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活着的时间里,至少玩家们都体会到了“意义”。
真实的落魄与虚拟的辉煌,只有当事人才有资格去评价。到底,哪一个是高贵,哪一个,是卑鄙。
不过当我再次踏足“传奇”时,已是私F泛滥的年代。
装备(回报)不再仅仅局限于“爆”。有钱的话,可以随时一步到位。
那也是除了“点卡”外,我第一次在游戏里“消费”。
原本是离开这座城市的“车票”,被我毅然决然地换成了“传奇私F”里的“赤月套”。
当游戏“Gm”上线,将一件件“梦想”交易给我时,我突然想到了程洋。
就是我前文提到过的那个初中同学,诚心祝愿其前程似锦的“白月光”。
早在2001年,他便可以像这样在“传奇”里消费。
只不过他买的,是“赤月套”的上一个版本,“祖玛套”。
花费一百。
对于当时是初中生的我来讲,那已是一笔巨款。
交易时,我就在后面看着,满脸的羡慕。
后来,我买这“赤月套”的价格,是三百块钱。
对于当时的我来讲,那不仅是一巨款,还是我兜里的全部!
虽然那只是一个小成本的“私F”。
但就是那个今天开了,明天可能就会关掉的“服务器”里,我却成了唯一的“大佬”。
当我享受着其它玩家的“仰视”与“艳羡”时;当我把那些曾经追得我满“世界”跑的怪物们,按在墙角里肆意摩擦时,我坚定的认为,这三百块钱,花的很值!
而这种快感,亦很快使我迷失、沉沦。
直到心中那团永不熄灭的“梦想”,再度将我拉回现实,我才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注销一切。
我这一生,总是这样反复。
截至目前,花在游戏里的钱,足有七位数之多。
而且开头的数字,还不止是“1”。
说实话,我很后悔。
若可以带着这个“后悔”的心情,回到过去,我也一定不会再像当初那般“奢侈”。
但细想一下,就算没有这些“荒唐”,我也一定还会选择用其它的方式,弥补心中的“创伤”。
若不是“它们”,证明了满怀“野心”的我,一直在活着的话,我应该早已坚决地死去。
爷爷说过,“你八字五个水,总要融化大量的‘金银’,才能支撑这满腹经纶。”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正视自己的“命”。
虽然对于玄之又玄的东西,我总是心存怀疑。
但几百万,若是出国深造,差不多也是这个花销。
搞科研项目,又只会比这些更多。
可我却用“它”活过了许多次,不同的人生。
这何尝不是一种为了成长的付出呢?
因我后来的“职业”,像极了一座“牢笼”。
是网络里的人,给了我一次次冲破“枷锁”的错觉。
也是因为接触了更多的人,才有了这本书的雏形。
所以我如今写下的每个字,背后付出的不止是“生命”。
还有通常被现代人用来衡量生命价值的,大量的“金钱”。
我虽是个“天才”,有时候却很“愚蠢”。
只会记录“真实”,不会意淫“成功”。
我虽经常“说谎”,却总想分享“真诚”。
如果我这一生,是“演员”的一生,那么我正在写的,便是那一个又一个原始剧本。
耐心看到这里的读者,我要告诉你的是,无论已有章节,还是往后的续写,我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为了分享同一个感悟。
那就是每一个人——无论你我——生来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宿命”。
无论你曾经过得多么痛苦,或者快乐,只要你一天不清楚自己的“宿命”是什么,你的终生都将是“虚度”的,而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直至你生命终结之日——哪怕你已虚活百年——放在整个人类历史里,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可真是这样吗?
哪怕是整个“疫情时代”里,那一小块被人撕开又随手丢掉的“核酸”包装纸,明明也有它的意义啊!
不是吗?
包装纸的“宿命”,也是它的“使命”。
找到自己的“使命”,带着“使命感”去活着,直至完成自己的“使命”。
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也从来都没有让你去费力改变什么。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站在“命运”的角度,一切改变的尝试,其实都是徒劳。
因为促使你改变的动机,往往也并非出自你的本意。
只是有了“使命感”之后,再去活在当下的你,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通透”!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去再与大家坦白另一件事情。
最近更新的奇慢。并不全是因为公务繁忙、生活所累、时间所迫等等客观理由。
主观上来讲,是最近半个多月,我再次痴迷起“王者农药”来。
时隔半年后“回归”,四天杀到了王者22星。
由着长期失眠的借口,再又经过历时十多天的“奋斗”后,截止今早七点半,收到游戏系统的“疲劳提醒”,将我强制踢下线,恼怒于游戏的奇葩机制,联想到连胜之后开始匹配的诸多搞笑“队友”们,回忆着胜率从85%是如何强行被系统安排到了55%的一幕幕,我决定第N次“永远”地卸载了它。
我的段位,也永远地停留在了王者20星。
且不说下个“赛季”更新后,一切再度归零。只说我这半个月来的“奋斗”,难道就只是为了掉下来两颗“星星”吗?
“能力水平”放在一旁不谈,只论我所付出的大把光阴,到底算什么?
心念及此,我又开始由衷地感谢起“命运”来。
细想我每次卸载游戏的原因,无一不是痛定思痛于徒耗的“光阴”。
看起来,乖乖回到电脑前,写下我的“文字”给你们,才应该是我的“使命”。
就算这一次促使我离开电脑,捧起手机坠入“虚拟”的,是因我近期所写下的“文字”,总是“无人问津”。
可难道只有被人知道了,才是“使命”吗?
就像那个被人丢掉的“包装纸”。
难道被人“丢掉”以后,它的“使命”就结束了吗?
一鲸落,而万物生。
生命从来没有结束,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开始。
我的存在,是因为我的思想的存在而存在。
是“我思故我在。”
没必要也不应当,去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存在。
远离游戏,是拒绝被别人(系统)安排的第一步。
心无旁骛地去执行自己的“使命”,才是“活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