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的话音落下后,黄得功再次开口道:“陛下,臣在吕宋还得到了一则消息!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三方夷人联合舰队于零丁洋覆灭后,总督汉斯?普特曼斯向欧罗巴荷兰国王求援,调派来一支极为强悍的舰队,已经抵达锡兰(斯里兰卡)根据我朝在南洋地区活动的密探发来消息,这支舰队很可能是来找麻烦的!”
朱由检听到这则消息后,眸子微微眯起。
“嗯,此事朕知道,不过眼下时机未到!
我朝现有的海军铁甲舰,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够,况且现在的南洋已经重复我大明掌控,荷兰人真想找麻烦,哪也得在南洋站住脚步才行!
眼下的情况主要还是以国内改革为主。”
朱由检说着,心情沉重起来。
他缓缓走到大堂门口,抬头看着远处的天空。
现在的大明朝在自己手中已经从深渊边缘迈出来了。
但并非到完全无虑的时候。
南边有夷人时刻想颠覆大明朝,还有那个颇为神秘的耶稣会到底在暗中作何谋划,这些自己知道的很少。
还有辽东的黄台吉正在拼命的消化朝鲜,而且在海洋东侧,还有一个狼子野心的倭国正在时刻准备着冲上来从大明身上撕下一块肉!
“传旨内阁,设置吕宋省,调南京吏部尚书南居益出任吕宋总督,并尽快调派可靠官员前往吕宋岛建立官署府衙;
另外给黄立极,李国普二人传信,动员大明北境受灾严重省份的百姓,逐渐向吕宋岛迁移。”
“方正化,给孙国桢传令,让他暂代吕宋总督,谢隆仪率第一,第二海军暂驻吕宋确保吕宋岛安稳过渡。”
“俞爱卿,你暂率第四海军以浙江为基地,暂时担负沿海安全。”
“陛下,若是担忧无擅长海战之将,臣斗胆推荐一人!”
俞咨皋看到皇帝脸上担忧之色,想起了孙国桢曾和自己说过的话。
“嗯?何人?”
“回陛下,广海卫总兵黄炳卿!此人曾在三方夷人舰队封锁零丁洋时,应胡应台总督之令,率部八艘战船对战夷人舰队,最终因寡不敌众战败;
此人臣暗中打探过,黄炳卿出身广海卫将门世家,自小就对水战极为痴迷,在零丁洋一战中虽战败,但其凭借八艘战船就和夷人打的有来有回,是我朝为数不多的水战良将。”
朱由检听着俞咨皋的话,脑海中对此人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其实这是正常的,华夏的史书浩如烟海,中国的人才如群星璀璨,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被史书记住。
“葛壮,此人暗卫可以资料?”
“回陛下,有,黄炳卿,肇庆恩平人,其祖上黄毅诚为永乐朝时成祖跟前的一个卫兵,跟随成祖立朝后,被派往恩平驻守,后广海卫组建,黄家世代子孙都在广海卫效力;
此人性子耿直沉闷,平日不善言语,但对下属和士兵赏罚分明,在天启朝时,广东海贼肆虐,朝廷无力平乱,黄炳卿卖掉祖田,重新打造战船,把废弛的广海卫水师拉起来,后在胡应台归职后,深受后者赏识。”
“嗯,既然如此,可令此人担任第五海军舰队总兵官。”
俞咨皋闻言后,起身道:“陛下,臣来时,已经把黄炳卿带来了,您要见见他吗?”
“可以,让他进来吧。”
没多久,一个精瘦的汉子极为干练的走来。
“臣广海卫总兵黄炳卿见过陛下!”
