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业和国内的官员打交道过不少次,对于李成东的看法是认同的。
“那你觉得我们的盈利预期是怎样的,三年时间能做到五倍以上的收益吗?“
天业觉得卓越网是个不错的生意,但投资额太少了,即便翻倍盈利,收益也不算多。
李成东认真心算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五年左右,应该能实现五百倍左右的资本增值,我们的三千万投资,会变成一百五十亿左右。”
“什么?掌门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天业震惊地站了起来,他觉得卓越网未来能值个十亿,已经是远远超出预期了。
没想到李成东给出的数值,居然是五百亿,这可是太出人意料了。
“掌门,你这么判断有什么依据,不会是臆想吧。”
天业哪怕再信任李成东,也觉得有些不真实,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李成东好整以暇地打开笔记本电脑,给天业看了份国外投行的亚马逊分析报告。
对方给出的数据表明,亚马逊的估值,有望在09年突破八百亿美金。
未来十年将达成千亿美金的格局,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巨头。
“美国的第一电子商务平台能做到八百亿美金,国内的第一平台是它的十分之一不过分吧。”
“在电子商务这块,国内是十亿级别的用户市场,而美国最多是三亿,这都不是一个量级。”
“美国佬为了股市上涨,可是什么大话都敢吹啊。”
天业对于美国的投行,天然有一种不信任,美国人在投资领域,诈骗往往才是主流。
李成东知道天业只是一时不能接受,他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预估绝不会错。
这方面反正以后用数据说话,现在讨论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天业显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做投资不能畏首畏尾,反正投资金额不大,就算全亏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如果对方坐地起价怎么办,这家计算机公司我听过,他们的老总可是个真正的老狐狸。”
天业提出了另一个担心的地方,李成东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身为国内最大计算机公司的掌舵人,志总的名号,在国内可谓是无人不知。
志总明年即将满六十岁了,是第一代的商业精英,在国内摸爬滚打了几十年。
他的人脉可谓是遍布全国,和他相比,雷总只不过是个新兵蛋子。
但这个人做事的手段非常激烈,当初起家时,有过不少争议。
对于这样的前辈,李成东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这次投资的股份转让,志总应该不会出面,他已经逐渐退居二线,偶尔在幕后指导下。
说实话,李成东不觉得志总会放弃电子商务这门生意。
一千多万的投资,对于志总的身家来说,真的上不了台面。
股份之所以能转让,估计也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
否则的话,以志总的眼光,根本不可能捡芝麻丢西瓜。
虽然人品有可以讨论的地方,但他的卓越判断能力,是业内无人不服的。
“反正明天见机行事吧,我听求总的意思,应约的人是一位集团的副总裁,算是公司第五号人物。”
天业也知道这种事,没必要提前做预案,反正到时见面自然有分晓。
两人聊完工作,开始说一说洪门的一些事情。
近一段时间,洪门内部的事务,全部由理事会统一处理解决。
李成东已经很少接到门派里的报告,对于权力的缺失,他并不在意。
洪门对他来说,只是一个鸡肋。
无论是现实的事业发展,还是人脉拓展,他现在都不需要洪门的助力。
天业以为李成东会关注门派里的大事,没想到他只是问了个大概,便放到了一旁。
倒是大长老最近身体恶化的厉害,差点中风瘫痪在床。
好不容易从医院抢救了出来,现在走路已经非常艰难,估计大限真的不远了。
李成东有些唏嘘,人就是这样,任你当初再风光,面临老死时都会察觉之前的虚妄。
七月份的时候,李成东的半年试用期完结,他会去一趟hK。
到时候再看望一下大长老吧,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和自己的师傅葛大师,同辈的师兄弟。
天业另外告诉了李成东一则秘密,孙泰消失了,据说他离开了两个月,才暴露出这个消息。
没人知道孙泰去了哪里,他再没有在人前现身过。
一些孙家的敌人,开始蠢蠢欲动,孙和甚至遭遇了一次伏击。
不过洪门这边很快出手了,偷袭孙和的人马,被迅速打残,没人敢抓这个漏洞了。
李成东明白孙泰应该是去找自己的前妻了,至于两人之间的纠葛,那不是李成东需要关注的事情。
以孙泰的能力,除非一心求死,否则是很难被干掉的。
李成东看得出来,孙泰没有寻死的想法,他只是趁身体还不错,想提前解决掉一些问题。
“我大师兄怎么说的?他出手了吗?”
李成东知道洪门里和孙泰关系最好的,反而是他一生的对手苏先生。
而且苏先生承诺过维护孙家,他这样的人,必定说到做到。
“嗯,我想这次就是苏先生出的手,反正他不说,我们也不会主动去问。”
但能这么干净利落地将敌人打残,除了苏先生,门里可没几个人能做到。
天业和苏先生关系算不上密切,有些过于私人的事情,他会选择避嫌。
“等我去洪门交接的时候,再问问大师兄吧。”
李成东也不愿意多事,如果大师兄需要帮忙,他自己会联系李成东的。
两人当天一直聊到深夜,后来还喊上郭律师,一起去酒店的小酒吧喝了几杯。
-----------------
到达求总告知的见面地点,李成东和天业都换了一套正式的服装。
郭律师干脆穿上了律师的职业装,带着黑框眼镜,绑好马尾辫,活脱脱像是电视里的精英。
这是一间很上档次的茶社,订的包间很大,有三张茶桌,足够容纳十多人。
作为邀约者,求总比李成东来得还早几分钟。
对方的人马应该还没到,李成东先帮着几人互相介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