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府上发生的事情在京城发酵,这里面的阴谋大家都明白了,只不过涉及朝廷首辅和杨贵妃,大家都心照不宣,只能在皇室、勋贵和官员府上小范围内交流一番。
对于定国老夫人把秦侍郎女儿带回定国侯府的事情,秦侍郎虽然达到了目的,但这些天勋贵、官员们看他的眼神总是怪怪的。为了上讨的杨阁老的欢心,竟然用女儿做诱饵来对付定国小侯爷,让勋贵们满是鄙视。
而那些文官虽然也大多数是杨阁老的人,但对于秦安这种卖女求荣的事情,也是做不出来的。毕竟是读书人,虽然可以阴险,但绝对不能无耻!
秦府保持了三天沉默,第四天派人去了定国公府,探问定国公老夫人到底是怎样一个章程,总不能就这样把自己的女儿带走了,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定国老夫人叫丫鬟传了几句话出来,“如果秦府不想丢人的话,就赶紧回去,秦卿姑娘现在就是定国公府的人了,不便于见他们这种卖女求荣的人,等到那一天秦府想清楚了,与杨阁老和杨贵妃划清界限,再来与女儿相认!”
看着定国公府门口二十个神色冰冷的府兵,秦府的管家吓得腿都软了,赶紧回去禀报。秦侍郎也很无奈,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十日后,大夏国朝会。
赵辰作为定国侯,这是作为武将第一次参加朝会,一切都感到新鲜的很!
赵辰之所以参加朝会,是得到了上皇的旨意。作为大臣,迟早是要参与朝廷大事的,不能以年纪小不上朝,只有经历了朝廷的斗争,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文帝之所以参加朝会,是因为五月份有一件大事情,大夏国的四大邻国全部要派使者前来京师朝贡,这种涉及国家脸面的大事,文帝就是十分不情愿也没有办法,也必须出面进行接待!
江南的大楚国、西南的土司国、西北的拓跋王国、北方的狼国、岛国的倭人都要前来朝贡,这么大的阵仗,使团接待自然成为了朝堂上的大事。
大楚国、土司国、拓跋王国、狼国、倭人的使团已经被鸿胪寺接引,正在教授其礼仪,觐见大夏国的皇帝,可不能随随便便,那礼仪是一套一套的。
此时的鸿胪寺卿李世博正在逐一上报五大使团的情况,主要是汇报前来朝见的使团主要人员,以及他们所带的礼单。
赵辰的舅舅李世博出仕,担任鸿胪寺卿,这是朝廷平衡的结果。三皇子上次受到了惩罚,但其老师等都没有受到惩罚,内阁不得不给二皇子的老师一个官职干干。
本来按照李世博的学问和能力,应该可以搞个侍郎当当,但杨阁老哪里愿意,给了这个官职不低,但处于权力边缘的冷门官职!
使团人员决定了大夏国接见的重视程度,如果是皇子、重臣前来,文帝就需要很快接见,甚至进行宴请,然后大夏国的重臣接见;如果是一般的人员,文帝接见之后,就可以走程序,由鸿胪寺好好招待就是!
这次来的人规格很高,好像是约好了似的,西南土司的王子阿图罗、大楚国的权臣龙阳君、拓跋部落的王子拓跋雄、狼国王子阿古朵、倭人王子纷纷前来大夏国,所以大夏国京城上下都引起了轰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个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四家带来的礼物一家比一家丰厚,估计每家都在三五十万两银子以上,这才是让文帝和杨阁老最烦恼的地方。
按照大夏国优待他国的习惯,还礼都是双倍以上的价格进行,这四家需要三四百万两银子的财务,让户部很是吃不消。因为这个时候还是五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夏国的国库早就一两银子都没有了,官员们的俸禄都还欠账呢,拿什么去送礼呢!
文帝刚开始听到这些国家都派出了王子、重臣前来,心中还甚是高兴,他虽然已经不理朝政,但面子还是要的。
等他听到需要三四百万两银子还礼的时候,不禁有些担心。他知道这两年大夏国到了三月份以后,国库里面就空虚了,拿不出几个银子来!
可是按照常理来说,受礼必有回赐,而且必须加倍回礼,这是明面上的规矩,多少年来形成了传统,礼仪必须到位,大楚国还好一点,它不是大夏国的附属国,而西南土司、拓跋部落、狼国、岛国名义上都是大夏国的属国,礼仪必须做到。
朝廷上的大臣们一听,纷纷皱眉,这几个国家这次带的献礼未免太多,比往次都多出了好几倍呢,这是什么意思。
这笔钱是必须要花的,这是大夏国的脸面,也是安抚周边小国的手段!
文帝问杨阁老,“阁老,现在户部可有现银?”
杨阁老出列道:“上个月户部尚书就来内阁汇报,除了还剩下100万两赈灾款,今年的税收已经用完了,就是几十万两估计也挤不出来了。”
去年太子曾经抄了数十位大臣的家里,抄出上千万两银子,但是这些银子又被杨阁老还给了各府上,不仅如此,朝廷还赔了他们数百万两,大头都被杨府拿走了,国库哪里还有银子?
当然,国库挤出几十万两不难,但要400万两几无可能!
文帝问旁边的太监,内库还有多少银子?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用到自己的内帑!
旁边的太监低声道:“陛下,内库也没有银子了,只剩下五万两现银,其它的就是一些珠宝物件了!”
文帝一听就是一愣,他最近痴迷于修道,根本就没有过问银子的事情,他也知道修道需要的银子如流水,大部分都要出自内库,一部分由杨阁老赞助,可哪里想到就这么一点银子,做一场法事都要一万两银子呢!
文帝皱眉道:“怎么就剩下这么一点银子?”
管事太监脸色不安道:“圣上,最近开支有点大了!”
文帝再不管国事,但也不是一个傻子,他不耐烦地道:“堂堂大夏国,竟然到了如此地步,连属国的礼物都买不起,我要你们何用?”
想到此处,文帝忍不住朝杨阁老看去,他现在已经形成了惯性,知道杨阁老有钱,他一定有办法。
杨阁老低垂着眉,他现在也没有办法,太子兵变杨家损失惨重,他的嫡系更是家破人亡,虽然被抢走的银子拿回来了一部分,但还是有一部分不见了,据说是太上皇当时派重甲兵控制了皇宫,搜走了几个库房的银子。文帝和杨阁老也没有办法,当时太上皇控制了京城的大部分兵马,就是自己重新上位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何况这些银子。
再加上府邸很多地方被乱兵破坏烧毁,花了数百万银子重修和装饰,杨家钱也不多了,他也不想出钱了,而那些嫡系也没有钱了,他们还等着夏收之后好好地搜刮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