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内。
大殿中央,礼部尚书程炮筒,从容淡定,侃侃而谈,还在继续讲述他的同化教化理论。
“其二,是军事战争打击,亡国灭种”
“这一点,上缅甸,中缅甸,阿拉干和旧港府,占城府,做的比较彻底,效果也不错”
“本朝中期,安南交趾,奴儿干都司,开平兴和,三宣六慰等等”
“这些大明的故土,朝廷是打下来了,但清剿的不够彻底,旧势力就很容易,死灰复燃”
“但是,高强度的军事打击,亡国灭种”
“这个手段,有点过于激烈,容易引起周边列国的警觉和反弹,甚至是联合在一起”
“尤其是东南亚列国,世代联姻,盘根错节,不宜操之过急”
说到这个军事打击,亡国同化异族,老辣的程源,也是一脸的谨慎。
他是进士出身,博览群书,当然知道一点,华夏王朝,并不是真正的仁义道德,妇人之仁。
中华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通过血腥的对外攻伐,军事同化,才打下如今的九州大地。
但是,单纯的军事打击,并不能真正的做到教化同化,历史教训太多了。
开国之初,安南交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耗费无数的代价,才打下来的,20年以后,就丢的一干二净。
“联姻和亲”
“分化拉拢,打压异族”
“通过联姻和亲,分化拉拢异族,培养亲善中原王朝的藩国势力”
“但是,这两种同化异族手段,效果太慢,容易出现反复”
“每隔几十年,藩属小国的政权更迭,都会造成之前的成果,出现反复,甚至是前功尽弃”
“汉朝的王昭君出塞,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蕃,都是联姻和亲失败的典型”
“更何况,本朝有祖训,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
没错,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基本上都是失败告终。
汉朝初期的匈奴,每隔一段时间,汉朝就会派出公主,或是宗室嫡女,出嫁匈奴蛮夷。
唐朝也是如此,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全部嫁给了吐蕃异族,甚至带上一大堆陪嫁。
但是,这些公主和陪嫁,并没有给中原王朝,带来真正的和平,更别想同化异族了。
“最后一种”
“就是强制汉人,移民同化异族”
“古今以来,这才是最有效的,最实用的,同化教化异族手段”
“前面的军队,在攻城略地,后面的朝廷,就开始移民实边,巩固政权和新疆土”
“战国时期的楚国,刚开始的疆土,也不是很大,也是通过移民到边境,拓土开荒,步步蚕食”
“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下令,屠睢率领50万大军,攻打百越岭南”
“打下来以后,置地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然后开始移民实边,巩固打下了的新地盘”
“这个象郡,就是现在的南宁府,南海郡,就是现在的琼州府”
“汉武帝时期,朝廷为了巩固北方的疆土,一次性就征发70万汉人,充实北方诸郡,巩固疆土”
“本朝初期,太祖成祖皇帝,洪洞大槐树移民,耗时20年,移民总数,高达百万余众,意义深远”
“同样,本朝初期,攻略大西南各省,定制改土归流,军屯民屯商屯,也是移民实边的经典之作”
哔哩吧啦的,经世大儒,性情火爆的程炮筒,口若悬河,又喷出了一大堆案例。
没错的,自古以来,中原的疆土,很小的,都是通过历朝历代的对外征伐,攻城掠地,才形成今天的偌大版图。
尤其是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秦汉一统时期,那才是真正的列强争霸时期。
各个小国霸主,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都在玩命的往外攻伐,拓土开荒,囤积国力,争霸中原。
百越,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包括了吴越,南越,闽越和驼越,囊括了后世的江浙,闽粤,两广,南方沿海。
这些地方,就是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历朝历代,一点点的对外攻略,再移民征服的。
“但是”
“大西南的格局,太复杂了,自古就是顽疾”
“地势上,易守难攻,山高水长,丛林密布,种族上,更是盘根错节,联姻不断”
“这就导致了,整个大西南,两百多年来,土司夷人,反复反叛,延绵不绝,空耗朝廷的国力”
同样,明朝的时候,也是一样,也是采用这种模式,不停地攻略国土。
整个大西南,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实行了真正的改土归流,纳入中央朝廷的掌控。
但是,不出意外,整个大西南,土司太多了,移民还是不足,才导致后期的,反复反叛不断。
“嗯”
