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随着崔愈进了屋,看到病榻上虚弱的仲敦,仲嘉佑眼眶泛红。
仲嘉佑坐在床边,轻声唤着父亲。
仲敦缓缓睁开眼,看到大儿子、大儿媳、孙子、孙女都围在身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崔愈默默退到一旁。
在仲嘉佑到达的前四天,从京都赶过来的杜太医一行人就到了,他们一到,来不及休息,杜太医就忙着给仲敦诊脉,当摸到仲敦的脉搏时,杜太医诊断了半天,也不吭声。
病床上的仲敦看着杜太医那不知如何开口的样子,顿时低笑起来:“杜太医,麻烦你千里迢迢过来,我这病不算病吧?只是熬着日子罢了,你给个准信儿,我的身体还能挺到家人到来吗?”
杜太医沉默了半天才轻声道:“仲先生还有十天左右。”
仲敦一看,低笑起来:“那就好,老大,老二应该快到了,不用十天!老天待我不薄。”
第二日下午,远在庆州的老二仲明辉也带着家人赶到了。
崔愈看到师父的全家都已到齐,就识趣把地方让给了他们一家人;自己则回了她在崇山书院旁边的宅子里去住。
这间宅子一直有仆人打理,她直接拎包入住了,现在房子的后面林里还有很多鸟儿,崔愈晚上去看了它们,喂了灵泉与食物。又放了很多空间种的杂粮在仓库里,用于喂鸟。
第二天,他悄悄去了冀州的「咖啡茶馆」,在后院里消磨了半天,查了账目又问了暗卫们经营情况,才回了住处。
仲敦重病的消息早就被崇山书院的人知道了,最近这半月,天天都有冀州各处的名流们登门探望。
更是知道了崔愈早就到了这里,递交了很多拜帖,崔愈一个都没见;
之后几日,仲敦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一天夜里,仲敦把全家人包括崔愈都召集到床前,他的目光慈爱地扫过每一个人,用微弱的声音叮嘱了一些家族事务,最后看向崔愈,“退之,那些藏书……”
崔愈坚定地点头,“师父放心,我定按计划行事。”
仲敦微微颔首,随后溘然长逝。整个屋子哭声一片。
山长已去,接下来的丧事重头自然是交给二位世兄来做主,崔愈也在旁边辅助。
好在一切东西都准备的很齐全,倒是不用手忙脚乱,崔愈做为关门弟子,还代表着大师兄与二师兄,自然得扶灵哭丧。
丧事过后,崔愈告别仲家众人,把师父所有藏书都交给了有名的四海镖局,让镖局带着装满藏书的车队向着京都出发。她会在两个月后再回到京都。
把藏书托付给镖局后,崔愈就让鹰隼往京都送了两封信分别给陛下与百里茂。
说了仲敦最后的遗愿,也把她打算拿这些藏书办图书馆的事情告知了两人。
收到信后,景平帝写了下了匾额,又把最靠近国子监的一处四进宅子给了崔愈,做为图书馆的馆址所在。
这块土地,永远不回收只用来办图书馆。
崔愈还没回去,藏书还没被镖局送到,百里茂知道这是师父的遗愿,自然全力以赴。
带着人以最快速度把那四进院子给收拾了出来,又修补一新,剩下的自然由崔愈回来后再另行安排。
崔愈在仲敦葬礼后就离开了冀州,早在咖啡茶馆时,她就打听到了三表哥带着三表嫂和自家表姐他们一行几人在离冀州只有四百里地的济州停留。
崔愈打算也去济州,先去找表哥表哥,她们几人有半年没聚在一起了。
请了三个月的假期,现在只不过才一个月多,再好趁这个机会,一路巡视茶馆,慢慢往济州跟表哥他们汇合。
慢慢地走在路上,也好深入了解一下大周百姓现在的生活如何了。
崔愈骑着马慢悠悠地走着,每路过一个村镇,都会停下来查看村民们的生活状况。
市井里的物价、各处的改革有没有深入到民间。
她看到田间劳作的农夫,脸上虽带着汗水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孩子们在村舍间嬉笑玩耍,充满生机。
到了一个小镇,崔愈发现镇中心有家小小的学堂,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她好奇地走近,只见一位老夫子正教孩子们识字,学堂里竟然还有几个小姑娘,崔愈看到这个以前从没有的场景,顿时觉得自己以往所做的事情看到了回报。
看,这不就是吗?女孩子也能上学堂认字了!她的改革已经有了成效。
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改革的风也吹了进来。
接下来崔愈一路走走停停,也不急着赶路,400多里路,她走了整整半个月地,才到了济州。
到济州的第一时间,崔愈就去了「咖啡茶馆」,这几年咖啡茶馆收入的二成都被崔愈拿出来,捐献给了大周各地的义学中了。
义学不光是崔愈的捐献,大部分还是由景平帝的私库里所出,剩下的一半则由当地州府出一部分,其余的的则有富商百姓们的捐款支撑。
崔愈为了保证专款专用,派了暗龙卫进行了严格的监督,谁要是对这些捐款伸爪子,崔愈就要剁掉他们的手。
因为审计严苛,所以基本上义学都开展的很顺利。
崔愈一到咖啡茶馆的后堂,亮出了身份令牌,就被掌柜的给带到了后面的密室里。
当看到表姐坐地里面,兢兢业业地看着账本时,崔愈还惊讶了一瞬间。
表姐跟在京都的表姐完全不同了,在这里的表姐看起来精明能干,眼神中透着一股自信。跟京都中那个大家闺秀一点都不一样;
看到崔愈过来,顿时惊喜地站了起来:“表妹,你可算是来了,三哥这十来天,天天打发人去城门口接你,你没看到人吗?才几百里地,你走了这么久才到,要不是三哥说你武力超高,没人打的过你,我和三嫂都担心你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事。”
薛苏彤放下账本,快步走向崔愈,拉着她的手打量起来。
“表姐,你在这里过得很不错嘛。”崔愈笑着说道。
“嗯,这里的事儿可不少,我感觉我正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里每天忙忙碌碌,我反而很高兴,比在京都中整天绣花、参加宴会我过的充实多了。”表姐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崔愈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