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明帝国东南的奏报,完全破坏了李患之刚刚接见德玛拉十国特使的好心情,奏报是两份,一份是由帝国东南地区的潞州巡抚发来的,奏报上向李患之奏闻有小股倭桑瀛人,乘船渡海而来,避过天明帝国的海军巡哨,登陆沿海地区,烧毁几处村庄,杀死天国百姓数百人,劫掠了一些物资,而后返回船上渡海而逃。
另一份是东府军总督、海军都统马仁轨发来的,说是海军追之不及,被其逃脱,马仁轨大怒之下将追击的海军军官处斩,并上报李患之请求自贬三级,以儆效尤。
李患之看罢奏报一把将其摔在了书案之上,蓦然站起身形来回踱了几步,脸色阴沉的能够地下水来,他略一沉思便吩咐道:“传旨,宣中枢阁大臣觐见!”
“遵旨!”一旁伺候的唐英婉答应一声,急忙转身传旨去了。
此时已经是日落时分,各位中枢阁大臣刚刚返回家中用饭,不想筷子还没拿稳,一道诏谕便来到府中,命这些中枢阁大臣即刻进宫面圣。
虽然中枢大臣们不解其意,但也是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女皇陛下很少在刚刚散朝之时下达这样的宣召旨意,看来是有了不得的大事发生,不然不会突然宣召所有的中枢大臣觐见。
众臣不敢怠慢,陆续来到宫门之外,待唐英婉带领鱼贯进入宫内通政殿之内,只见李患之端坐御座之上,脸色铁青,眉头微蹙,整个身体都散发出一股夺人心胆的寒气,众大臣赶紧俯身跪倒见礼,等待女皇陛下的旨意。
“朕刚刚收到东南潞州八百里急报,有小股倭桑瀛人登陆沿海地区,杀我百姓数百人,劫掠财物若干,而后乘船而逃,马仁轨的海军舰队未能追上,让他们逃了!”李患之带着一丝怒气将事情的原委道来,而后便靠在软垫之上,一语不发的看着这些中枢大臣。
十三位中枢大臣跪在殿下,见女皇陛下怒气未消,也不叫起,一个个均是噤若寒蝉,就连霍清明也是有些心惊,暗中想到“这国事刚刚稳定下来,不想这倭桑瀛又来搅闹,这一次恐怕陛下不能善了,只怕又要兴兵了!”
“襄侯,你以为如何?”李患之似乎看透了霍清明的心思,突然出口问道。
霍清明被李患之问得一惊,但他毕竟是武将出身,热血忠肠之人,听闻倭桑瀛人杀百姓数百人,又劫掠财物而去,心中早已经是勃然大怒,此刻也不及多想,便开口答道:“臣启陛下,倭桑瀛人胆大妄为,前番侵我国土,杀我百姓,掠我财物,为祸十余年之久,幸赖陛下带兵清缴,将其肃清,所剩残兵本应回国之后潜身缩首,痛改前非。不料死性不改,又来侵扰,诚实可恨!臣请陛下名臣带兵讨伐倭桑瀛国,灭此朝食,以谢天下!”
