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所言与臣不谋而合啊!”
秦然面带微笑,对着李斯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他心中暗自感叹,这文化人就是不一样,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头头是道,让人如沐春风,不得不信服。
果然,随着李斯的话音落下,大殿中的众多官吏们也纷纷点头,都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可。
实际上,对于关中的秦人来说,推行书同文并没有什么坏处。
毕竟,所使用的文字依然是秦人的文字,秦人中的世家大族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时,丞相王绾也连忙站出来,高声开口,
“臣提议,应当将我大秦的小篆推广至天下!”
王绾的声音洪亮,在大殿中回荡着。
紧接着,王绾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日后,各郡县的公文皆需要采用小篆书写!如此一来,推广大秦的文字也会事半功倍。”、
王绾的建议一出,也得到了秦然和李斯的赞同,这样一来,那些在大秦为官的人就不得不开始学习秦字。
而那些想要被举荐当官的人也都会主动的去学习。
在大秦一统天下之后,所面临的事情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
王绾作为丞相,明显感觉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
他并非一个贪图权势的官迷,而是真心希望能够为大秦、为陛下尽一份心力。
“准奏。”皇帝的声音从高台上传来,虽然简短,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朕旨意,废除各地不同的文字,以秦字小篆为帝国的文字推行至大秦的每一个角落。”
“诺!!”
大臣们连忙回道。
随着皇帝的旨意一出,以小篆为大秦的官方文字一事便是铁板钉钉,再无更改的可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秦就容不下其他的文字,只不过在这个时代,识字写字本就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对于那些寒门士子来说,能够学会一种文字已经是极限了,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学习其他非大秦官方的文字。
六国的字,会自己一步一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字的统一让许多官吏都有了新的认知。
再稍加思索之后御史大夫冯劫此刻也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根据派往各地的监察御史送回来的消息,臣发现其中一处弊端。”
“我大秦的马车与六国的马车大小不同,各地修建的车道宽窄也大不相同。”
“从咸阳出发到东郡,这里路上千里之遥,竟然要换乘是十几辆马车才可抵达。”
“若是朝廷能统一马车的轮距,那么便可以极大的方便百姓。”
冯劫的话再次引起了朝堂的热议。
而不等众人消化这个建议,一旁的九卿之一,治粟内史抓住这个机会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有本奏。”
“天下和平之后,各地的走商也开始多了起来,尤其是齐郡往来咸阳之间,如今每日都有不下数百人的商队。”
“这些商队极大的缓解了各地粮草缺乏的情况。”
“可是六国旧地各自有自己的度量标准,”
“比如这一石的粮食在关中之地是一百二十斤,可在齐郡高达一百四十斤。”
“至于其他各地有的甚至不足一百斤。”
“臣认为统一度量标准,有益于走商的发展,也能让各地百姓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听着冯劫和治粟内史两人的话,秦然不由的吃惊不已。
这不就是继书同文之后的车同轨,衡度量吗。
果然,这个世界并不是非自己不可,有些事情的出现,是必然的。
就算没有秦然建议,这也是一定会发生的。
朝堂上的大臣们对于这两件事一直议论到了晌午时分。
最后一致认为可行。
于是,在这一天,三道看似毫不起眼的圣旨从咸阳城中发出。
这三道圣旨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第一道圣旨,书同文,大秦统一文字。
这一举措虽然一开始在各地那些世家大族的煽动下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寒门的士子逐渐发现了其中的便利,以往他们学习一种文字只能在本地使用,去了别的地方几乎与文盲无异,可现在学习了小篆可以畅通整个大秦。
而第二道圣旨,则是规定了马车轮距的标准。
这一新的规定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对当时的交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此,一辆马车可以从齐郡一路顺利地赶到咸阳,无需在途中换乘不同轮距的车辆。这极大的提高了交通效率。
第三道圣旨,便是确立了新的度量标准。
以关中秦人的度量标准,一石为一百二十斤,让各地的度量变得统一。
无论是在行商交易中还是日常生活里,百姓们都能更加准确地衡量物品的重量和数量。
各地的百姓对于这些新的规定稍有抵触情绪,毕竟要改变他们经历几十年的“常识”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
尤其是对于马车轮距的规定,很多人不愿拆掉原来的马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慢慢切身体会到这三道圣旨所带来的好处。
走商们是最深有体会的群体之一。他们经常穿梭于各郡县之间,进行货物的买卖交易。
在过去,由于各地度量标准的不一,他们在交易过程中常常遇到麻烦。
而现在,统一的度量标准让他们的生意变得更加便捷和公平。
“皇帝陛下圣明啊!!!”
“大秦万年!!”
咸阳城内,成千上百的走商们激动地围着新的圣旨,高呼万岁。
“老师,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不远处,秦然带着自己许久不见的便宜学生扶苏看着这一幕,扶苏不理解的问道。
“陛下的三道圣旨惠及万民。”
“尤其是这些商人,将更加便利。”
“......”,
秦然沉声为扶苏讲解着这三道圣旨的好处。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扶苏你懂了吗?”
“老师扶苏好像懂了....”,
“那就好,你回去给我写一个八百字的读后感。”
秦然轻咳一声,给扶苏布置了一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