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今科状元,沈恪思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
他骑着高头大马上,头戴红绸花,一意气风发的。
想到妹妹就在前面的莲香斋看着自己过去,沈恪思脸上倏地露出笑意。
他这一笑,整个人更是显得温润如玉,俊美非凡。
候在街边的的众人都看呆了,没想到今科状元居然如此年轻。
“状元郎笑了,他可真俊啊。”
“以往都是探花郎更俊一些,没想到今年的状元郎也这么好看。”
“今科状元是沈家二公子,样貌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沈家二公子?我就说看着他怎么有点眼熟,原来是小沈大人的哥哥。”
“也是,沈家人就没有长得不好看的。”
“沈家三公子今年也中了进士,这一次游街他也跟着,就在后面呢。”
“真的假的,那一会儿也要看看沈家三公子才行。”
“今年的探花郎也长得很俊美。”
“探花郎我知道,是广平侯府的小侯爷薛琮。”
“榜眼看着也挺儒雅的,就是年纪大了点。”
“榜眼不是京城人士,是蓟郡卫家大郎卫乾。他在老家已有妻儿。倒是状元和探花,如今还未说亲。”
队伍刚走出几步,就时不时有鲜花手帕朝沈恪思跟薛琮的方向扔来。
卫乾也收到了一些鲜花,但没另外两人多。
眼看着马上就要路过莲香斋,沈恪思抬头看向二楼窗口的位置,果然见到沈华筝探出头向他招手。
沈恪思满面笑容,向沈华筝挥手示意。
“奇怪,状元郎在往哪看呢?我怎么觉得他好像在对着谁笑??”
“我也看到了,好像是往莲香斋雅间的方向。该不会是有心上人了吧。”
“什么心上人,人家状元郎看的是自己亲妹妹——小沈大人。”
“对呀,刚才窗口那里可不就是小沈大人吗?”
“不提到小沈大人我都忘了,如今沈家还真是不得了啊。除了沈夫人之外,其余的要么已经是官身,要么马上就要踏入官场了。”
“沈家还真是厉害啊,三代四翰林,五进士。”
旁边的人听到这话,忍不住问道:“怎么是四……”
话说到一半,那人就顿住了。
其他人也都想了起来,已经去世的沈老太爷当初也是翰林出身。
沈恪思如今被点了状元,肯定也是要入翰林院的。
再加上沈昭年和沈恪庭,可不就是三代四翰林了嘛。
一门五进士,那是何等荣耀啊。
更别说三代四翰林了!!
队伍经过莲香斋的时候,突然从上面扔下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直接砸到沈恪思的衣袍上。
沈恪思早有准备,指尖轻轻夹住那朵海棠花,插在衣襟上。
沈华筝见自己扔下去的花被沈恪思稳稳接住,也笑得一脸灿烂。
还真别说,二哥戴上海棠花倒是挺好看的。
一会儿也给三哥一朵。
后面的薛琮看着这一幕,眸光微闪。
沈恪恒也昂着头坐在高大头马上,享受着这这一刻的喜庆和热闹。
他这一次得了二甲第六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不仅沈家和周家上下都很高兴,沈恪恒自己也对这个成绩很满意。
虽然比不得大哥二哥,但他好歹也是进士了。
前面就是莲香斋了,妹妹肯定在那里等着他呢。
别人送的什么东西都不打紧,要紧的是妹妹送的。
路过莲香斋的时候,沈恪恒也收到了沈华筝从楼上扔下来的海棠花。
他开心地把花插在头上,挺直了腰板,继续骑着马前行。
既然是妹妹送的鲜花,自然要插在最显眼的地方,让所有人都好好瞧一瞧。
南宫逸羡站在人群中,安静地看着从面前经过的队伍。
今日运气倒是不错,还能见识到大梁三鼎甲的风采。
南宫逸羡看着队伍渐渐走远,正想去美食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美食,就听到周围的议论声——
“听说一品楼刚推出的状元及第粥就是小沈大人在科考前为了她两个哥哥做的。”
“真的假的,那沈家两位郎君此番能够高中,岂不是跟那状元及第粥有关??”
“虽然听着有点邪乎,可我觉得有可能。沈恪思纵然有才华,可年纪还是轻了一些。按理说,他被点为探花的可能性很大,怎么就成了状元了呢?”
“说不定小沈大人本身就是有福之人,这道状元及第粥代表了她的祝福。凡是吃了这道粥的考生,应该都能够考得不错。”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我侄子也在国子监读书,他说薛琮每日都会跟沈家兄弟一起用午膳,沈家兄弟常常把沈家送来的膳食同他一起分享。说不定,薛琮当时也吃了那道状元及第粥。”
“那可不得了啊,吃了状元及第粥的人,出了一个状元,一个探花。家中若有人要科考的,这粥再贵,也得买来尝尝。”
“那我得带我儿子去一品楼尝尝那状元及第粥才行。”
\"我也得赶紧去一品楼预约一下,免得被人抢光了。“
”我家中倒是没人要科考,但也想去尝尝。说不定也能够沾沾福气呢。”
“你们去一品楼吧,我要去美食街。我听说因为沈家两位郎君都高中,美食街有一个区域里安排了免费赠送的吃食,只要上前对沈家道贺,就能够领一份。”
“那我也要去,不用花银子还能沾沾喜气。”
南宫逸羡听着周围人的对话,嘴角上扬。
状元及第粥吗??
听着就挺有意思的。
他看向秦迦:“走,去一品楼。”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