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嬷嬷摇了摇头,“还未曾通知,老爷不让通知他们,说是怕耽误他们,话说崔愈小郎君,你是怎么知道老爷病重的?之前,老爷已起不来床都好多天,怕你们担心,谁也不让告诉。”
崔愈轻轻皱眉,“还是尽快通知一声吧,师父如今这状况,家人总是要陪在身边才好。”
仲嬷嬷应下后便派人去通知。
师父的两个儿子,老大仲嘉佑任职徽州府同知,老二仲明辉任职庆州府通判。
两地离这里都挺远,现在通知他们消息,估计还要半个月左右,人才能到来。
这里暂时只能有她来照看了。
崔愈一来就喂了仲敦灵泉水,他肉眼可见地有了力气,脸色也好看不少,起码可以从床上坐起来了,身上有也有力气。
仲嬷嬷与伺候的老姨娘顿时欣喜不已,自从仲山长卧床不起半个月以来,渐渐地都吃不下饭,他们都预感到这次仲敦要不行了,没想到崔愈一到,老山长肉眼可见地精神了起来。
仲敦看着崔愈在他面前忙前忙后,忍不住出声:“退之,你不用忙,坐下咱们说说话,我有预感这次是我的大限将至,本来我是不打算通知你们,没想到你还是跑了过来。
也罢,你的世兄们都还没到,我估计自己是等不到他们过来,有些事儿我要交代给你。”
崔愈赶忙坐到床边,握住仲敦的手说道:“师父,您莫要说这些丧气话,您一定能等到两位世兄归来。”
仲敦微微一笑,拍了拍崔愈的手,“退之啊,老夫一生育人无数,如今这个年岁走了,已比世人见识了更多,为师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满屋子的藏书,这些书凝聚了为师一辈子的心血,我想将它们托付于你。”
崔愈一惊,连忙推辞,“师父,这万万不可,两位世兄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仲敦摇摇头,“他们皆忙于公务,无暇顾及这些书籍,唯有你心思玲珑,书给了他们,只不过让仲家受益,给了你,定能将这些藏书妥善保管、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崔愈眼眶微湿,重重地点了下头,“师父既然如此信任退之,退之定不负所托。”
仲敦欣慰地笑了,接着又说起朝堂上的事情:“退之,你是个聪明的,你还年轻,有很多事情顾及不到。”
“这朝堂之事复杂多变,犹如棋局。你看如今的左右丞相,看似权倾朝野,实则危机四伏。他们树敌太多,根基却未稳如磐石。”
仲敦缓缓说着,眼神中透着洞察世事的睿智。
崔愈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仲敦轻咳了几声,继续道:“你现在已站在高处,又年轻气盛,手握重权,陛下虽然是你大师兄,但他首先是皇帝,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陛下正值盛年,但下面的皇子们都野心勃勃,你切不可过早站队。要先积攒自身实力,人脉也好,功绩也罢,不能让人权衡利弊,把你舍弃,知道吗?该退时就退,切记不可贪恋权势。”
崔愈恭敬地回道:“师父教诲,弟子铭记于心。”
仲敦满意地点点头,气息却突然急促起来。仲嬷嬷等人急忙围上前,崔愈紧紧握着仲敦的手,眼中满是担忧。
“退之,还有一事。老夫门下学子众多,其中不乏聪慧者,然人心难测。日后若遇同门相残之事,你当以公正之心处置,万不可徇私偏袒。”仲敦吃力地说完。
“师父放心,弟子定会秉持公正。”崔愈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师父,你想说的话,可以慢慢说,今天就别讲了,也不急于一时,今日天晚了,你可得好好休息,过几天世兄们就要回来了,你也有好几年没见过他们,好好保重身体,等着享受天伦之乐吧!”
说着去了外边,再进来时,手里拿着一支香,点了后放到了案桌前,没一会床上就传来了仲敦细微的呼吸声。
崔愈走近一看,师父已经睡着,就悄悄地出了屋子。
到了之前和师父一起待着的书房,这个书房很大,占地200多平,里面全是书,这里的书,有些连她都没看过。
这是师父一辈子的心血所得,要想个办法,让所有读书人都能看到它们,而不是放在某处地方静静发霉。
想了半天,崔愈决定要把这些书全部打包运回京都,在京都位置最好的地方开办一个免费的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免费看这里面的书。
图书馆的名字嘛,就叫「抱璞图书馆」抱璞正是师父的字。到时候让大师兄批一块地,再让他写一个匾额。
开放给全大周的百姓,这样师父的愿望就能得以实现。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崔愈都在崇山书院这里陪着仲敦,悄悄给他喂点灵泉水,让仲敦的身体没那么难受。
仲敦虽然每天都在喝崔愈的灵泉水,还吃了很多名贵的补药,可是气色还是肉眼可见的衰败下去,每天醒来的时间越来越短。
半月已过,这天崔愈正在仲敦床前给他念书,听到院子里一阵喧哗之声,出去一看,门口下来一队风尘仆仆之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眼睛长的很像师父,这一看就是她 常在师父嘴里听说过师父的大儿子,
仲嘉佑,他后面跟着一群男女老少,一看就是他们全家都过来了;
仲嘉佑定睛一看,只见从父亲屋子里走出一个年轻人,其丰神俊秀,宛如仙人之姿,穿着一袭淡蓝锦袍,走动间流光溢彩,看这袍子的布料应是大食国进贡的,极奇希有,能被这人穿在身上,长的还如谪仙般,那此人肯定是父亲来信常说的关门弟子,现任参职政事,内阁重臣崔愈,崔退之。
仲嘉佑快步走向崔愈,拱手行礼,“想必这位便是退之贤弟,多谢你这段时日照顾家父。”
崔愈回礼,“世兄客气了,这都是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