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旺笑着说:“妈!没事儿的,今天不过是试一试罢了,明天我们可以多煮一些!
早上你先煮两锅,中午再煮两锅。我早些出门卖,大概一点这样就卖得差不多了,我回来再拉一趟去,这样就能赚到两倍的钱了。”
林妈妈心疼地说:“那你岂不是要在外头热一整天?这可不行,现在每天气温都有三十七八度,要是中暑了可怎么办。”
“没事的!我都是在树荫底下卖,没那么热,而且不是站着就是坐着,比前段时间去扛货要舒服多了。
重点是工钱是之前的好几倍呢!妈……我……我想赚钱,我想复读!”
林妈妈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自从前段时间大儿子预考失利,回来说和分数线离得很远,复读效果不大之后,就再也没说过这个话题了。
但是她知道儿子每天晚上都偷偷在房间里看书,十年苦读,怎么可能甘心放弃。
“妈知道了,好孩子,我们一起把生意做起来,到时候你回学校去复读,妈可以自己出去卖糖水,不耽误的,一定让你回学校去!”
“不用,妈,奶奶那边不能长时间没人照顾,你好好照顾家里,我去摆摊。
我都想好了,现在离下次开学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收入,也能赚到不少钱了。
回学校后,我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去人多的公园卖。苏渺说了,这个保温桶既能保冷又能保热,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就煮热的出去卖,照样能有生意。”
“小旺,我们能找到这个门路,多亏了你同学苏渺,一般人只有嫌自己赚得不够多的,哪有把赚钱的路子教给别人的,她真是好人啊。
我们要记得她的恩情,以后要是有什么用得上我们家的,你让她尽管开口。”
“好的,我晓得的。”
那边林旺卖糖水卖得风生水起,这边苏渺复习复得昏天黑地。
有时候累得狠了,在课间趴桌子睡一会儿,再睁眼时,那种迷糊的感觉和上一世备考时一模一样,甚至有种自己并没有重生,只是做了个长梦的感觉。
这种感觉真的不太美妙,于是苏渺给自己打气,让自己放松下来,平常心对待,晚上也不再熬夜看书了,脑子倒反更清醒了些。
一天一天的倒计时,离高考还有三天。
用脑多,饿的快,苏渺包里永远都不缺小零食,但是最近她觉得只有吃肉肉才能补充自己的能量,于是每天放学都跑得飞快,回家吃老爸做的“特供餐”。
大老远就看见父亲和林旺在店门口说话,苏渺赶紧跑过去。
看见女儿回来了,苏元正立马说道:“渺渺,你回来得刚好,林旺啊,也太客气了!
之前借了两个旧的保温桶给他,他竟然买了两个新的来还,你快跟他说,拿这两个新的回去用吧。”
苏渺低头看见门边两个崭新的保温桶,明白了过来,说道:“之前借你的保温桶是旧的,闲置的,你直接还回来就行了,这两个新的你拿回去摆摊吧。”
林旺笑道:“这怎么行,那两个保温桶我都用了一段时间了,哪还能还旧的过来。
还有那些小碗和勺子,我看着你们店里餐具是充足的,那干脆就卖给我吧,这十块钱你收着。”
说罢,把手里的十块钱塞进苏渺手里。
苏渺推回去,说:“那几个旧餐具哪里值十块钱呀!给个三四块就行了。”
林旺不接,转身就要跨上三轮车跑,嘴里说着:“要的要的,快收起来吧,我先回去了。”
苏渺在后面喊:“行行行,我收下了,你先别跑,我有话和你说。”
听到这话,林旺这才停下了动作。
苏渺让父亲先把保温桶收进去,然后问林旺:“这段时间生意怎么样?”
林旺笑得特别满足的说:“现在每天都卖四桶糖水,一天就能赚20块钱。
我妈也不做保姆了,本来想让她顾家就好,但是她担心我一定要跟着我去出摊,这样我就更轻松了,卖得也更快了。
每天10点钟出摊,下午三点就可以收摊了,空了时间可以去照顾我奶奶,苏渺,真是谢谢。”
“你已经谢过我好多回了,就不用再这么客气了。”
“要谢的,我们家都很感谢你,帮忙出谋划策,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我爸妈说,如果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一定要告诉我们。”
“好,以后有需要我一定找你,所以就别再说谢了。我又想到一个点子,你要不要听一听?”
“好呀?什么点子?”
林旺和之前的众人一样,现在对苏渺的“点子”都十分信服,连忙问道。
“你妈妈会包粽子不?”
林旺点点头,回答:“会的,粽子和糖水一起卖?”
“高考那天,每个考场门口肯定都有不少家长去蹲守。到时候你让阿姨包一些小粽子,再去找一些竹竿把粽子绑到顶上,竹子节节高,绑上粽子就是‘高粽(中)’,肯定会有很多家长愿意买!”
林旺听得目瞪口呆,结结巴巴的说:“还……还能这样?”
苏渺笃定的说:“当然可以,也不用做肉粽那么麻烦,就做那种小小条的凉棕,寓意到了就行,那天去了嘴甜一点,一定卖得火。
那些家长守在外头又热又急躁,冰糖水也不要断,多煮几锅。那么多个考场呢,这个卖得差不多了就去下一个,辛苦一点跑一天,绝对翻番的赚!”
林旺越听越觉得这个点子实在精妙,把考生和家长的心理抓得死死的,于是兴奋地说:“好!那天我就这样卖!苏渺那天你们是在哪个考场?是我们学校吗?”
苏渺摇了摇头:“不是,今年我们学校是文科考场,我们要去二中考,挺麻烦的,不过我爸骑车送我去,不算远也还好,明天我们就去看考场了。”
林旺了然的点点头,笑道:“好!那天我早早地就去二中,给你们都送‘高粽(中)’,祝你们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