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至尊元年,新的开端
对于秦然所提出的新的纪年方式,原本安静肃穆的大殿瞬间变得嘈杂起来,殿内大臣们纷纷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在此之前,不论是八百年的周王室,还是各国诸侯,从来没有使用过年号纪年。
秦然见状微微躬身行礼后继续说道,“陛下,这只是末将的一点浅见。”
他谦逊地表示着自己言论的微不足道。接着又补充道,“关于新的年号究竟应取何字,应该由丞相大人和诸位大臣共同商议决定。”
秦然仅仅是希望借此引发大家对新年号的讨论,并非想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风头。
然而,正当秦然讲完话准备退回队列时,身后再次传来一个熟悉又响亮的声音。
“我坚决支持秦将军提议的年号——‘至尊’!!”
这声音中气十足,充满力量,仿佛能穿透整个大殿。
紧接着这人继续高声诉说着自己的意见,“唯有人间至尊,才能配得上大王...不,是陛下!!”
说出此话的人,不是别人,依旧是直言不讳的李信。只见他站在武将一列中,声音洪亮,好像一定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他的话语一样。
已经退回队列中的秦然,闻言,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
秦然心里清楚,以李信一向大大咧咧的行事风格来看,他的话并无其他深意,只是单纯的认为年号至尊适合政哥。
可是此举也很容易将秦然架在火上烤。
就在李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大秦的一众将领们像是被点燃了一样,纷纷开始附和起来。
“新年号理应采用‘至尊’二字,唯有如此方能凸显出陛下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
“对对对!末将也赞同!”
“没错,没错!也只有这个年号才配得上大王!”
有的人甚至一时间对于皇帝的称呼改变不过来。
而这些附和的声音,皆出自曾经在秦然麾下,参与过灭楚大战的骊山、蓝田三将,赵佗、任嚣、屠睢。
此刻的他们也纷纷开口表态,表示对使用“至尊”作为新年号一事的全力支持。
随着越来越多的武将加入到支持的行列中来,秦然的脸色变得愈发不自然起来。
毕竟,这种一呼百应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上位者来说,都未必算得上是什么好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像王翦、蒙武还有杨端和等这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们,在此刻并没有盲目跟风起哄。
“至尊...”,
“还有比至尊更适合朕的年号吗?”
随着大殿之上始皇帝开口,下方的群臣闻言议论的声音逐渐停止,众人纷纷看向始皇帝。
而皇帝的目光则是看向了殿下站立的王绾、李斯等一众大臣。
“你们认为如何?”
此时,绝大部分将领都对“至尊”这个年号表示支持。他们眼中闪烁着崇敬之色,似乎认定了这个年号才能彰显始皇帝那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地位。
至于剩余的将领则是默默地站在原地,秉持着一种既不支持亦不反对的中立态度。
如此一来,这新的年号能否最终确定下来,关键便在于丞相王绾以及李斯等人还能不能想出更为合适的年号了。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看向王绾和李斯,众人屏息以待,等待着他们给出回应。
王绾与李斯二人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灼灼目光,不禁相视苦笑。
就在这一会儿的时间里,他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没有想到一个能超越“至尊”的年号。此刻面对始皇帝的亲自询问,他们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丞相王绾深吸了一口气,上前一步,躬身施礼后缓声道,“回陛下,臣等多番思索权衡,认为‘至尊’确为当下最为合适的年号。”
“可。”
“那便改元至尊吧。”
见文臣为首的丞相也没有反对,始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
经过一番商量,秦王政二十六年将持续到年底结束。
等到明年开年,便是至尊元年。
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天下让万民知晓。
确定完年号之后,接下来便是对功臣的赏赐了。
与三军将士奖赏钱财、酒肉不同。
对于这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大秦必须有所表示。
“宣读吧。”
始皇帝看了一眼赵高沉声道。
“诺!”
一旁的赵高闻言立刻从旁边的桌案前拿起一捆竹简念了起来。
“王翦、王贲!!”
“末将在!”
下方的老将王翦和其子王贲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立刻上前一步恭敬的站了出来,毕竟赵高现在可是代表着皇帝陛下。
“王氏一族,公忠体国,为大秦东出立下汗马功劳,扫灭六国当为首功!”
“特此赐上将军王翦,武成侯。”
“赐大将王贲,通武侯。”
竹简之上用最简短的话语描述了王翦、王贲父子立下的赫赫战功。
“大王!末将愧不敢当啊!!”
“扫灭六国之功全赖陛下指挥有方,数十万将士舍生忘死。”
“末将怎敢贪功!!”
听着赵高宣读的话,老将王翦一时间跪拜在地,泪流满面。
一旁的王贲见自己的父亲如此,也连忙跪倒在地,头也不敢抬起。
而此时大殿之内的众人已经炸了锅。
不是因为别的。
只因为,武成侯、通武侯,一门双侯。
皆是大秦二十阶军功爵位中,最高的一等,列侯!
“一门双侯,大王对王氏一族竟然如此恩重!”
大夫冯劫脸色不断的变幻道,他有心出言阻止,可是心中却说不出任何理由。
无他,只因为王翦、王贲父子的军功实在是太多了。
“老将军,为我大秦殚精竭虑,能有今日之成就,功不可没,理应如此。”
大殿上之上的始皇帝,看着下方跪拜的王翦,缓声说道。
“如今大秦已经扫平天下,平定了乱世,你也总算能够安心的留在这咸阳城中好好享受一番清福了,寡人以后也不用再逼迫你再次领军出征了。”
嬴政微微一顿,然后继续开口,“至于楚国旧地,便王贲前去驻守即可,想来以他的才能足以应对一切,寡人也放心。”
“大梁那边,寡人决定派王离前往,相信他定不会辜负寡人的期望,也定会像你一样为大秦建立赫赫功勋。”
听到此处,王翦不禁心头一震,眼眶瞬间湿润起来。他连忙俯身以头戕地,声音颤抖着喊道,“大王!!!王氏一族,承蒙大王厚爱,愿为大王、为大秦赴汤蹈火、马革裹尸,战死疆场也在所不惜!!”
其实,嬴政这般安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当于是变相地解除了王翦手中的兵权,让他返回咸阳城安度晚年。
然而,对于王翦而言,这本就是他内心深处所渴望的归宿。毕竟,他年事已高,当初领兵出征楚地实属迫不得已。
而现在,不光是他的儿子,就连他的的孙子王离也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重用和信任,并委以守卫大梁这样重要的任务,这如何不让王翦感激。
王翦深知这是皇帝陛下对他王家世代忠心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