“黄将军请起,俞咨皋向朕举荐你,朕想听听你对海战的看法。”
黄炳卿起身后,直接开口道:“陛下,海战自永乐朝时,便是我大明擅长之优势,虽说这些年朝廷内外交困,无力发展水师,但只要陛下能完成对国内的改革整顿,朝廷上下恢复运转,财政进入良好循环,重复永乐,宣德时的大明水师舰队只是时间问题。
臣拿荷兰人举例,他们引以为傲的盖伦式战船,是在我朝的大型福船基础上改进而来,臣在俞将军麾下的舰队中看过朝廷新打造的铁甲舰,臣得到允许后,在舰上进行过深刻探查,如果未来我大明海军全部换装这种钢铁战舰,对上荷兰人的盖伦战舰,不论在怎么蠢笨的指挥官,都可以进行至少一对三的战斗!”
朱由检听完黄炳卿的话,瞬间有些发愣,他没想到一个广东沿海卫所的将军,不但对国内政事有深刻的理解,甚至对自己未来要发展的海军方向都能窥知一二!
黄炳卿偷偷看到皇帝盯着自己发愣,赶忙单膝跪地道:“陛下,臣性子直,若是有说错话,还请陛下责罚!”
朱由检摇头道:“黄将军,你说的没错!”
“传旨内阁,和天津,江南造船厂,新一批匠公宝舰海试结束后,组建第五海军舰队,黄炳卿担任总兵官!”
“陛下重托,臣绝不辱命!”黄炳卿听到后,直接谢恩。
他早就对朝廷铸造的新式战舰心中极为珍爱,现在得到皇帝任命,自然是万分激动,没有丝毫犹豫的接下差事。
“恭喜陛下在得一员海战大将!”秦良玉等人在一旁开口恭贺。
“陛下,孙大人在臣来时,说有一计策可帮助朝廷缓解缺粮问题。”
黄得功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份信笺。
方正化接过后,小心翼翼的拆开。
在得到皇帝准许后,低声念起来。
“南洋之地,气候炎热,各国虽小,但产粮极为可观,臣细思索后,有一拙略请进谏圣上;
把南洋二十余国分为三等,以粮食为锚定物;
第一等贩卖粮食最多者三国,可准许其国入我朝购买军火和各类商品,并向其国提供军事保护;
第二等贩粮国,准许其入我朝购买指定军火和各类商品,不提供军事保护;
第三等贩粮国,只准许购买我朝商品,不提供军火买卖和军事保护。
此策一可推进我朝新币向南洋诸国发行,二可以我朝先进的军火军械为饵,大量换取粮食,缓解北境缺粮之况,三可诱使南洋诸国陷入争斗,为陛下未来完全收复南洋诸国为我大明之地消耗其国力和有生力量,最后可把我大明军威在南洋筑起一道坚实的壁垒!”
朱由检听完后,心脏砰砰直跳。
“哈哈哈···好!好!好!孙爱卿此策甚得朕心!传旨内阁,把这个策略进行完善后,对南洋诸国施行!”
此时的朱由检心中直呼卧槽!
在后世的历史中,满清修的明史里面,大明朝末期的朝廷官员一个个都是蠢笨如猪,只知道贪污腐败之流。
然而在真实的情况里,大明朝的官员每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就说孙国桢,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出身,在天启初年任职山东,遭遇徐鸿儒叛乱,参与平叛有功,被调到福建任职,他和当时福建巡抚南居益拉起水师收复澎湖列岛,后在天启七年升任登莱巡抚。
一个进士出身的文官,投身军武,靠着军功一路走到至今,这岂是蠢笨之人?
就说孙国桢进献的计策,完全是利用南洋诸国的人性施行。
大明朝身为南洋宗主国,在之前对待这些小国一向都是平等的。
现在这则计谋打破了这一平等规则。
要想和大明朝搞好关系,就得向大明卖粮食,卖粮食换取新币后,因暂时无法在南洋流通,就促使他们只能用来购买大明的各类商品。
接着在通过大明朝的军事保护和先进的军火买卖促使他们产生竞争!
毕竟许多南洋诸国之间都有着极为复杂的敌对关系,若是不想灭国身死,就必须卖粮食,换钱,然后买军火。
而军事保护,就间接说明,大明朝对南洋诸国之间的争斗不再管了,你们爱怎么打都行,我还提供军火买卖支援!
这和后世的漂亮国的做法有着许多类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