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傲然而立,伸手紧紧握住剑柄,缓缓将玄铁重剑抽出。
他用力一挥,那重剑陡然横于空中。六十四斤的玄铁,在他手中竟似鸿毛般轻盈。
剑身乌黑深沉,厚重而古朴,他深吸一口气,体内真气奔涌流转,原本静谧的广场之上,顿时暗流涌动。
杨过身形一动,起手式看似简单,却充满刚猛的力量感。
玄铁剑挥动间带起呼呼风声,每一次挥动都好似能将这天地间的一切阻碍尽数斩断。
他的剑法看似毫无规律可循,却又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变化,时而大开大合;时而轻巧灵动,恰似清风拂柳般飘逸。
“破剑式!”杨过低喝一声,手中玄铁剑犹如蛟龙出海,瞬间刺出数剑,每一剑的落点都精准至极。
杨浩与文天祥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众太监和宫女见状,忍不住拍手大声叫好。
紧接着,杨过身形一转,施展出“破刀式”。
玄铁剑以刀招的气势使出,刚猛霸道至极,每一次劈砍都带着千钧之力,地面被凌厉的剑气震得碎石飞溅。
文天祥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惊叹这剑法的惊人威力。
杨过越舞越快,剑影重重,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的脸上始终平静如水,眼神专注而坚定,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与手中的剑。
“这便是独孤前辈的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以无招破万招。”
一套打完,杨过收剑而立,气息平稳,向着杨浩和文天祥缓缓说道。
杨过练完这玄铁重剑之技,众人惊叹不已,连连称奇。
杨浩也不住赞叹道:“没想到此独孤九剑,剑法精妙绝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文天祥则紧捋着胡须,点头道:
“小王爷能有如此武功,我等此次攻打蒙古,又多了一份助力。”
杨过、杨浩和文天祥再次回到宫中,商讨攻打蒙古的计划。
五日之后,杨浩携军师文天祥以及杨过,率领二十万大军。
携带着众多粮草辎重、火炮投石机等,浩浩荡荡地向着蒙古进发。
路过蒙古开平城时稍作休整,便继续前行。十日后,杨浩的大军已然抵达大漠漠北。
距阿里不哥的皇宫约十里处安营扎寨。远远望去,蒙古阿里不哥的皇宫营帐连绵数十里,规模甚是庞大。
毕竟,当年蒙古铁骑可是闻名天下,东征西讨,纵横西亚大陆。
阿里不哥的蒙古军队,当时仅次于忽必烈,也是蒙古大漠的第二大武装力量。
而且蒙古一直遵循幼子守灶的原则,故而一些身经百战的老将都跟随阿里不哥。
加之阿里不哥不像忽必烈那般南征北战,他在漠北多年养精蓄锐,军队数量有了极大的变化,规模扩大了不少。
杨浩、文天祥、杨过立于高处远远望着阿里不哥的军营,心中也不禁有所感叹,知晓这必将是一场恶战。
毕竟自己远道而来,为的是侵占蒙古漠北,而阿里不哥阵营为了保命,定会拼死抗争。
蒙古大营中,阿里不哥的军帐之内,哨兵远远瞧见军情,忙进帐通报:
“大汗,不好了,我军十里外出现宋军。”
阿里不哥听后,心中一惊,暗自叹道: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自从一年前,宋朝皇帝攻占了蒙古开平城,阿里不哥便担心会有这么一天。
于是这一年里不断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为的就是应对杨浩的再次征伐。”
“对方带有多少人?”
阿里不哥忙问哨兵。
“回大汗,见宋军军营密密麻麻绵延数十里,恐怕有二十万之众。”
阿里不哥听后,眉头紧皱。看来这大宋皇帝是要将我等蒙古漠北拿下。
想着自己在漠北多年养兵蓄锐,如今也仅有十七万兵力,心里不禁略有一些恐慌。
一旁的军师阿蓝达尔,似乎看出了大汗阿里不哥的疑虑,忙道:
“大汗,虽然宋军在数量上略多于我蒙古大军,但敌我悬殊不大。
况且我等蒙古大军,蒙古铁骑向来骁勇善战,如今在这大漠营地,更是占据了地理优势,所以不必惊慌。”
阿里不哥听军师这般说,心下稍安。但他知道,此前他的四哥忽必烈曾败于这大宋皇帝杨浩,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忌惮。
此时一旁的军师阿蓝达尔又建言道:
“大汗,如今宋军大军压境,我等需派军中文臣武将一同商讨抗敌之策。”
阿里不哥听后,忙吩咐下人:
“快,速速请国师百损道人、护国法师梁泰隆、大将阿速台、诺颜、浑都海等人前来,商议对策。”
不多时,能臣武将、武林高手共聚一堂,共同商讨对抗杨浩大军的对策。
待人到齐后,阿里不哥看向众人,忙道:
“如今那大宋皇帝杨浩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目前已至我军营帐之外十里处安营扎寨,诸位可有退敌之策?”
