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推太子乃是国朝大事,有关皇家正统,礼部尚书主导。礼部尚书乃六部堂官,九卿之一,一上来就是这等人物出台,可见今日局面如何紧张。
文帝点点头,对杨阁老道:“阁老,开始吧!”
御史大夫辰守义出列,指定十位御史监票,这等大事御史言官当然要一手参与。
杨阁老出列,他此时波澜不惊,不愧是老江湖。杨阁老道:“各位大人,今天票决是否延推太子,乃是国朝大事,凡有资格票决者,当以身作则,谨慎投票,开始吧!”
于是立即就有一太监拿着一个银色托盘,托盘之中盛有宣纸和毛笔,放在了东南角落的一张桌子上。
杨阁老作为当朝首辅,在大夏国文官为尊的氛围下,身份还在王爷之上,理所当然第一个票决。
杨阁老拿起毛笔,在宣纸上画好标记,圆圈表示赞同,差号表示不同意。然后拿起宣纸折好,送到了御案之上。
有票决权的大学士、御史大夫、九卿、侍郎、王公侯伯纷纷上前写好选票,然后送到御案之上。
等到重臣们写好票,御史大夫来到御案之前请旨,“陛下,请下旨票决!”
文帝点点头,“开始吧!”
数名御史上前行文帝行礼,然后还是唱票,旁边四名御史监督,御史大夫陈守义瞪着他那浑浊而又凌厉的双眼,亲自监票!
“同意1票!”
御史打开一张选票,开始唱票!
“同意两票!”“
同意三票!”
现场的人身体各异,大部分文官脸色轻松,感觉理所当然,杨阁老也松了一口气!
而定国公赵辰脸色平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而不少勋贵则是脸色紧张!
“不同意1票!”
御史大夫继续唱票,这些人当中好些勋贵,有不同意的也属理所当然!
“不同意2票!”
“不同意3票!”
“不同意4票!”
“哗!”
大殿之中不少人脸色微变,开始响起一阵微微议论声。尤其是文官之中,更是感到不可思议!
众人又看了看杨阁老和定国公赵辰,两个人脸上皆是波澜不惊,看不出心里有什么变化。杨阁老是老油子,但定国公赵辰如此年轻,竟然就有这种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的心胸,众人也不由得暗自敬佩!
“同意4票!”
“同意5票!”
“同意6票!”
“同意8票!”
大殿之中又开始议论起来,赞同的票数开始大幅度领先,文官们立即就有说有笑起来,看起来还是杨阁老在朝中势力有碾压优势。
“不同意4票!”
“不同意5票!”
……
随着唱票不断地接近尾声,大殿之内的群臣开始真正紧张起来,一个个紧盯着御史们唱票。那一张张票,很可能决定大夏国的命运,以及他们的前途,他们这几天可都是站了队的!
“同意10票!”
唱票官员总共20人,同意和不同意的票数交错上升。随着御史的声音落下,只剩下了这最后一票,大殿之内顿时一片寂静,针声可闻!
所有的人都紧张的嗓子冒烟,口干舌燥,眼睛死死的盯着唱票现场!
“不同意10票!”
随着最后一张票数的唱完,10对10,打成了平手!
大殿之内如诡异一般的短暂平静,随即就是一阵喧哗之声!
“哗!”
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种结果,双方竟然达成了平手,这怎么可能?那些文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按照道理杨阁老应该占尽优势啊!
勋贵这一边则是面露喜色,他们不是反对设立东宫,选出太子,他们只是反对杨家操控太子推选而已。杨阁老所做的他们就坚决反对!
朝廷之中也有部分官员脸上露出喜色,他们是朝廷之上反对杨阁老的一小部分人,没有想到会有这种结果,反对杨阁老的票数竟然占据了一半之数,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杨阁老为首的人一脸黑线,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意料到的,这其中一定出现了叛徒,杨家送出100多万两银子的时候,这些人可都是答应的好好的,怎么一转身就变卦呢,这不是拿了好处不办事吗?
不办事不要紧,还投了反对票,这就很可恶了!
侍郎杨彦舟出列道:“不可能,陛下,臣请再次唱票!”
很多文官也纷纷跟着起哄,“臣请陛下允许再次唱票!”
杨阁老看了看那些票决之人,一个个脸色没有什么变化,这些人当中到底是谁背叛了自己?最大的悬疑就是几位王爷,然后就是六部的几位堂官,再就是刘政和。
对于再次唱票,杨阁老不抱有任何希望,这么多御史在场,还能出什么错?
御史们一听这些人竟然质疑自己,一个个脸色不好。文官们一看这才住嘴,得罪御史和言官,这不是找死吗?
文帝看了看御史大夫陈守义,陈守义面无表情地道:“无妨,请陛下下旨就是!”
文帝点点头,道:“再次验票!”
此次又邀请了刑部、大理寺卿、礼部参与,确保万无一失!
很快结果就出来了,10票对10 票!
大殿之中一阵默然,这对文官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本来朝廷被杨阁老经营的铁板一块,看起来万无一失的事情,竟然出现了这种结果,这怎能不让他们心惊,朝堂之上竟然还有如此多的人反对杨阁老!
而武勋和少部分反对杨阁老的官员则是神色激动,他们只感觉自己形单影孤,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志同道合之人,尤其是这些人都是朝廷的重臣,这就让他们顿时信心大增,今天就是输了这一局,对他们也是一种希望!
10票对10票,一旦的事情都交由内阁票决,最后杨阁老一锤定音!
但这是票决延推太子,不属于一般的政事,要么暂时搁置,要么由天子定夺!
对于这种结果,杨阁老也不敢请旨定夺,一旦文帝不同意,则对自己的威信打击就是雪上加霜。
杨阁老不发话,文官们也不敢发声,他们此时已经揣摩不到杨阁老的心思!
反对延推之人更不会发声,他们巴不得此事暂时搁置!
文帝看到是这种结果,也不知道一时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外面的传旨太监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大声道:“陛下,八百里加急边关奏折!”
朝堂之上立即就安静下来,此时边关告急文书,十有八九就是西北拓跋和北方狼国犯边,哪一年不要发生一二次!
然而,此时的杨阁老脸色竟然开始变化,露出了一种诡异的笑容!
“呈上来!”
太监把加急文书呈上来,然后在众多大臣的视线中撤除火蜡,打开文书递给了文帝!
文帝拿过来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双手开始有点发抖!
良久,他把告急文书递给了杨阁老!
杨阁老一看大喜,立储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