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内。
此时此刻,整个大殿,寂静如斯,上面的朱皇帝,下面的群臣,全都是愁眉苦脸,一脸的无奈无语中。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皇帝大臣也不能例外的。
“哎”
半响后,还是龙座上的朱皇帝,深叹一口气,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这样吧”
“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先暂时搁浅不做”
“但是,小规模的移民,却是可以动起来,不能什么都不做”
“这叫什么?”
“是有条件得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马”
没错的,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树挪死,人挪活,总要动起来的。
是的,现实很残酷,世道很纷乱,天底下,本就没有多少安生的地方。
如今,大明朝廷,屹立于大西南,人丁稀少,钱粮不多,是在困难期。
但是,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苦难,即便是打下来全天下,照样是困难重重,不可能顺风顺水。
现在,大明打下了缅甸,阿拉干,旧港府和占城府,总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放弃这些地方。
后世有一句名言,有条件得上,没条件的时候,创造条件,也得往前冲。
“旧港府”
“占城府”
“甚至是阿拉干”
“这些地方,都是在海边,有大量的贸易海商,来往做生意”
“其中,就不缺大明的海商,来自闽粤两省,甚至是内陆商人”
“久而久之,他们这些,走南闯北的海商,就会知道这几个地方的好处和优点”
“时间一长,也许,他们就会自己选择,留在占城府,阿拉干”
“两百多年前,那时候的旧港府,就是一大群汉人和汉族后裔,选择留在那里”
“更何况”
“现在的广东省,丁口数量也不错”
“那些活不下去的,生活不如意的,自然就会选择,闯荡南海,寻找新的机会”
“当然了”
“这也需要朝廷的引导,大力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两广百姓,了解南海的好处”
“所以说,这几个地方,先暂时放下来,让沿海的老百姓,自己选择,朝廷引导为主”
是的,现在的大明王朝,又不是打下了整个东南亚,问题没那么严重。
真正拿下来的地盘,也就是缅甸,阿拉干,旧港府和占城府。
阿拉干,旧港府和占城府,都是沿海新地盘,是风水宝地,更是战略要点。
这些地方,同样是海商聚集地,不仅仅是大明的海商,还有来自东亚,中亚和欧洲的海商。
所以说,时间长了,这些港口地盘,自然就会引来汉人聚集。
尤其是闽粤两省的人,本来就有闯南海的优良传统,喜欢在外面,寻找生存机会机遇。
否则的话,后世的东南亚,为何出现那么多华人和华裔,甚至是建立汉族国家。
再有一点,两广也是人丁大省,肯定有一大堆的人,生活过不好,甚至过不下去。
很自然的,阿拉干和占城府,就是他们的目的地,就跟两百多年前的旧港府一样。
“现在”
“唯一的难点,其实是缅甸国”
“上缅甸,中缅甸,几十个州府县,夷丁土司二百万”
“这个大明的新省份,也就比云南小一点点,跟四川差不多,却远超两广和贵州的疆域”
“朕估摸着,要是没有五十万,上百万移民,就蹦谈什么长治久安了”
“所以说,这才是真正的老大难,难啃的硬骨头”
没错,大明中华王朝,抢到最大的地盘,就是缅甸国了。
整个上缅甸,中缅甸,超过一大半的缅甸国土,被大明王朝,收入囊中。
这个疆域,已经不小了,开疆拓土上千里,丁口两百万,钱粮赋税也不少。
但是,这个鬼地方,现在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时不时的,就有一些土司土王八,站出来搞事。
这就叫啥,很明显的消化不良,大西南明朝,实力有限啊,又要杀鞑子,准备东征,收复故土。
迫不得已,朱皇帝驻守在缅甸的军队,根本不敢撤回来,一直留在缅甸,平定叛乱,威慑土人夷人。
所以说,那个鬼地方,朱皇帝只能干瞪眼,毕竟不能全屠了,赤地千里,等于白打了。
“朕的意思”
