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官便叨扰一二了。”沈遇安笑着接话道。
农秋梅看着沈遇安的脸有片刻失神,在何村长揶揄的眼神下回过神来。
瞪了一眼何村长,农秋梅乐呵呵道:“哪会,能招待沈大人,是民妇的荣幸。”
村里人干活麻利,恰好也是午饭的时辰,农秋梅一交代下去,就有人进去抓鸡。
围栏里面的鸡难捉得很,两个皮肤黝黑的男人在里面抓了半炷香才抓了一只鸡。
不到半个时辰,一顿丰盛的席面出来。
坐在席上,何村长拿着筷子乐了,“要不是沈知府,老头子这辈子怕是都不能来农村长家中做客。”
农秋梅乜了一眼他,转头对沈遇安和蔼道:“大人快尝尝,这鸡肉香得很,我那老闺女刚刚差点没在厨房偷吃。”
隔壁桌的中年妇人红着脸喊道:“娘,在大人面前给女儿几分薄面。”
“这么大的人了还管不住嘴想偷吃,该臊一臊你了。”农秋梅笑着啐了一口女儿。
沈遇安含笑道:“那倒是要尝尝。”
沈遇安夹了一块鸡肉,这只鸡用水清煮,岭南这边鸡肉喜欢白斩,沈遇安把肉放在蘸料的碗碟中,眼睛闪烁。
似乎杂货铺卖什么可以
沈遇安唇角露出笑来,吃到口中,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咽下口中的鸡肉。
“皮韧而不硬,肉嫩而不柴,非常美味。”
听到沈遇安评价,众人欢喜,农秋梅迅速夹起一块肉,片刻后,双眼发亮。
“竟是比家中养的鸡还要美味几分。”
何村长听到农秋梅的话,也夹了一块鸡肉,吃过后,他便知道农秋梅为何诧异了。
“你们村的鸡跟咱们自家养的鸡,有何出处?为何滋味好上三分?”
农秋梅摇头,“吃的是有些差异,但不多。”
放在山中散养的鸡,吃的食物,除了沈遇安让齐有良运送过来的粮食,就没什么差别了。
沈遇安倒是知道原因,大约是散养的鸡除了吃他们配的饲料,还吃山中的野果啥的。
而且这些鸡在山中散养,走动也能让鸡肉味道好上不少。
“一会儿走的时候抓几只鸡鸭给我拿回去,卖货可不就要让老板看到货。”
沈遇安的话,农村长自无不答允。
“大人,这些野菜味道也不错,用鸡汤煮的,很是美味。”
农秋梅吃了一口素菜,面上的笑容深了几分。
沈遇安尝了一口,发现确实如此。
味道也就逊色家中用木系能源种出来的蔬菜几分了。
一顿饭众人吃得满足不已,临走前,沈遇安和齐有良的马背两侧都挂了家禽。
离开前还从笼中掏出一只鸡给刚赶过来的贺知县。
属实是没想到沈遇安这么接地气,贺知县愣愣地接过对方手中的鸡。
“哦哦哦,下官多谢大人赏。”
沈遇安见他终于回神,浅笑道:“这是大家精心养了两个多月的鸡呢,味道不错,贺大人也尝尝。”
“时辰不早了,本官先行一步。”
贺大人作揖,“下官送知府大人。”
马蹄一扬,留下漫天尘土,贺大人看着沈遇安马背两侧的鸡笼,里面的鸡正在挣扎着。
便是如此,沈大人还是气宇轩昂,气度丝毫没被这两笼鸡鸭影响。
京城。
新帝怒把手中奏折摔至御案,气得头昏脑涨。
“陛下。”双喜来到帝王身后揉着太阳穴。
新帝抬手,双喜恭敬退到一旁。
“江启文拥兵自重,勾结海盗,搜刮民脂民膏,罄竹难书,实在愧对先帝垂青。”
御书房的内侍默默站在角落,帝王发怒,无人敢惹,便是双喜在帝王面前得脸,这时候也不敢开口。
次日早朝。
御史把江启文批得体无完肤,要不是他已入狱,这会儿怕不是被御史气出个好歹来。
柏太傅手持笏板上前一步,“陛下,江大人其罪当诛,臣请陛下下旨斩杀福州总督江启文。”
“臣请陛下下旨斩杀福州总督江启文。”朝堂中的大臣附言。
此提议正中帝王心思:“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金銮殿内无人出声,正当新帝开御口,兵部尚书汤大人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异议。”
朝堂哗然,不少人用怀疑的眼神看向汤大人,难不成汤大人和福州总督江启文有所勾结?不然为何要为江大人求情。
“陛下,江启文犯下滔天罪孽,如此祸害,理应诛九族。”汤擎炎刚正不阿的声音在金銮殿内响起。
话落,金銮殿内寂静无声。
好吧,他们还以为汤大人要为汤大人求情,没想到汤大人比他们还狠啊。
新帝嘴角一抽,似乎他比汤尚书还心软几分。
殿内,和江启文有关系的官员脚下一软。
“福州总督江启文罪无可恕,斩立决,诛三族。”
江启文被定罪,其余远亲也没能逃脱,虽没被斩杀,但也被流放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
有官员上前,“陛下,岭南无灾,臣以为减赋税万万不可。”
新帝看向发言的臣子,是一位年迈的官员。
“此事朕已下旨,不必再议。”
那官员张了张口,在新帝幽深的目光透过垂珠射了过来。
户部尚书李长启跟沈遇安有几分情面,见他被参,连忙上前:“陛下,岭南知府沈遇安屡立功绩,捉海盗,平动乱,抓获无数贪官污吏,臣请陛下按功擢官。”
这是为沈遇安请功,想把沈遇安晋升调动到京城来了。
不少官员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下李尚书和陛下,见陛下面色如此,众人心里猜测。
“不可,陛下,沈大人刚连升几阶,这才刚接任岭南,若是调任,怕是不美。”
“刘大人所言极是,且沈大人立功,但也用功绩换取那三帮之众免于死罪,理应不算沈大人之功绩。”
“笑话,那三帮之众皆是青年,若全部斩首,岭南百姓不是家家挂白幡,沈大人仁慈,何苦把这么大功劳去了?”
双方在朝堂上吵了起来,有人反对沈遇安回来,也有人支持沈遇安回来。
“此事容后再议,沈爱卿允诺把岭南管好,朕心期许之,诸位爱卿便擎等着看看沈爱卿日后如何吧。”
“退朝。”帝王起身离开,无人敢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