大将阿速台抱拳说道:
“大汗,我蒙古铁骑在草原之上,向来所向披靡。既然他们宋军敢来,末将愿率十万大军,前往营地,给他们迎头痛击。”
大将诺颜、浑都海也忙拱手道:“末将复议,也愿意带兵前往,作为先锋。”
阿里不哥看着三位大将纷纷表态,心中甚是欣慰,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一旁的军师阿蓝达尔向大汗阿里不哥进言道:
“大汗,除了兵力抗争以外,听闻那大宋皇帝杨浩武功天下无敌,已臻登峰造极之境,我们也不得不防。”
这时,阿里不哥忙看向一旁的国师百损道人,问道:“敢问国师,你可有良策?”
百损道人看似胸有成竹,一脸镇定道:
“大汗,虽这大宋皇帝武功高强,此前我也与他交过手。此人九阴真经、九阳神功两种绝世武功皆会,武功确实不凡。
但如今已时过境迁,本国师已练成九阳真经、九阳神功、欧阳锋的蛤蟆功,加上又有至阴的玄冥神掌,无惧于他。”
这百损道人与杨过一样,会的武功不少,但都不是很精通。《九阴真经》从欧阳峰那学的,本就是假的。
《九阳神功》在觉远大师那学的,也只练了三重而已。蛤蟆功练了五成。都不精通。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他自创的玄冥神掌了。加上此前那欧阳锋被他所杀,这个名头也能让他在江湖中声名鹊起。
故而,他也敢自称天下第一高手。
这时,一旁的护国师东瀛倭国八仙门掌门梁泰隆坐不住了。
只因他得轻功相当了得,与他的忍术,还有新阴流剑法更是天下第一。
在东瀛倭国国,可是无敌的存在。只不过在如今的大漠,对他的了解甚少。
他也想借助此次机会,一旦成名,打响自己的名号。
当即,便用蹩脚的中文向阿里不哥说道:
“大汗,我愿用我的新阴流剑法,以轻功和忍术,对战那所谓天下第一的大宋皇帝杨浩,让他见识一下我东瀛的绝世武功。
我愿立下军令状,我必将其击败,如若战败,当即切腹自尽,效命大汗”
这东瀛梁泰隆的这番话,惊得众人面面相觑。看来这货有料啊,竟敢这么有把握?如若战败当即切腹自尽,这谁敢?
当大汗讲出这样的话,这货一出手就是王炸,谁还敢跟你玩。于是大家都不吱声了。
阿里不哥听后,不由地点了点头。
心想甭管此次这东瀛梁泰隆能否战胜那大宋皇帝,不过有他这个胆识和信心,也确实令人敬佩了。忙鼓掌道:
“好,东瀛八仙门掌门梁泰隆,就是不一样,气势非凡,连我等都佩服。”
一时之间,大家在大汗面前都不敢争功,纷纷给东瀛梁泰隆投来敬佩的目光。
这下,东瀛梁泰隆可谓是在大汗阿里不哥面前出尽了风头,心里很是得意。
杨泰龙自信满满地瞧着众人,心中充满了自豪,心中暗想:
“你们这些人,在大汗面前只敢嘴炮,而我一出手就是立下军令状,素闻蒙古勇士天下闻名,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而此时一旁的百损道人,脸色貌似有些不好看,一脸不屑。
但他也不好当众与他争辩,心里盘算着,且看你牛皮吹破的那一天。
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百损道人定了定神,忙向大汗阿里不哥建言道:
“大汗,我白驼山的毒,号称天下奇毒,无人能解。我可让弟子备好剧毒,置于箭支之上。
战事上,若宋军被我蒙古的箭射中,必死无疑。”
百损道人这番阴狠的计策,听得阿里不哥不由得两眼放光,赞道:
“好,国师果然考虑周全,此次定要给宋军一个迎头痛击。”
顿时,阿里不哥信心满满,做好了迎战宋军的准备。
杨浩的大军在漠北阿里不哥的军营之外,稍作休整。
第二天,便下令起兵,向着漠北蒙古进发。不多时,便已兵临城下。
此时的蒙古大军也做好了准备,双方剑拔弩张。
随着皇上杨浩的一声令下,宋军顿时火炮齐鸣。
投石机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火球,用力发射。伴着呼啸的风声,向着蒙古阿里不哥的军营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