眼看着,下面的程尚书,说的滔滔不绝,上面的朱皇帝,也是听的十分用心入迷。
沉思了一会,才嗯的一声,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原来如此”
“朕懂了”
“程尚书的意思”
“就是军事为主,移民实边为辅,才能真正的做到,同化教化异族,长治久安”
“对吧,是这个意思吧”
说完后,还特意反问一句,再次确认程炮筒的说法。
没错的,耗费了那么长时间,听了那么多,朱皇帝算是听懂了。
一句话,发动战争,军事打击,只是一时的逞能,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同化和教化,迟早要反复的。
结合历朝历代的案例,只有一手军事,一手移民,充实边境,才能真正的巩固新疆土。
“陛下圣明”
下面的程尚书,听到朱皇帝的质问后,立马躬身行礼,高呼陛下圣明英明。
没错的,这就是他的理论,军事征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移民实边,才能做到长治久安。
“嗯”
龙座上的朱皇帝,再次嗯了一声,点了点头,沉声了一下,才把目光看向左侧,盯着老龚彝,开口发问道:
“龚尚书”
“移民实边,朝廷的户部,有没有问题?”
没错的,移民实边,听这个词语就知道,不是一个小事情。
这是一个大项目啊,只要动起来,根本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随便搞搞就是几十年。
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迁徙的几十万丁口,所在地的州府县,朝廷的钱粮消耗。
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丁口迁徙,几千里距离,所消耗的钱粮后勤,肯定也是天量的。
听到了点名,老辣的龚彝,眉头紧皱,一脸严肃的站出来,目光坚毅如铁,大声反对道:
“回禀陛下”
“老臣以为,移民充实中南半岛,断不可取”
这个老家伙,态度很坚决,一口气咬定,移民实边不可能。
没错的,他也是进士出身,也是一个老学究,当然知道什么叫移民实边。
“其一,是丁口问题”
“本朝,从天启年间,就是战乱不断,持续了几十年”
“天下九州,各州府县,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丁口流失太严重了”
“就像那个四川,成都府,都是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白骨累累”
“其二,是钱粮的问题”
“陛下啊”
“这个你是最清楚的”
“朝廷养三十万大军,已经是举步维艰了”
“老臣为了筹措军队的粮饷,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寝食难安啊”
“再有一点”
“满清鞑子,还霸占着大明的九州大地,朝廷需要更多的军队和粮饷,去收复故土”
“当然了”
“老臣也知道,移民实边,利国利民,是长治久安的良策”
“但是,现在的时机,不对啊”
“本朝的首要敌人,是满清鞑子,是光复华夏旧土”
没错的,移民实边,那是要几十万,上百万的丁口,更需要天量的钱粮。
如果这种事,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能搞定的事情,云贵川,也不会是这个鬼样子。
一句话,就是劳民伤财,空耗国力,用钱粮堆出来的政策。
更何况,朝廷现在的重心,是在满清鞑子身上,是光复华夏故土,解救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至于东南亚的新疆土,又不是中原,是次要目标,得往后推。
“哎”
龙座上的朱皇帝,听完龚彝的其一其二,心中瞬间哇凉了,愁眉苦脸,深叹一口气。
再转过头,发现老炮筒程源,这时候也低下头去了,不再是咋咋呼呼,肆意咆哮了。
同样,左侧的其他文臣,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低头不语,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没错的,按照以往的情况,这个老炮筒,谁要是反对他,肯定是先喷为上,喷完了再说其他。
很明显,他们都知道,朝廷的现状,确实是难于实行,真正的移民实边。
“朕知道”
“户部缺钱,不容易”
“哎”
“难啊,难难难”
“朕也不容易啊”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
是的,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做皇帝的,也不能例外。
大明王朝的赋税,就只有那么多,朝廷的丁口,也是一个样,人口不足啊。
没错,朝廷户部,还有朱皇帝内帑,都有千万的存银,加起来就有两千多万以上。
但是,满清鞑子啊,他们还占着大明的花花江山呢,那才是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