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颜最后看了一眼琳萱母女,轻轻地踏上了那辆由皇上亲自安排的软轿。
尽管秋日的余温尚在,但清霜姑姑与一众侍女却已细心地为她披上了柔软的披风,又为她换上了寄托着哀思的素色抹额,仿佛这样就能为她分担一丝心中的悲痛。
当那软轿缓缓驶进太后停灵的宫殿,惜颜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她不顾皇上的温柔劝阻,坚持从轿中走出,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
皇上看着她额间细密的汗珠,以及那双因生产而略显疲惫却依旧清澈如水的眼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怜惜。
“颜颜,你刚生产完,身体还虚弱,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吧。”皇上的声音里充满了关切与不舍。
“母后若是在天有灵,她定会理解你的,你无需如此。”
然而,惜颜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陛下,自臣妾入宫之日起,便一直受到母后的悉心呵护与教导。如今母后仙逝,臣妾怎能不尽一份孝心,以表对母后的感激与怀念?请允许臣妾步行至母后灵前,让臣妾用这颗真挚的心,为母后送上最后一程。”
说着,惜颜已缓缓迈步,向太后的灵堂走去。
灵堂内,?一片死寂中弥漫着浓浓的哀伤,白色的布幔如同冬日的寒霜,挂满了整个空间?。
太后的棺材静静地停放在正中央,那漆黑的棺材在白色的布幔映衬下,更显得沉重与庄严。
棺材前头,?供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祭品,烛光摇曳,香烟袅袅,仿佛在诉说着对太后的无尽怀念?。
跪拜用的软垫静静地铺在地上,等待着每一个前来吊唁的人。
惜颜一身素衣,面容憔悴而哀伤,她缓缓走到棺材前,目光凝视着太后那栩栩如生的面容。?
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她恸哭起来,那哭声如同撕裂心肺一般,让人闻之动容?。
皇上见状,心中也是悲痛万分,他赶紧上前安抚惜颜:“颜颜,你如今还在月子中,要是哭坏了眼睛,这不是让母后在天上也跟着着急吗?”
然而,惜颜的悲痛却难以抑制,她仿佛要将所有的哀伤都哭出来一般。
皇上无奈,?他顾不上什么规矩,着急地喊人将惜颜给带出去?。
清霜姑姑等人见状,连忙上前,她们一边轻声安慰惜颜,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她架了出去。
在离开灵堂之际,惜颜强忍着悲痛,挣扎着转过身。
她的手颤抖着,几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为太后上了一炷香。
皇上在一旁目睹这一幕,心中如刀割般疼痛,眼中满是心疼与不舍。
等到走出灵堂后,清霜姑姑等人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她扶入轿中。
待轿子行至无人之处,清霜姑姑才敢轻声开口,语气中满是关切:“娘娘,您何必如此实诚呢?那灵堂里摆着冰盆十分阴冷,您的身子可怎么受得了?老奴回去后定给您多熬些姜汤,好好暖暖身子。”
惜颜靠在轿壁上,脸色苍白而虚弱,她轻轻地点了点头,低声回应:“多谢姑姑,有劳您费心了。”
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所谓的“实诚”不过是层伪装?。经历了后宫的尔虞我诈、权力斗争,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无害的妇人了。
?如今的她,深谙宫廷生存之道?。在皇上面前,她刻意维持着贤良淑德的形象,每一个举动、每一次言语都经过精心考量,只为赢得皇上的青睐与信任。?
?真心,对她而言,已成为奢侈?,她学会了权衡利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应对一切。?
无论是面对皇上的宠爱,还是后宫的纷争,她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如初……
再次回到春锦阁之后,关于太后葬礼的诸多事宜,皇上没有忍心再让她操劳,惜颜总算是能安心地休息了。
转眼,到了太后奉安大典之日,惜颜与后宫诸位嫔妃皆身披素缟,跪于地面,目送着太后的梓宫缓缓离开皇宫。
这日,天色黯淡,云雾如织,身着丧服的侍卫与太监手持繁复的仪仗,伴随着悠远而沉重的钟声,太后的灵柩被众人小心翼翼地抬起,缓缓向宫外行进。
众宫妃皆俯首叩拜,对太后的梓宫行三叩九拜之礼,面上皆流露出真切的哀痛之色,悲泣之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凄凉的乐章。
至于琳萱母女,她们早已在前几日便被打上了罪奴的烙印,提前被遣送至皇陵。
等到太后的梓宫在众人视线中消失,惜颜方在清霜姑姑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回到了春锦阁。
回去之后,众人又是一番忙碌,为她熬煮了诸多祛寒滋补的药汤,细心地喂她服下,方才稍感安心。
这一次,?惜颜的身体恢复得异常缓慢?。即便即将出月子,她整个人仍显得无比虚弱,曾经丰满的身躯如今却消瘦了许多,竟给人一种弱风扶柳的柔弱之感?。
皇上见状,心疼不已,不仅命人送来了大量滋补之物,还每日亲临春锦阁陪伴惜颜?。
不知道前朝发生了什么,惜颜察觉到皇上似乎心事重重,尽管心中藏有烦恼,皇上却从未向惜颜透露过半分。
他总是以温柔的笑容和耐心的陪伴,与惜颜一起照顾着孩子们,试图让她的生活充满欢乐与安宁?。
乐儿从出生后就一直懒洋洋的,每天最享受的时刻就是趴在惜颜身边晒太阳。
皇上瞧着这一幕,不禁笑道:“这倒是个会享福的。”
皇上已有多名子女,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独特的脾性。然而,像乐儿这样悠然自得、享受生活的孩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后这般脾性当个闲散王爷也是不错。
目前,皇上已初步打算将云祥封为太子,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来宣布。他深知东宫变动对于朝堂来说是一件大事,必须谨慎处理。
同时,皇上也正为魏王的事情烦心不已。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他更不愿因更换太子而给朝堂增添更多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