李患之听闻霍清明的回奏,脸色稍霁,微微点了点头,尚未说些什么,只听下面一人说道:“陛下,臣请往倭桑瀛一往!以正道谴之,以厉害说之,定让其拱手来降!”众人定睛观看,乃是外交部长张武超。
张武超在众位中枢大臣之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与于谟森年纪相仿,只是他少年时便有才名,又随其父在东南海域的各国经商,积攒了见闻,又是个胆大心细之人,李患之看好他的锐意进取,故而任命他为外交部长,也是希望他能有一番作为。
不过这去说降倭桑瀛之事,李患之心中却是不以为然,倭桑瀛乃是域外岛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政权治理,而是有七大番主分而治之,每年举行一次番主会议,商讨重要的国事,而后再由各个番主分别处理,国事没有谁是能够一言而定的。
前去说降?你找谁说降?降了一个,难道你能把七大番主全部说降不成?再者,倭桑瀛邦国与天明帝国的仇怨已深,上次只是因为天明帝国的海军未能成型,故而只将这些倭贼驱逐出境,算是作罢,这一次他们不吸取教训,反而再来袭扰,若是没有一个明确和强硬的态度回应,那么下一次倭桑瀛人还会得寸进尺,会发起更大规模的入侵,李患之是非常清楚这个民族的本性既是如此的,所以这次他已经决心要一举消灭这个海外岛国,彻底解决天明帝国的东南海疆之患。
“倭桑瀛死性不改,忘我天明帝国之心不死,岂能束手来降,若是让你前去,反而害你送了性命,此等迂腐之事,朕不为之,张武超,朕对你寄予厚望,日后只有用你大显身手之际,这次却是不能命你前去送死,襄侯之语却是甚合朕意,不过这次朕却不想假人之手,朕要亲统大军御驾亲征,必要灭此朝食,消除我东南海疆之患!使我天明帝国的海域永享太平!”李患之一语否决了张武超的提议,反倒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众臣听罢却是一阵骚乱。
“陛下,目下我天明帝国正是新政推行,旧弊革新之时,前番几次锐意进取都功亏一篑,正是因为没有陛下您坐镇中枢,才使得臣僚顾盼,有所疑虑。
今陛下振臂奋威使新政得以施行,若是此时离京,恐生变故,望陛下三思而行!”艾世章听闻李患之又要御驾亲征,恐怕新政的推行又要重蹈覆辙,故而赶紧出言相劝。
霍清明作为国防部长,虽然名义上乃是管理全军之职,但是比起当初出任大将军的实务,却是无聊了许多,他身为武将,想的的战场厮杀,而不是坐在庙堂之上去批阅那些该死的文件,况且上一次与倭桑瀛人交战,那时他身为禁军总领负责护位老皇帝,并未参战,一直让他深以为憾,这一次他也想讨个带兵之权,前去与倭桑瀛人兵车相会,好好的战上一场,也算是了却遗憾。
而且女皇身为帝国的皇帝,岂能每次都亲自统兵出战,兵危战凶,自古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若是女皇取胜自不必说,若是万一败了,那岂不是天大的耻辱?故而霍清明赶紧出言道:“陛下,艾世章所言极是,新政刚刚有见成效,若是陛下离京,唯恐有些大臣又会阻碍新政的推行,除了陛下无人能够控制目前的局面。
再者,倭桑瀛蕞尔小邦,荒蛮之地也,何须陛下御驾亲往,臣领一军定当剪灭倭贼,献贼寇之首于陛下案前,望陛下察纳!”
“好了,你们的意思朕岂能不知?新政推行的阻力已经为朕消除,连京都都迁到这里来了,你们几个中枢大臣如果再办不成新政的这点事,就可以引咎辞官了!
至于襄侯所言,朕又何尝不知,你是怕朕有个闪失,动了一世的英名?你前番又未尝与倭桑瀛人交战,一直心有不甘,这一次想讨个差事前往,好去舒展一下你这天明帝国第一武将的筋骨,是也不是?”李患之听了艾世章及霍清明所言,是既好气又好笑,他明白大臣们的用意,也是为了自己好,不过他岂能怕了这些倭桑瀛人?至于说新政之事,不过是一时的借口罢了,又岂能骗得了他。
“这...”霍清明被李患之点破了心中所想,顿感尴尬,一时跪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艾世章也是哑口无言,女皇帝想好的事情,任你是什么人都难以改变,这一点他从施梅婵口中不只听过一次,这一次恐怕女皇已经想好了要御驾亲征,再怎么阻拦,恐怕也是于事无补了。
其余几位大臣见女皇陛下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说什么,只得默默跪在原地一言不发。
李患之见没了反对意见,便再次开口道:“倭桑瀛乃是我天明帝国的大患,朕欲要与德玛拉大陆建立通商关系,日后的事情繁复纷乱,不能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倭桑瀛的事情上,所以趁现在尚未与德玛拉大陆开展商贸的合作,毕其功于一役,将倭桑瀛彻底剪灭,日后方可安心与德玛拉大陆各国周旋。
这一次朕御驾亲征,却是以海战为先,调集东府军听用即可,朕再率禁卫军为陆战主力,中府军第一、第二军为胁从,对付倭桑瀛蕞尔小邦万无一失,你等不必多虑,但最要紧之处便是后勤给养,你们看谁来负责比较合适?”
