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走远了,李白停止了舞剑,走到我面前,有五六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上前来,纷纷问“这位壮士是不是李白啊?”,“您是不是李白啊?”,“您是李白吗?”……
那些中老年看客,和几个小孩都散去了,这几位二十岁左右的白衣青年,依然执着地询问李白是不是李白。
李白说:“李白有什么好追捧的?你们这几位年轻人读书好的就考取功名,读书差一些的就去加入其他行业。我年轻时自以为李白了不起,而现在觉得李白就是擅长写诗而已。好了,祝你们读书愉快,愿你们从书中明白人生的哲理。你们人生中的贵人,或许踏破铁鞋无觅处,也或许就在你们身边,愿谦虚尊礼的你们,会有好运气。”
一个身体偏瘦的年轻人失望地说:“原来你不是李白啊。”
一个体型肥胖的书生说:“先生尊姓大名啊?”
李白说:“我要和我朋友离开了,临别前我告诉你们,我叫李十二。”
我们面前一个白白净净的一米六五左右的秀气书生,眨巴着可爱的大眼睛,红唇微微蠕动着小声说:“噢,您叫李十二,李十二,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李白说:“几位小兄弟,再见吧。人生何处无知己?天涯处处有友人。今日君遇李十二,明日应收狂放心。”
李白对我说:“咱们走吧,你若没有其他事,就陪我骑马去终南山吧,我在那里有暂住的地方。”
我说:“我去解开马,我们先离开东市再说吧。”
我们从六个年轻人身边走过,往东走向拴马的墙边了。六个年轻人没有再跟过来。走到拴马的地方,我发现我的栗红色马旁边的一匹白马还在。
李白说:“这匹白马是我的,那匹栗红色马是你的吗?”
我说:“是啊。”
李白问:“大哥你叫什么名字?在长安做什么啊?”
“我叫文游唐,是忠王府的一名护卫,正准备回沂州老家探亲呢,不过不用急,忠王说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呢。”
“去沂州,要经过东都啊,要不然我们现在就往东都赶吧,我本来也是打算今天去东都的。刚才我以为你在长安城不去外地,所以才邀请你去终南山我暂住的住处聊天。”
“终南山有客栈吗?”
“终南山上没有客栈,山北麓有玉真公主的一处别馆。我去年夏天来长安谒见燕公,并与他的次子张垍成为朋友,在张垍家住了几天,不想再继续打扰他,就去玉真公主别馆暂住了。玉真公主在王屋山灵都观修仙。金仙公主在长安城内的道观内,我去拜见她,经过她同意后,我就搬到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住了。”
“噢,原来如此啊,你去年在那里住得挺舒适吧,别馆就是别墅啊,应该环境不错吧?”
“唉,别提了。整个别墅就我一个人住,有的房间都结了蜘蛛网,厨房里的案板都发霉了。饿了我就采一些野菜煮了吃,去年秋天那段时间整天下大雨,泥石流把道路都堵塞了,我都没有办法钓鱼吃。幸好邻居家的大婶时常接济我几个馒头吃。那段时间我是靠酒消愁啊,从安陆来到长安求官不容易啊。”
我没想到,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竟然也有如此落魄的时刻,我转移话题说:“咱们走吧,既然玉真公主别馆生活条件不好,咱就去东都,我找一个客栈咱们住下,喝酒吃几道菜,品茗聊天。今天您舞剑赚的钱,我都放在贴近胸的衣襟口袋里了,吃菜喝酒若是不够,我再补上。”
“老文,我今年比去年宽裕,在洛阳城小住几日不成问题,等你离开东都回老家后,我再去嵩山元丹丘的山居住,我和元丹丘是很要好的朋友。”
我与李白一边聊着天,解开马,各人牵着自己的马出了东市的北门。
我一边走着问李白:“太白先生,你去年夏天离开了玉真公主别馆,一路游历去了嵩山找元丹丘了,为何近日又来长安呢?”
“我是来拜会李垍的,一年不见他了,过来和他聊聊天。”
我不再问什么了,因为我已经猜到,太白先生又来拜会李垍,大概是想让李垍向皇上引荐自己。现在的官场形势,与去年比,并没有发生变化,另外我觉得,李垍大概率不会向皇上引荐李白。虽然李垍是驸马,但是李隆基不同于之前的唐朝皇帝,他根本不会在用人方面听取皇亲国戚的意见。
我们牵着马,快到朱雀门南面的时候,骑上了马,向南穿过马路,进入了南北方向的朱雀大道。李白在前,我在后,我们用马鞭打了一下马屁股,在宽阔的朱雀大道上,开始快速往南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