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子,”白展堂淡淡一笑,“不知还倒三杯吗?”
林风摇摇头。
“既然如此,那林公子可以直接认输了,不过你能跟我喝到现在也已经很厉害了,我在大夏国可是号称千杯不醉。”
“我摇头不是不喝的意思,而是我想直接倒五杯一起喝!”
众皆哗然。
“真的假的,五杯酒一起喝,这酒量也太吓人了吧!”
“……”
白展堂笑道:“你以为我是吓大的吗?”
“我并没有吓唬你,我只是觉得不过瘾而已,”林风说道:“如果白公子喝不了可以直接认输。”
“哼,我会认输?”白展堂眼中闪过一抹冷厉,“那我们就继续,五杯五杯地倒,只要没人认输就不喊停如何?”
“正合我意。”
百里曼雯高声道:“开始!”
男侍从再给双方放上了两个杯子,五个大角杯一放很让人眼晕。
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
大约又喝了十杯以后,白展堂的神色开始不自然起来,整个脸已经开始泛红,眼睛已经有些迷离。
他排出体外的酒已经远远赶不上喝进去的多,而且逼出酒也是需要内气的,他的内气也消耗了太多,整个人处于崩溃前的状态。
李元昊看出了端倪,低声道:“不要再喝了,反正我们第一轮稳拿第一,没必要跟这个人拼,以后的比试才是目的,你应该知道,他让元庆在大楚出了这么大的丑,我是不会放过他的,反正比试的场次还多着呢,届时我们找机会弄死他,为元庆和你找回面子。”
白展堂还保留了一分清醒,他高声道:“我喝的水太多,要出恭!”
百里曼雯说道:“如果出恭就视为退出。”
白展堂一摊手,“那也没办法,总不能被尿憋死吧。”
众人皆笑了起来。
林风淡淡说道:“恐怕不是下面出恭,是想上面出恭想吐吧,酒量不行就直说,输给我不丢人,我可是号称万杯不醉。”
“你……”
李元昊对着他摇摇头,白展堂冷哼道:“你给我等着!”说完他拂袖而去。
大楚助威团高呼林风的名字。
虽然得的分不高,但却是第一名,这足以让大楚人觉得脸上有光。
“下面公布第一场喝酒的比试,第一名林风,三分。第二名白展堂二分,第三名铁赫拉八分,第四名李元昊七分……”
“下面公布第一轮国家名次,第一名大夏国九分,第二名蒙国八分,第三名疆西国七分,第四名西斯国六分……第八名大大楚国三分……”
百里曼雯念读完国家和个人的名次后说道:“下面请在场的参赛人醒酒,一盏茶时间后立刻进行第二轮。”
不过一盏茶醒酒的时间太短了,很多人没醒过来,所以只有不到六十人准备参加第二场比试。
参加比试的很多人心下大喜,暗想幸亏刚才没喝那么多,不然怎么进行第二轮。
第一场的酒量比试确实影响了到了一些人,尤其是喝了一斤以上的人,一盏茶的时间确实太短。
不过,李元昊和白展堂好像都已经没事了。
李元昊和白展堂利用一盏茶的功夫已经排出了很多酒,现在都已经基本清醒了。
当然林风更没事,他心想既然拼了老命都拿不到第一,那就不如洒脱点,赢就赢得毫无争议,输也要输的虽败犹荣,一切都高调点,也算展示一下大楚国的雄风。
指望楚逸名真是不行了,这小子第一轮喝了半斤酒,现在已经静静地睡了。
看那样子估计能睡一上午。
所以一切都得靠自己了。
他对旁边的男侍从说道:“倒上酒。”
男侍从一愣,“林公子你还喝啊?”
“怎么?规定不让喝啊?”
“那倒没有……”
男侍从只得又给林风倒上了一杯。
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林风第一场竟然还没喝够啊!
难道真是万杯不醉?
