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决定票决设立东宫太子,立即就在京城官场卷起一阵旋风, 废太子已死,夺嫡有三方: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不过人们习惯性地把四皇子忽略,很快四皇子就发表声明,放弃夺嫡!
而东宫之位只能在二皇子、三皇子之间选定。
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票决同意设立东宫太子,依杨阁老和杨贵妃的权势,东宫之位非三皇子莫属!
杨府,杨阁老神色严肃,他倒是没有想到文帝来这么一出。是否设立东宫,上一次被太上皇否决,这一次延推,太上皇和定国候肯定又会反对,这就是政治正确,敌人即使是对的,作为对手肯定要反对,不战而降,是一件很伤士气的事情!
杨阁老粗略估算了一下,大学士自己有把握的只有3票,自己,吴东和刘政和。皇室四个王爷,二对二。六部尚书自己有把握的占了五个,在京的一个国公、四个侯爷,自己有把握的只有一个,这样看来自己还略占优势,但却不能麻痹大意!
杨阁老拨出了一百万两银子,由三皇子亲自上门送礼拉票,一个人10万两。
三皇子连夜行动,两天之内走完了11个府邸,得到了他们的保证!
京城中,大学士们正在处理政事,但六部之中早就议论纷纷,谁还有心事做事!现在到了站队的时候,重臣们要站队,而一般的侍郎,小六卿同意要尽早表态,占尽先机!
政治斗争,墙头草很难得有好下场!
针对票决和立储,各种势力正在集结,谁都想要为自己谋得一个先机!
十月二十一日,秋风萧瑟,京城已经有了寒意。京城西门,接到通知的定国公赵辰率领一万铁骑进入京城。
紧接着,牛天机、韩师道也各自率领五千兵马京城,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明眼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定国公等军头肯定是有备而来。
街面上兵马缓缓而行,一时间也是黄土飞扬。两万兵马驻扎在城西演练场,九城兵马司的人立即就紧张起来。
赵辰、牛天机、韩师道等人安顿好军马,带领府兵护卫回府。赵辰撒下数百神龙卫,紧盯京城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够得到消息!
赵辰率领一千特战府兵回到了定国公府!
对于是否回京参加票决,逍遥山庄意见分歧!老管家等人持反对意见,虽然现在和杨阁老的对峙已经缓解,但京城已经被杨家控制,此去京城甚是危险!
家将们也持反对意见,但诸葛长风道:“少主,依我看来还是得回去一趟才是。虽然说如今朝廷被杨阁老控制,此去京师也难有所作为,东宫之位十有八九被三皇子夺取,但我们必须回去摆明态度,我们绝不会怕他们。”
赵辰道:“这有何区别?”
诸葛长风道:“朝廷之上还有不少忧国忧民的官员,比如御史大夫陈守义,大学士周敬亭,马奇等人,勋贵们更是期待我们回京,少主正好合一借助此次延推,让杨阁老看看少主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
赵辰点点头,这次回去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如果不回去,就会让他们小瞧了自己,勋贵那里也不好交代。如今勋贵的日子很难过,不少勋贵有了另外的打算也不为奇!
诸葛长风又道:“这次回去,我们要宣扬我们反对的是杨阁老,而不是陛下和三皇子!”
赵辰点头道:“不错,如果我们不回去的话,杨家必定造谣我们有反叛之心,此次回京正好打破他们的谎言!”
老管家不无担忧地道:“京城现在十分凶险,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少主还是不要冒险为好!”
赵辰豪气道:“此次必定回去,我定国公赵辰明知山有虎便上虎山行!”
赵辰的胆略立即就感染了熊大勇、强叔和家将们,真正的英雄,哪里会怕这些!
谭武道:“少主放心,以我们的力量,即使他们想要拦截,逃出京城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强叔道:“国公爷,我们也不能大意,可带一万兵马回京,谅他们也不能把我们奈何!”
众人纷纷点头,有了一万精兵,杨阁老也不敢轻举妄动!
十月二十一的清晨,寒意袭人。赵辰身穿国公服前往皇城,在宫门口验了牙牌,赵辰与大臣们进入宫城中。
时隔一月,赵辰重返朝堂,感到陌生而又兴奋。
一同进宫的官员们看到赵辰也是大感惊讶,他们没有想到定国候赵辰还真的敢来上朝,或者说敢回京城。如今京城被杨阁老控制,回到京城真的需要胆略和勇气,谁知道杨阁老会不会来一个瓮中之鳖!
文官们虽然与赵辰不是同一路人,但还是纷纷上来打招呼,毕竟赵辰是朝廷的一等国公,身份显赫!
文帝难得出席今日的朝会,足见此次朝会的重要。所有人都明白,今天有一场大戏要上演。
赵辰进入大殿的时候,立即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没有人站出来说什么,杨阁老看了一眼赵辰,然后点了点头。
现在的赵辰不是一年前的赵辰,他已经是大夏国的二个国公之一,而另外一个老国公年事已高,不能上朝!
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今天基本上全部到齐,票决是否延推太子,谁敢不来?
殿中,昨晚夜宿在杨贵妃处的文帝又宠幸了李师师一次,这一次当然又让文帝乐此不疲,但却也显得十分疲倦!
进殿升座,百官行礼参拜,各归各位。殿中瞬间安静下来。
殿中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大戏马上开演。
文帝看了看下面的臣子,黑压压地站满了大殿, 最前面,是皇室忠义亲王、睿亲王四位王爷,他, 地位显贵,独成一列!紧接着是内阁五位大学士,杨阁老站在首位领班。后面则是六部堂官,侍郎紧随其后。中间是四十八位御史,御史大夫辰守义领衔!这些人是科道言官、职业喷子,遇人就咬,谁也不敢轻视。
西侧,则是勋贵在列,年轻的定国公赵辰领衔,牛天机、韩师道、李非等人在后。
后面则是翰林方阵,翰林官位虽然不高,但是确是天子近侍,储相人选,享受特别优待。
这时,礼部尚书刘文礼率先从班列中走出来,奏道:“陛下,大夏国不能一日没有储君,请下旨票决吧!”
众官员一听心中一紧,夺嫡终于肉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