“大规模的移民,咱们搞不了”
“但是,小规模的抽人,倒是可以考虑”
“大西南六省,各州府的县城,加起来的话,也有几百个”
“每个县城,把那些无业游民,活不下去的,流离失所的,犯罪犯法的,甚至是要砍头的”
“全部发配到缅甸国,当地的官府,发放农具种子,再配上一些耕地,让他们自力更生”
“如此下来,每年至少能移民几万人,就当着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吧”
“当然了”
“普通的穷苦老百姓,当地州府县,还是要善待一些,不能让汉人穷困,活不下去”
是的,整个大西南,有六个省呢,州府县几百个。
每个州府县,抽调几百人,活不下去的,违法犯罪的,全部丢到缅甸去,积少成多啊。
如此下来,不用五年时间,就能超过十万的移民。
更何况,将来,大明王朝,打下长江以南后,可发配的丁口,那就更多了,数不胜数。
当然了,到时候的明朝,可能就有实力,去开展大规模的移民了,做真正的移民实边。
“哦、呃、、”
傍晚黄昏,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即将降临。
昆明城,城北的贡院,懿安皇后的宫殿,空旷寂静的寝宫,偌大的龙榻上,纱帐半垂,烛影摇红。
壮如熊罴的朱皇帝,赤着上身,粗壮的大铁手,死死拽紧怀中的如玉娇躯,脑门上的青筋,突突凹起。
冲杀了一会,钢牙死死咬紧,双目圆瞪,低吼怒吼,虎啸龙吟、、、,终于结束了,这场欢乐的斗地主。
“呼、呼哧、、”
云收雨歇,挺着滚圆大肚子的懿安皇后,斜倚绣枕,眸中水光未褪,眼角犹带三分海棠红。
半响后,才慢慢挺起身,给精壮的朱皇帝,擦拭豆粒大的汗珠,口中还娇滴滴的埋怨道:
“陛下啊”
“悠着点,来日方长”
“天色这么晚,月亮都出来了”
“你看你,如此忙碌,还来这边寻欢”
“万一,被那边的皇后娘娘,知道了,又该给妾身小鞋子穿了”
眼神拉丝,娇艳欲滴,云鬓散乱,吐气如兰,把雍容华贵的美贵妇,身上的娇媚,表现的淋漓尽致。
没错,这个懿安皇后,身心很满足,内心更快乐,嘴上却是不饶人。
女人嘛,尤其是成熟懂事,知性得体的美贵妇,太了解男人了。
男人都是属狗狗的,得一边哄着,又得一边推着,欲拒还迎,情趣十足。
没办法啊,挺着大肚子的她,只能是浅尝辄止,不能过于放纵,得保住里面的龙种龙子啊。
当真是,母以子贵啊,天色都暗下里来了,逮着机会的朱皇帝,还要来这边,找机会撒欢一下。
“呵呵”
“无妨的”
龙榻上的朱皇帝,气息平稳,脸色如常,呵呵一笑,随意的回了一句。
再转过头,对着正在收拾的夏涵,露出满意的微笑,点了点头,抬手开口说道:
“下去吧”
“待会再收拾”
说罢,也就不再理会了,开始闭目养神,进入了贤者状态。
是的,下午开完会以后,朱皇帝就留下话,给坤宁宫的刘皇后。
他要去军营,巡视最新的军队,扩编整编情况,还有工匠营,火炮燧发枪的进展情况。
甚至还说了,晚上的晚宴,也不一定回去吃了,让刘皇后自己先吃,不用等了。
这不,巡视结束后,闲来无事的他,又觉的身心疲惫,就来到了贡院。
想找一下,圆润多汁的懿安皇后,请安请示,疏通一下身心,安慰一下寂寞的心灵。
没错的,懿安皇后,是先帝朱由榔的皇后,也是朱皇帝的皇嫂。
他有理由,有时间,也有义务责任,更是应该来贡院,请安多几次。
毕竟,大明王朝,讲究的是仁德忠孝,慰问孤苦的皇嫂,朱皇帝是义不容辞,俯身甘为孺子牛。
“咳咳”
久经政事的懿安皇后,聪慧得体,更是很有眼色,轻咳两声。
也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的心腹侍女,赶紧先出去,以免打扰朱皇帝的假寐歇息。
朱皇帝的状态,她当然看的出来了,有点力不从心啊,肯定是又忙又累,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陛下啊”
“悠着点啊”
“你是大明的皇帝,是全天下的希望”
“弱冠之年,英明神武,威震天下的霸主”
“来日方长啊”
“满清鞑子,就在大江南,就在北京城,跑不掉的”
“如此辛劳,日理万机,宵衣旰食,龙体也吃不消的,得不偿失啊”
此时此刻,雍容华贵的懿安皇后,衣衫半解,容光焕发,化身为花解语。
一边给朱皇帝按摩脑门,一边在轻声细语,劝解朱皇帝。
这个大明霸主帝王,得悠着点啊,弱冠之年,年轻的很,来日方长,国事要紧,身体更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