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大人所言极是!”
一些官吏出声附和道,
“将天下文字皆改为我大秦文字,那才是真正的天下一统啊!”
李斯的话语落下,便有一些官吏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都认为,统一文字才能彰显大秦的威严,更能促进各地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然而,就在一片赞同声中,也有一些官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更改各地文字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要三思啊!”
一位保守派官吏忧心忡忡地说,“文字的改变,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天下动荡。”
“是啊,各地百姓使用他们自己的文字已经数百年了,习惯成自然。若是强行统一文字,恐怕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和抵触,甚至可能引发骚乱。”
这些保守派官吏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毕竟,文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突然改变文字,无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让许多人不适应。
一时间,大殿之上议论纷纷,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对于李斯的建议,尔等还有什么看法?”
始皇帝将目光看向了宗亲和武将身上。
大殿上议论此事的人大多都是三公九卿的官吏们,皇帝还想听一听除此之外的看法。
不过秦然此刻却装聋作哑,并没有回话,免得自己太出风头。
“陛下,末将有看法!!”
突然出现的一声怒吼,犹如惊雷一般,在大殿中炸响。
那些议论的面红耳赤的官吏们惊愕地望向声音的源头,只见站在秦然身后的李信站了出来朗声喊道。
原本喧闹的大殿,被这一声怒喝打断,嘈杂声戛然而止。
而李信丝毫没有在意众人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扯着嗓子继续说道,“统一文字,末将没有意见。”
“若是哪里有反对的声音,让末将领兵前去,灭了他们就是了!!”
李信相信,屠刀悬颈之下,没有推行不了的国策。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便引起了一片哗然。
许多官吏们纷纷开口呵斥,“粗鄙!”
“武夫!!这种事情怎么能动刀兵呢!!”
“就是,如此一来岂不是激化矛盾吗!!”
就在这时那些原本还在激烈争论的官吏们,突然间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般,迅速地站到了同一阵线,对李信展开了猛烈的抨击。
他们异口同声地指责李信只会盲目地蛮干,完全不顾及后果和影响。
然而,面对这些的指责,李信却表现得异常淡定。他对这些官吏们的斥责置若罔闻,完全不放在心上。
就在这时,坐在上方的皇帝发话了。
他并没有对李信进行责备,也没有赞扬,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秦然,开口问道,
“秦然,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下方的秦然本来并不打算发表自己的意见,但现在皇帝点名让他发言,他自然也无法再继续保持沉默。
只见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迈步出列,站到了众人面前。
在沉默片刻之后,秦然缓缓开口说道,
“陛下,臣认为,此事可行。”
秦然直接赞同了李斯的建议。
闻言,李斯露出了笑容。
不过那些反对派却有了意见。
“各地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字岂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吗,秦然你考虑过后果没有!!”
“若是真的激起兵变,国力必然大损。”
“届时那些六国遗民必然会趁此机会兴风作浪!!”
反对派的官吏们你一言我一语道。
“若果真有人趁机作乱,那么臣亦对陇西侯之提议深表赞同。”
“出兵镇压即可。”
“不过诸位大人,在我看来你们可能误会了。”
“秦然在此,有一问题欲请教诸位。”
秦然面沉似水,缓声道。
“哈哈哈哈哈,我就说嘛!”
李信闻言非常兴奋,他原本还担心自己的提议得不到支持,如今见秦然也赞同,高兴不已。
“关内侯有何事要问,但说无妨!”
反对派的官吏们则面色阴沉,齐声问道。
秦然环顾四周的众多官吏,朗声问道,“诸位大人皆言,推广大秦文字将会遭到各地百姓的巨大阻力。”
“然秦然却认为,诸位在此事上,怕是弄错了方向。”
“推广大秦文字,最大的阻碍并非那些普通百姓。”
“就以关中的老秦人为例。”
秦然的声音越发清冷,“敢问诸位大人,在这关中之地,真正识得文字、又能书写的人,又有多少呢?”
此话一出,大殿之上的所有人不论文武纷纷皱起了眉头开始思考秦然的问题。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从一开始的嘈杂到最后的寂静无声,仅仅只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
面对秦然的询问,在场的官吏们突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问题。
那就是普通的百姓们识字的人可以说百里挑一。
同时识字又会写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一个县的百姓,恐怕都找不出多少个识字的人。
“推广大秦的文字,影响最大的是哪些世家大族。”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相反,还大有益处。”
“从此以后,各地百姓们中有人若是读了书学了大秦的字,那么便可以在整个大秦中畅通无阻,不会因为文字差异而举步维艰!!!”
秦然的话震耳欲聋,让那些反对派不得不深思起来。
“关内侯所言不假,推广大秦的字,阻力最大的非天下的百姓。”
“不过是六国之中的世家大族罢了,灭了他们的字,便是斩断了他们的过去和未来。”
“他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习我大秦的文字!!”
李斯立刻上前一步说道,秦然竟然将他心中难以言明的想法全都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