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琛见贾政仅仅六七板,便打的贾宝玉屁股上鲜血直流,便感觉已经差不多了,毕竟有贾母和王夫人在旁边看着,根本别想着重罚贾宝玉,索性就算了吧。
相信这一场打,至少也能让贾宝玉在床头躺上一两个月,届时府内之事就已经处理完了,到时再让贾政好好去管教去吧!
于是便开口向贾政规劝道:
“二叔,既然宝玉已经认错,这次惩戒也够了,近期府中还有诸多事情,到时还得宝玉出场,若是再打下去,到时宝玉可就下不了床了。”
闻言贾政也反应了过来,这移灵之日,贾宝玉还得在场,再打下去,恐到时候他也也难下地行走,随即贾政便放下了手中的大板,瞪了贾宝玉一眼,恨恨的开口道:
“宝玉,今日我就先放过你 了,若是下次你再做出这等荒唐之事,为父一定会把你的腿打断!”
贾宝玉闻言,被疼痛刺激的有些昏厥的大脑顿时反应过来,连忙嘶哑的喉咙回答道:
“是父亲,知错了……,孩儿知错了,下次不会了!”
闻言贾政便一拂衣袖,向着书房走去,不再去管哭的狼藉一片的贾宝玉。
见状贾母赶忙吩咐王夫人召来小厮,将贾宝玉扶回他的院中休息。
而后贾琛便对着贾母说道:
“祖母,我孙儿先回东府了,二叔他回来了,不知琏大哥他一人招呼的过来不,孙儿去分担一下,如此,就先行告退了。”
说罢,贾琛便带着亲兵离开了梦坡斋。
至于王夫人,贾琛都懒得理会。
宝玉出府寻酒作乐一事,虽然有贾琛的刻意隐瞒没有被太多人知晓,但事后他被打的鲜血淋漓的屁股,被小厮们从梦坡斋抬回去,却有不少下人丫鬟看到。
待到用了午膳之后,荣国公府内的各院主子,就知道了贾宝玉在梦坡斋被打的抬着回院的事。
随后薛宝钗、三春等姐妹,就陆续赶到了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前来探望。
“宝玉,你怎么样?”
贾宝玉一脸苍白的趴在软榻之上,看着面前薛宝钗的询问道:
“呜呜呜……,宝钗姐姐,我感觉我的双腿要废了,都没知觉了!”
闻言薛宝钗叹了一口气,能会有知觉吗?这宝玉大腿上的肉,听袭人说都快被打烂了,也不知道宝玉这回犯了什么大错,会被政二叔打这么狠。
没错 此时薛宝钗等人还以为贾宝玉身上的伤,全是被就贾政给教训的,毕竟贾宝玉是在梦坡斋被打的,梦坡斋向来都是贾政教训贾宝玉的地方,故而薛宝钗她们都以为贾宝玉身上的伤都是他闯祸了,贾政打的。
“好了,宝二哥,你就不要自己吓自己了,我听袭人说了,怕你伤口疼,特地从府医那里,求了一下麻痹的药材给你敷在了伤口上,要不这会你该疼的受不了了!”
探春看着一脸要死要活的贾宝玉,出口说道。
“哼!”
“宝二哥,必是你又闯了大祸,才被政二叔教训的这么狠!”
前两日与自家父亲一同来的史湘云,这两日留在了荣国府,见状对贾宝玉哼哼道。
闻言贾宝玉就是一阵恼火,开口恼怒道:
“才不是呢!父亲他就根本没怎么教训我,都是……!”
说到这里,贾宝玉顿时停下言语,他总不能说,他在府中正在办丧期间,跑出去饮酒作乐,到时宝钗姐姐和三春姐妹她们,还不责怪死他。
见贾宝玉突然哑口无言,几女便知贾宝玉理亏,但也不拆穿于他,只是岔开话题接着关心贾宝玉。
而贾宝玉则在一众姐妹的关心中 迷失了自我。
………………
贾琛在返回东府之后,便看到正在捶腰顿背的贾琏,而旁边陪着的,便是是旁支的贾芸、贾蔷等人。
“琏大哥,你回去休息一会儿吧,都这个点了,估计不会再有人前来吊唁了,你先回去吃下休息一会儿,待吃完饭之后,再过来吧!”
“贾芸你们也是,都熬了一夜了,先回去休息一会儿吧,我在这里看着。”
贾琛对着贾琏等人摆了摆手说道。
闻言贾琏虽然浑身酸痛,但也没有应下,开口说道:
“琛哥儿,别光说我们,你也熬了几日了,为兄留下,你回去休息一下吧。”
闻言贾琛摇了摇头:
“好了,不要争了,毕竟里面躺着的,是我的父亲,于情于理,我都该留下,你们就不要推辞了,先行回去休息一会儿吧,稍后我也会去偏厅坐一会儿。”
闻言贾琏也不再开口拒绝贾琛,然后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那好吧,琛哥儿,为兄就先回去休息一会儿,用完午膳之后,我就会前来。”
闻言贾琛点了点头,贾琏见状就转身离开了。
贾芸等人见此情况,与贾琛行了一礼后,也都纷纷退了出去。
随即贾琛看了一眼堂内的三口棺椁,然后就转身去了偏厅。
本来这身处东府,其中又以东府主子为主,照理来说贾蓉也应该在此守灵。
但未曾想前日贾琛前来送贾珍一程之时,将贾蓉吓个不轻,回道自己的院子就起了烧,这几人一直都在床榻上躺着,这才没有见他的身影。
正在贾琛坐在偏厅之中,守着堂中的三具棺椁之时,突然一声轻喊,将贾琛的心神给召了回来。
“琛二爷。”
“嗯?”
贾琛回首一看,却发现是秦可卿身边的丫鬟宝珠。
“二爷,大奶奶她从小厨房准备了些吃食,让奴婢送来给二爷吃暖暖身子,另外还搬来了铜炉和被褥,好让二爷您能休息片刻。”
本来要说这些事,应该是该尤氏去操心的,但由于贾珍刚死,尤氏又是继室,身份上不对等,只能让秦可卿代劳。
当然,若是贾蓉现在能支起事秦可卿也不必如此,毕竟一个是堂三叔,一个是侄媳妇儿,传出去,也不好听。
但奈何现在贾蓉还抱病在床,秦可卿只能硬着头皮给顶上去,不然偌大的宁国公府下来,连个管事的都没有,说出去可就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