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古韵四方”庄园里一片静谧,仿佛时间都在这里停滞了。
偌大的庄园里,除了几座老式房屋和地面石板上堆积的落叶,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人影。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更增添了几分冷清和孤寂。
朱老爷子站在庄园中央,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叹道:“都怪我们家这两兄弟啊,一点经营之道都不懂!”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庄园里回荡,显得有些落寞。
一旁的陈玉珍笑着安慰道:“姻伯,您别这么说。我看您家这庄园挺好的呀,这么大的地方,至少得有十亩地吧?”
朱老爷子点了点头,无奈地说:“估计差不多吧,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干活的人没几个啊!”
陈玉珍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朱大哥他们俩兄弟可以下地劳作嘛,您还担心什么呢?”
就在这时,朱家老二朱振邦突然插话道:“你是陈小姐吧?你一个城里的大家闺秀,整天深居简出的,哪里知道我们乡下人的酸甜苦辣啊!”
朱振华见状,脸色一沉,厉声道:“二弟,不得胡言乱语!”
然而,朱振邦并没有住口,反而继续说道:“我说错了吗?我们家的事情,她一个大小姐管得着吗?”
吴敬诚一听,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他狠狠地瞪了朱振邦一眼,然后没好气地说道:“哦?你就是朱家的老二啊?我来就想跟你们家老爷商量,正在这里处理家务事呢,你不好好的在旁边待着,居然跑过来对客人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你觉得恰当吗?”
朱振邦见状,不仅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嚣张地回应道:“哼!我大哥说了,只要找到你,就能把钱要回来。可谁能想到,都过去三四个月了,你连一句准话都没有!”
吴敬诚强压着心头的怒火,解释道:“没有回话并不代表就没希望啊,至少人家也没有直接拒绝嘛!”
然而,朱振邦却对他的话嗤之以鼻,一脸不屑地反驳道:“我看啊,你就别抱什么希望了,想要把钱要回来,难咯!”
听到这话,吴大姐终于忍无可忍,她怒气冲冲地指着朱振邦的鼻子骂道:“朱老二,你别给脸不要脸啊!我们家敬诚兄弟什么时候欠过你的钱了?能不能把钱要回来,那还得看我的面子呢!”
朱振邦却根本不把吴大姐放在眼里,他冷笑着说道:“哟呵,大嫂,你就吹吧!就凭你,能有多大面子啊?”
吴大姐被气得浑身发抖,她怒不可遏地吼道:“朱老二,我告诉你吧,就凭你的为人,敬诚兄弟根本就不会理睬你!”
朱振邦一脸轻蔑地哼了一声,毫不掩饰地说道:“哼,不帮忙,不办事,我就看不起!”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屑和傲慢。
吴大姐闻言,顿时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地反驳道:“朱老二,你算哪根葱啊?我兄弟可是滨江城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她的声音高亢而尖锐,显然被朱振邦的态度激怒了。
吴敬诚见状,连忙站起身来,试图平息这场争吵。他语气和缓地说道:“大姐,算了吧,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今天特意来到‘古韵四方’庄园,就是为了给大姐和大姐夫一个交代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沉稳和理智。
吴大姐稍稍冷静了一些,但仍然心有不甘地说:“敬诚,那些钱能要回来一点是一点,要是要不回来,我也不会埋怨你的。”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朱老爷子见势不妙,赶紧插话道:“吴少爷,你千万别生气啊!我们家二小子不懂事,乱说话,晚上我一定罚他跪祠堂!”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歉意。
吴敬诚微微一笑,淡淡地说:“处罚一下是有必要的,不然他会越来越目中无人,甚至目无王法。”他的话语虽然温和,但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不容置疑的态度。
朱老爷子感慨地说道:“吴少爷所言极是啊!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朱振邦,确实是被我们从小宠溺过度,才会养成这样的性子。”他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了摇头。
吴敬诚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朱老爷子的心情。他说:“朱家的家务事,我这个外人自然是不好插手的。不过,既然是我大姐和大姐夫交代给我的事情,我必定会全力以赴,尽力去办好。”
吴大姐听了弟弟的话,喜笑颜开地说道:“我就说嘛,弟弟你肯定能办成这件事的。要不然,你怎么会亲自前来拜访呢?”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弟弟的信任和赞赏。
吴敬诚呵呵一笑,回应道:“还是亲姐姐最了解我啊!”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谦逊。
接着,吴敬诚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叠银票。他将盒子递给吴大姐,笑着说道:“这里面就是三千块银票,大姐你清点一下吧。”
吴大姐满心欢喜地接过盒子,仔细地数起了银票。她数得非常认真,生怕数错一张。数完之后,她满意地笑了笑,然后将银票递给一旁的朱振华,说道:“就是三千块,一文不少。”
朱老爷子见状,急忙快步走过来,满脸感激地对吴敬诚说道:“少爷啊,你可真是我们家的大贵人啊!若不是你出手相助,我们家还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呢。”说完,他深深地向吴敬诚行了一个礼,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就在这时,朱老爷子满脸笑容地开口说道:“老婆子,还有吴大姐,你们赶紧去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吧,咱们可得好好地招待一下少爷他们啊!”
吴大姐闻言,也是喜笑颜开地应道:“爹,我知道啦!”
一时间,朱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仿佛过年一般热闹。
没过多久,朱振华手里拿着十张银票,快步走到吴敬诚面前,说道:“兄弟啊,这是一千块银票,一来是还你的钱,二来也是感谢你帮我们把钱要回来。”
吴敬诚见状,连忙摆手道:“大姐夫,你这可就见外了,我答应你的事情,多一文钱我都不会要的。”
朱振华见状,赶忙劝道:“收下吧,这可是我们一家人的一点心意啊。”
吴敬诚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那好吧,不过我只能收下四百五十块银票,这是你们当初给我写的借条。”
说罢,吴敬诚把借条还给朱振华,从朱振华手中接过五张银票五百块,又从怀里拿出五十块银票递了回去。
朱老爷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不禁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少爷啊,真没想到你如今都当上这么大的官了,还能如此大仁大义,真是难得啊!”
吴敬诚听了,微微一笑,回答道:“姻伯,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做事一向尽心尽力,在我看来,亲情、友情和爱情,远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要重要得多。”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中式窗户洒在餐桌上,照得桌上的饭菜显得格外诱人。
吴大姐她们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这些菜都是地道的乡下家常菜,虽然没有山珍海味那般奢华,但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佳肴满桌,醇酒飘香,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幸福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里。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食物,一边畅谈着彼此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笑声和愉快的气氛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和舒适。
吴敬诚和陈玉珍也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他们品尝着吴大姐自己酿造的瓢梨酒,感受着那独特的口感。
瓢梨酒,这是一种以新鲜梨为原料酿造的果酒,它承载着梨的自然风味,更融入了酿造者的匠心与智慧。每一口酒都散发着清爽甘甜的味道,酒液中融入了梨的芳香与果香,入口柔和,回味悠长,让人陶醉其中。
酒足饭饱之后,吴敬诚起身准备离开“古韵四方”庄园。就在他即将踏出门口的时候,吴大姐热情地走过来,手中提着几只自家养的土鸡,两大筐瓢梨,还有六坛子瓢梨酒。这些都是吴大姐的一片心意,她希望吴敬诚能够带回这些美味的食物,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
吴敬诚对吴大姐的慷慨馈赠表示由衷的感谢,他接过这些礼物,心中充满了感动。这些礼物不仅是食物,更是吴大姐对他的关爱和祝福,带着这份温暖,踏上了回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