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海现在不用去镇上送货了,新鲜的辣椒和番茄都已经下市了,他们需要调料就会自己来村里拉,隔段时间给小吃铺子拉点调料过去。
这几天在忙着种胡豆和豌豆,他们家的地要等县令大人来了才能收,是要被记录在册的。好在后天就快到了,能赶在中秋节前办完。
趁这两天,张叔他们带人去鱼塘里把好的荷叶摘了两大筐,莲藕带泥也挖了十几筐出来,没洗等到县城在清洗,鱼就等出发的头一天捉。这都是欣妍特意交代的,说可以保持新鲜。
这天早上县令带着师爷和几个衙役早早来到村里,村里人都是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都各自带着工具来到沈大海家的地里,只等一声令下就开动。
县令大人看了看地里面稻穗,拿起其他地里的稻穗比较,这边的更长一点,一数颗粒一根要多十多粒,眼睛放光,郑地有声的喊到:“开工。”
众人一听令下,齐齐开整,一片热闹非凡,这时沈大海和顾大山抬着一个大木桶过来,沈老头扛着用竹子编织的东西,顾大壮手里也提了个木头做的啥东西一起过来了。
大家很是疑惑这是干啥,费那么大的劲。沈大海让他们停止绑稻穗,腾出一块空地放好木桶,大家都有疑问但手上的动作没停,很快就收拾出来放好木桶,沈大海把顾大状手上的木头刚好卡在木桶里,木头中间是用长短不一南竹片嵌入进去的,就有不少空隙。再把沈老头的围席上的竹片插在木桶边缘,三面都给围住就只剩一边在外。
大家被这一幕吸引过来,把县令,师爷,沈大海他们围在中间,沈大海弯腰拿起旁边割下来的稻穗,举起又重重的拍打在竹片上,瞬间稻子就掉落下来,连续几下稻干上就没有稻子了,全部都落在木桶里。
大家看的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就怕看漏了一步。
“这个安逸,你们看这个脱粒的速度好快。”
“就是,有了这个不晓得要节约多少时间。”
“沈大海,你们的脑瓜子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东西,佩服,佩服。”
大家你一嘴他一嘴的,纷纷要上前试试,果真几下稻子就脱离了稻干,有围席遮挡没有一粒掉落。
县令心里乐的已经开花,挽起裤脚衣袖亲自动手起来,如果真是这样,他把这些记录报上去,这些丰功伟绩是在他的管辖范围,他回京城有望了。
两人一起配合你一下我一下的,木桶里就堆积了半桶,取出木制竹片把稻子装起来,不知道谁那么有眼力见把秤拿了过来,稻谷就在地里称重师爷记录。
这效率简直杠杠的,都说等沈大海用完了他们也借去用用,沈大海也不含糊直接答应着。
一天下来沈大海家的几亩地早早的收工,要是以前割稻子,脱稻粒最起码要好几天的忙碌,这样两三天时间就完全可嗮干入仓。
县令简直太兴奋了,今天算是来对了,沈大海家的地每亩产量要比上等田还要高,都已经达到了四百三十斤,比往年整整高出一百斤,这结果太让人兴奋了,晚饭都没有吃带着人回了县城,他要赶快把这方法呈上去,大量推广出去。
至少在他的管辖范围把上都能用上,连夜写了奏折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这奏折写的非常详细,各种数据的时间,结果都明显的标注出来,还有收割的图纸都画的很详细。还让衙门的人第二天天没亮把每村的里正叫来,他要马上推广出去,兴奋的一晚上没有睡觉。
这边沈大海和张氏也是没有想到,他们闺女给的图纸做出来的东西,那么好用还省力,可以节约好多人力和时间,他们家今年收成也增加了,一切都源于闺女。
村里不少人都跟着做了,也乐的不行,大家商量着用新的工具来收割稻谷,还说等秋收完也全部跟着种胡豆和豌豆。
大家知道沈大海家要去县城,后面也不要他们帮忙,让他们忙完自己家的快去团聚。沈大海也没有和他们客气,以后从其他地方补回来就好。
张叔去镇上租了几个马车,他们要运去县城的货不少,讲好来村里拉货的时间,他们就只管准备东西就好。顺便去看看写信定制的一批瓷器怎样了,结果很是满意,张泉表示定会提前一天送过去。
欣妍她想着既然是中秋节开张,中秋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试试能不能做些月饼出来,每桌免费送一份,还想吃就得出钱买。
欣妍画了一个简单的图纸,做月饼需要烤箱,这里没有只能做一个简单的烤炉,现在可以烤月饼,后面还可以做烤鸡,烤鸭,以后要做成她们家的招牌菜。
何叔拿着欣妍给的图纸,立马就行动起来,一个时辰后就已经砌好了,自己围着转了几圈怎么看怎么满意。
何叔在砌炉子的时候,欣妍和冬儿已经准备好月饼的所有东西,直接烤就行,小夏守着火火炉控制火候,就怕火大烤过头,月饼的香味传出来,从来没有闻过的香味。
味道越来越浓,越来越香,应该是好了没错,打开炉子香味更是扑鼻,用特制的绵布手套,端出取下手套不管烫手还是不烫,直接拿起来搬开鼻子嗅嗅了,“好香,好香。”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
“真是太好吃了,我要天天吃。”边吃边不忘感叹。
“天天吃不把你吃腻呀!”冬儿来打趣道。“来,尝尝我做的另外一种月饼,几种不同口味的,包你也会喜欢。”
小夏给欣妍,冬儿一人拿了一个烤的,再去吃蒸出来的月饼,“和烤的完全不一样口味,两种风味,不过都好吃,我给何叔和李叔都送点过去。”
送到就立马回来了,说要按小姐提供的信息多做几种口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