就是连着的。虽然按朝制,属不同的省管辖,但其实都挨着,口音都差不多!
关键是,他可没收到什么“长胜王”的消息!
至于土匪嘛,一直都有。还有他的人假冒的呢!
可这些,他都是有数的。
在自己老巢周围闹这么大动静,他竟然都不知道?不敢相信,直觉……这里头有事!
说是老巢,也真没错,天时地利人和弄出来的产业,非常完美。
随后,才把这个经验套用到墨伊老家的。
现在,有训练有素的五万人,正所谓的“兵精粮足”。
前些撤出来的人,也弄到了此处。还在安置中……
所以不能乱哪,可怎么会出了这种事?
朝廷要派人去,变数就会增加了。
万一去个精明的,发现了异常怎么办?
自己可是刚刚损失了一大块,这要再有个闪失,那这些年,可真就白忙活了!
怎么感觉着这么不对劲儿呢?
正想着,就听李倞跟皇上说,“父皇,儿臣回来时日不短了。您交的差事,都规治好了。这会儿正好有点闲,不如,就儿臣走一趟吧。”
永安郡王一下子惊了,“不可!”他冲口而出。
大家全看他,连皇上都看过来了……
他尴尬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有什么想法?就说说吧……”皇上对他,十分的好脾气,连语气都很温和。
永安郡王眨眨眼,“皇上……臣的意思是:这也就是些寻常的毛贼。没拿下来,肯定当地领军是个酒囊饭袋。还有就是……地势上,匪徒有些优势罢了。刚才听下来,他们也就两三万人。要从京城赶过去,还要去个亲王,未免杀鸡用牛刀了。那一带,臣倒是熟悉……”
开头说出来,后面就顺了,“皇上,您往这儿看……”永安郡王几步上前,指着舆图,说了起来。
李倞也跟着看舆图,听他讲,表现得非常认真。心里却在想:反应得还真快!
到底是老巢啊,紧张得很。
看着永安郡王比比划划,侃侃而谈的模样……想必,他早就把这一带吃透了。
皇上也非常意外,听着看着,心里感叹:他确有几分本事,瞧,说得条条是道的!
太子也在看舆图……他发现,这里离潼关也不算远,挨着那个“牛”的地界儿了。
皇上特意招集人说这事儿,那就说明:这伙子匪徒,并不好打。
让李倞去,消磨他一下,也不错。
就算他打胜了,平些个土匪罢了,又不是什么大功绩!
把他支出去,自己也好办事,万一有什么变化。他往回赶也来不及……
永安郡王还在图上比划着建议:从四周三省,各自出兵合作,包抄封锁,掐断供给,耗上一段时日,不攻自破……这样是最省事,最省经费粮草,伤亡最少的办法。
然后,所擒获之人,还可以扔到矿上干活……
听起来,确实合情合理。
皇上边听边微微点头。
李倞等永安郡王说完,才说:“这个想法是很不错,但这一封路,不光封了他们,也封了民间。这一带四通八达,是南北、西东经商的必经之地。
这些匪徒能做到这个地步,肯定会有相当多的物资粮草储备。要封,至少一年才能有成效。那百姓和商贾怎么办?也不能饿着肚子等到匪徒投降的一天吧?”
太子一边听着,一边频频点头,显然是支持李倞的说法。心里却在嘀咕:若是他去,也肯定会从潼关抽过人去。
那机会就来了。
要说大比武的收获,这个姓牛的,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之前拿李倞没法子,那是手里没兵。现在不同了,这个人诚心归顺,这次正是给他个立功表现的机会,他肯定会特别上心的。
孤回去就给他写信,若真立了功……许他个爵位也没什么了不起。
而且,玉安……就是他的了!
在西郊营时,这个“牛”看到了玉安公主。
顿时就傻了眼,他多美的姑娘都见过。可这么高贵的,全家几辈子都是第一回……
“父皇……”于是,太子也张了嘴,“儿臣觉得七弟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是秋季,也正是百姓收获的季节,家里的产出,要卖出去,换取银钱和家里过日子所需的物品。
如果耽误了,一入冬,天冷路难行,那可就难过了。之后还要过年……所以,速战速决乃是上策。七弟领兵多年,很有经验,能快速把这些匪徒平定了。父皇您也不用悬着颗心。当地百姓也好平安的过年了。”
他一番言论,立意高远。
李倞笑了,“父皇,太子说的对!”
永安郡王脸上挂着假笑,心里十分的愤恨:这是没收拾够他啊,还跟这儿瞎白话呢!
百姓们收获,我也在收获啊!那不是更容易露馅的?
这个王八蛋,给我等着!
其实,皇上也没太多的想法,看李倞想去,也无所谓,“那就你去,拿出方案,呈上来!”
李倞也不能直接带着军队去清剿,多数还是调动当地的。
那皇上和兵部,都要下指令。所以,李倞得把清剿计划呈上去。
“是!”
永安郡王出了宫,回家,没多一会儿,几封信就发出去了。
当然,这些送信人也被跟踪了。
计划是早就做好了,又稍修改了一下,没两天,李倞就给皇上递了上去。
皇上看完,转给了太子。
太子心中暗喜,果然跟那个“牛”能拉扯上。
于是,他也匆匆回家,写了信递出去。
准备期间,正好是李昌的婚礼,李倞能看到他娶了媳妇再走,也觉欣慰。
这一天,热闹极了。
太子都亲至了……
太子妃没来,墨媛跟着太子来的。
墨媛这段日子很老实,整个人都瘦了。
一看到墨伊,就跑过来悄悄说:“这段日子,太子遇到不少事,脾气不好。而且总在大书房里谈事,那边,我还过不去。所以,也没打听到什么重要的消息,你别怪我。”
墨伊笑道:“你说什么呢?怎么会怪你?”
她这态度,让墨媛心里不踏实。
一双妙目眨着,看到了人群中的张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