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9年十二月中旬。
月初,诸葛亮在给陇右方面安排好防务之后,便和姜维一同回到了成都向刘禅述职,当然其实蜀国的政务诸葛亮述不述职都无所谓,诸葛亮一年回来述职一次,这也是是对刘禅的尊重。
此外,毕竟益州本地的许多士族也对诸葛亮北伐的方针不太支持,在上次北伐前,便在暗地里有许多反对的声音,不过由于诸葛亮是托孤大臣,这些反对的声音不敢在明面上出现。
而诸葛亮长期不在益州,他只留下了蒋琬,费祎,董允几人(其实按历史上来说郭攸之也应该在,不过郭攸之则是被高凡忽悠到了军中,现在在给王平当参军)。
因此从一方面来看,诸葛亮回来也是为了了解朝廷的情况,安抚后方,毕竟现在陇右大军的粮草还要靠着益州和汉中两地供应,因此诸葛亮也得时常回来了解朝廷大军政局。
而在这一年,三国之间倒是没有爆发大的战事。
在魏国,自打上一年石亭之战曹休的十万魏军被吴国伏击后,魏国在淮南的军队便进入了防守状态。在西北,陇右四郡的丢失导致魏国在关中囤积了大量的兵力。
魏国朝堂上也有人向曹叡提出反攻陇右的方案,可当曹叡想到张合五万大军攻击高凡五千人马驻守的街亭都拿不下时,顿时对反攻陇右没了信心,倒不是说他没兵,可是五万人马展不开的话和五千人马区别也不大。
而之前曹真提出趁蜀军攻伐金城武威时进攻陇右,曹叡才同意让曹真试试,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
于是曹叡在司马懿,陈群为首的一众大臣建议下,开始在关中和淮南大规模经营屯田,准备防止蜀国和吴国的进犯,毕竟魏国只是丢了凉州而已,凉州地广人稀,和中原根本无法相比,对曹魏来说也不过是少了一个战马的来源。
而这年四月,孙权于武昌称帝,孙权称帝后,自然要开始忙国内的政务,新生的吴国也一时间没有余力进攻魏国。
不过称帝时魏蜀两国的态度,果然也如陆逊所料。曹叡特地选了两百匹上好的战马遣使送往吴国,其实如果给过去曹操和曹丕时代,魏国不要说送战马,可能现在十几万大军已经饮马长江边准备杀过江南了。
最不济,也应该派十几万人去淮南吓吓孙权吧,哪像现在一样窝囊的,好好的大魏吴王竟然和自己汉室正统禅让的皇帝平级(虽然说这个“禅让”也不出于自愿)。
不过曹叡是个清醒人,他已经有一种感觉,就是如果关中守不住怎么办。虽然魏国少说也有至少四五十万兵马可用,可他是皇帝啊,他得考虑这些问题,如果将来蜀军拿下关中,到那时如果向孙权许诺南北分治,也许才能遏制蜀国的兵锋。
而孙权见到魏国使者,自然是高兴的收下了二百匹战马,毕竟江东可是没多少战马,这些马正好拿来充实自己的卫队。
而诸葛亮在得知孙权称帝的消息后,自然是派出邓芝与孙权商议,而邓芝在之前便多次与吴国外交,邓芝向孙权传达了诸葛亮的想法,便是蜀国不加以干涉。
而在孙权称帝时,蜀国派出尚书令陈震正式前往东吴朝贺,并且定下了将来灭亡魏国后两方在长江以北的势力范围,到那时以函谷关为界,以东归吴国,以西归蜀国。
不过这个方案是邓芝之前在吴国和孙权商定的,当时有意思的一件事便是孙权和邓芝商定好后,孙权问了邓芝一句话:
“若是江山太平之后,你我两国分治东西,这不是一件美事嘛。”
邓芝则是回复孙权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到魏国灭亡那时,自然是做君主的广布仁德,做臣子的竭尽所能,做将军的枕戈待旦,到那时才是战争的开始啊。”
孙权听了,只是哈哈大笑,给邓芝给了丰厚的赏赐。
这年最大的战事反而都是由蜀国发起,在南方,蜀国派出高凡南征,其实高凡在邛都的战事,只是蜀国这次南方战事的一个小部分而已,高凡的战斗意义更大是在于震慑了其他的蛮族。
在邛都战事结束后,张嶷,傅佥便和高凡分兵,二人分别带兵去协助牂牁太守马忠和永昌太守吕凯二人执行对蛮族进行册封,清查人口土地和剿抚并用的策略。
在西北,诸葛亮便委派姜维,马岱二人一同进攻金城,武威二郡,扩大第一次北伐的战果。在金城武威之战后,蜀国拿下凉州全境,经略西域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说,留给曹叡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诸葛亮在这一年则是非常的忙碌,在这一年,他虽然没有操心战事,但却时刻关注着广魏,上邽,街亭三个地方防御工事的修建,这三个地方与魏国相接壤,魏国随时可以威胁蜀国拿下的陇右。
不光如此,粮草的问题也让诸葛亮发愁,凉州的地其实不少,但凉州的水热条件和人口实在不能像益州天府之国那样保证粮食的供应,而粮草从益州调到汉中,再从汉中调到凉州,这路途中的损耗也是大到诸葛亮无法想象。
而在这个没有化肥的年代,诸葛亮也只得组织士兵,战俘参与屯田,为了粮食的问题,诸葛亮甚至派过细作前往魏国假扮客商购买粮食,但这些做法也只是勉强为姜维筹措了西征的粮草。
因此,诸葛亮这次回到成都,有一方面也是考虑找办法来解决陇右人口稀缺,耕地利用不足的问题。
毕竟,他在陇右的这一年,根据他的了解如果陇右的地力完全利用,至少可以解决七成的粮草供应。
不过如果将来要进攻关中和魏军作战,恐怕陇右当地只能供应十几万大军不到六成的后勤,也就是说,到那时,还是得从益州调粮。
而这个问题,也是让诸葛亮头疼。诸葛亮这次回来,也是打算提出一个迁民入陇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