李元昊和白展堂冷眼相看,俱都露出不屑之色、
白展堂低声道:“这家伙果然爱出风头。”
“哼,这才到哪,早晚让他在众人面前丢尽脸面。”
此时高台正座的千叶女帝,眼眸在林风那里滞留了片刻,对左边的千千说道:“这个林风果然不同于常人。”
千千笑道:“他可是诸国大比的第一名,肯定不是浪得虚名,只不过这次好像更高调了一些。”
摄政王淡淡说道:“哗众取宠而已,招亲大会可不是卖弄文骚的地方,各种能力都有出色才行,以后有他哭的时候。”
千千一撇小嘴,“那我们拭目以待。”
这时百里曼雯说道:“刚才大家既然品尝了美酒,就以美酒为诗题作诗一首,一盏茶时间为限!下面开始!”
林风心想自己穿越以来,有些诗词都是保留曲目,就等着大场面用上。
端王中秋赏月宴的时候用了三首。
这个招亲大会全天下精英汇集,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林风立刻挥毫脱墨,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
“时间到!下面按照出场顺序来念读自己的诗词,台上的文机阁的贵客为评判。”
按照出场顺序,第一个念读的是大乾国的宇文成,他朗声道: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篱茅舍。
“好诗!”
“……”
众人为之鼓掌赞叹。
文机阁的开言大师说道:“不错,此令开篇,即用一个简洁的鼎足对,指出意志犹如久经锤炼的钢铁,而富贵功名则宛若枕上蝶和酒中蛇,虚幻缥缈。后半部分直言隐居时困顿窘迫的生活:一幢破旧的竹篱茅舍屋外寒风刺骨,雪花飘飞;屋内残酒剩菜,寒气逼人。一边用剩酒残羹果腹,一边则只能在竹篱茅舍中,在如豆青灯之下苦读。宁愿清贫,不改其志,依然鄙薄世俗追求,自守高尚的人生节操。”
他忍不住问道:“传闻宇文皇子幼年曾经漂亮在外,不知有没有此事?”
于文成点头道:“是的开言大师。”
“难怪能写出这样励志的诗词,原来是有亲身经历啊。”
下一个是大乾国助阵之人宋业,他的诗词也赢得了满堂喝彩。
不过相对于于文成还是有差距的。
“……”
“下一位,大楚皇子李元昊。”
李元昊昂然而立,朗声念读道: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好!”
“好诗!”
“……”
在场众人掌声雷动。
开言大师说道:“似乎是志得意满的心境,但车马轻裘,锦衣玉食,换不来佳人一盼,正是富贵景象,凄凉心境,两相对比,自然引发词人无限伤感。此词冲破了一句之中“一声不许四用”的戒律,词中常出现四平声句和五平声句。如“消磨疏狂”,“犹逢韦郎”均为四平声,而起句“裁春衫寻芳”则是一个五平声句。
此词多用平声和拗句。全词一百零一字,平声字便占了六十四个。拗调平声使声音舒徐平缓,也直接影响到词的艺术风格。运用双声叠韵。这使词的节奏更为舒缓,声情更为低抑,充满凄音,适于抒发哀怨的悼亡之情。”
摄政王方怡喜笑颜开,“李元昊号称文武双全,果然不是盖的。”
“哼,林风在诗词歌赋方面从来就没有输过。”千千说道。
方怡淡淡说道:“我就不信他就没有失手的时候……”
“下一个,大楚国助阵之人林风。”
楚宏义先带头欢呼起来,“诗神!诗神!”
不得不说,楚宏义这个洒脱王爷确实能活跃现场气氛。
林风也不拿他写的诗稿,端着酒杯直接走到场中央,先一口干掉杯中酒,然后朗声道:君不见,青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好!”
林风只念读了这两句,便有人高声叫好。
林风的专属评判,文机阁的副阁主又说话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登高纵目,借以起兴。大楚的青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少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反向”的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高大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副阁主眼睛更加明亮,“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鼓掌赞叹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于是,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态度。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们咋舌,是何等的豪举。所以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此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的“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地劝酒。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副阁主感慨道:“富贵生活这“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此诗开始似乎只涉及人生感慨,而不染指庙堂色彩,饱含了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之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在此。
此诗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此篇乃千古名作,必能万代流传!”
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此诗震撼了,很多人站起来为林风鼓掌。
大楚助威团更是齐声呐喊。
李元昊和白展堂沉默了,这林风竟能做出此等没人性的诗词,看来传闻非虚,李元庆输得不冤枉。
千千对摄政王做了个鬼脸,“李元昊确实文韬武略,不过这文嘛,还是比林风差这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