霍清明见自己领兵前去无望,作为曾经天明帝国最高军事统帅,霍清明立刻便想到女皇在外领兵,后勤给养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他脑中便可是思索适合的人选,当李患之开口询问之际,他已经心中有了人选,于是开口回话道:“陛下,若是论后勤供给,主要负责的便是国防部,臣作为国防部长,理应负责此事,但是部内事务繁多,臣恐有失,故而需选一员干将来专司此事,臣刚才遍思诸将,唯有一人最为合适!”
李患之见霍清明这么快便替自己想好了专司后勤的将领人选,也是心中欢喜,终于面上带出了一丝微笑问道:“不知襄侯所言何人?”
“杜明堪当此任!”霍清明见李患之垂问,斩钉截铁的回应道。
李患之闻言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杜明当初在硝山大营与自己相识,一向老成稳重,若是论带兵攻略,杜明可能在李患之麾下的众将中不算顶尖,甚至有些平庸,但是若要是负责防守一方,或是筹办后勤,恐怕天明帝国的诸将之中无出其右者。
杜明在冀北平定之后便鲜有立功的机会,攻伐凉州之时,李患之考虑到大军的后路需要大将镇守,于是命杜明与左英升镇守了勒南三郡,后来左英升调往岐凉城总摄后方全局,震慑凉州首府。杜明便独自领军镇守勒南城,总督勒南三郡的防务。
凉州北部的对阵德玛拉的大战,杜明因此并未参与,朝廷大军返回京城之后,杜明封中府军总督,负责京畿之外大片区域的防御工作,拱卫京师,也算是位高权重,后来李患之迁都永辉,推行新制,杜明又加国防部次长衔,这次让他来统御后方全局,筹备后勤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李患之赞赏的看了一眼霍清明,即刻做了决定,命众位大臣先行返回,今日之事不可泄露,由于此时已是天明帝国“崛兴”四年的十一月末,再过一个月便是跨年之夜,无论如何不能在此时兴兵,所以要等到跨年之后再行兴兵,但年夜之前,一切筹备便要完备,于是众大臣内紧外松,一切相关事务都在暗中进行。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飞逝而过,天明帝国“崛兴”五年的跨年之夜刚刚过去十天,女皇便传下旨意“倭桑瀛蕞尔小邦,前番犯我国境,杀我国民,扰我海疆,劫我财物,长达十数载,其罪滔天罄竹难书,幸赖三军用命,驱逐倭贼,还我河山,使百姓危而复安也!不料今番不思悔改,再犯海疆,纵有如天之仁,孰不可忍也!
今起国中之兵二十万,并东府海军讨倭桑瀛之邦,灭此朝食,为天下靖!”
此旨意已经宣布,天下震惊,天明帝国的百姓无不欢喜,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居民得知女皇陛下要起兵攻打倭桑瀛邦国,都是喜极而泣,女皇终于要起兵为自己这一众受过倭桑瀛之苦的百姓讨个公道了,听闻女皇要御驾亲征,先到东南海域,再乘海军战舰渡海前去倭桑瀛,于是一个个自发组织起来,拿出许多粮草药品,要献于女皇陛下。
不过苦苦等待了十多天,却是连女皇的一根毛都没有看到,百姓中有人怀疑是不是有人讹传女皇讨倭之事,其实他们有所不知,军机大事哪里能让外人知晓。
这次出征乃是海战,茫茫大海不比陆地,山川地理均是固定不变,海上气候、风向等因素变化多端,有没有任何可以倚靠的地形作为隐蔽和防守之用,若是走露了风声,说不准被倭桑瀛人提前知晓行军路线,到时候来个伏击,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之上,必不可避,岂不吃了大亏。
于是李患之这次主打一个出其不意,他先是放出风声说自己要从东南海域出发,其实他早就秘密行军至申城港,早已在那里等候的东府海军早就备好了运兵船和战舰,二十万大军不可能一次性全部登船,只能先运输五万人陆续登船,秘密向倭桑瀛本土的方向开进,其余十五万大军需要分批再行前往。
李患之站在战舰的舰首,看着深蓝色的汪洋大海,心中升起一股兴奋“老子前生不能做的事情,这一次要亲手完成!倭桑瀛!等着吧,老子来了,杀你们个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