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天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结。
“在前两次进攻集庆失败之后,我叔回到太平继续养精蓄锐。
次年张士诚集结大军向江南进攻,元廷被迫将兵力移往江南防守。
我叔察觉到了机会,于是征集兵力第三次攻打集庆。
这次的进攻十分顺利,一举将城外的三万多元军打败。
元军将领陈野先的儿子陈兆先带头降了我叔。
我叔起初也是怀疑陈兆先的诚意,最终用了计策收服了这支降军。
集庆城中的敌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惶惶不可终日,不出十天便败给我叔。
我叔攻下集庆之后将其改名为应天,并将治所从太平搬到了应天。
小明王韩林儿听说此事之后也封我叔为江南行省平章政事,总督一切军政要务。
从这时开始,我叔算是彻底成了气候。”
赵匡胤半开玩笑的说道:“朱元璋,你这门庭改换的够快的啊。
之前还在郭子兴麾下当兵,现在又成小明王的大臣了?”
朱元璋不在意的耸耸肩道:“本来咱就是隶属小明王麾下的。
当年咱岳父也是小明王麾下义军的首领啊。
这怎么能叫改换门庭呢?”
赵匡胤哈哈大笑。
任小天则是继续说道:“接下来的两三年的时间里,我叔派兵四处攻城略地。
很快便占据了皖、苏两地的许多地盘。
他牢记谋士朱升给提提出的三条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安心的发展内部实力,以备顺势而起。
当然,这期间其他的势力也都没有闲着。
韩宋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刘福通发动三路北伐,兵锋直指大都。
虽然后来因为兵力分散和后勤不足的缘故失败了。
但仍旧一度夺回宋朝故都汴梁,且极大的打击了元廷的有生力量。
两湖地区的徐寿辉也派遣明玉珍攻入蜀地,巴蜀两地尽被其所占。
徐寿辉的另一部将倪文俊试图篡位自立,却被徐寿辉察觉。
事败后倪文俊逃到自己部下陈友谅那里,不想却被陈友谅所杀,部众也皆被其吞并。
陈友谅借势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开始不断向外扩张。
野心越来越大的他开始不满足于屈居徐寿辉之下。
他先是带兵挟持了徐寿辉,自号为汉王。
并于次年杀死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大汉,也称陈汉。
川蜀的明玉珍不耻于陈友谅的做法,与其断绝了联系。
不久后明玉珍也称帝建国成立了大夏。”
听到陈友谅的名字,朱元璋的脸上难得浮现出了一抹凝重。
不得不说,陈友谅绝对算得上他称霸天下途中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
王莽崩溃道:“怎么汉朝都灭了那么多年了,还有人会重建大汉啊?
咱就是说,这个陈友谅你也不姓刘啊,怎么就非逮着汉的国号用呢?”
这话一出引起哄堂大笑。
看来王莽真是被大汉皇帝们给折腾出心理阴影来了。
刘邦抹去笑出的眼泪道:“没办法,谁让我的大汉这么得民心呢。
说实话,这个陈友谅会选择大汉作为国号我也是没想到的。”
任小天也笑道:“大汉的国号在中原王朝中是最为正统的。
苦于元朝暴政的百姓们心里也希望有个新的大汉来拯救他们。
所以陈友谅一方面是宣告自己是正统王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争取民意民心。”
王莽抱头道:“这一切快点结束吧,我真是有些受不了了。”
任小天笑完之后正色道:“这会各方势力基本洗牌完毕,元末群雄割据的态势已现。
其实我叔所处的位置还是比较尴尬的,等于是被人给包围起来了。
他北面是刘福通、韩林儿所统领的韩宋。
可名义上我叔是他们的麾下,所以对他没什么威胁。
但是抛去韩宋之外,我叔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
东南则是方国珍、正南是陈友定。
用一句强敌环伺来形容也不为过。”
朱元璋嗤笑道:“强敌环伺?怕是还不到这个程度。
就小天你说的这些人里,也就一个陈友谅算是个人物。
其他的不过尔尔。”
任小天揶揄道:“叔您也是成功了之后才这么说的。
但是那会的你可不一定是这个想法啊。”
朱元璋听罢挠了挠头,任小天说的好像也确实有道理。
“不过您说的也对,这些人里方国珍、张士诚在义军和元廷中摇摆不定,陈友定则是只想占地为王。
也确实只有陈友谅和您一样是对天下有巨大野心的人。
当时您武有淮西二十四将、胡大海、廖氏兄弟等,文有李善长、宋濂、刘基、叶琛、章溢等。
麾下更是有十万能征善战的将士,随时都能出征攻城略地。
可这会陈友谅先动手了,他率先出兵应天打了我叔一个措手不及。
但很快我叔就冷静下来了,设下诈降和伏兵之计将陈友谅打的大败,只能领兵退去。
双方自此之后互有攻防。
直到次年我叔整备兵力一举攻克安庆,随后又拿下了陈友谅的老巢江州。
陈友谅不得已只能逃往武昌。
我叔本欲一鼓作气将陈友谅拿下,不想这时北方却传来了大动静。”
刘询正听的入神,连忙问道:“什么大动静?”
“之前我不是说韩宋三路北伐嘛。
收复汴梁取得了一些战果之后便有些后继无力了。
义军内部也开始出现内讧的情况。
这会元廷也缓过劲来了,妥懽帖睦尔下旨让名将察罕帖木儿领军南征。
一路把义军赶到了汴梁城下,随后汴梁城破,刘福通护着韩林儿逃往了安丰。
到了安丰之后还没消停几天,之前已经投降元廷的张士诚在元廷的命令下开始攻打安丰。
刘福通只能向我叔发出了求援的消息。
我叔只能调转兵锋,亲自率大军赶到安丰大败张士诚大将吕珍。
将刘福通和韩林儿救出之后送到滁州安顿了下来。
不过就在我叔援救韩林儿的途中,陈友谅趁机发兵六十万围攻洪都(今南昌)。
洪都的是赣地通往东方的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这时大部分将领都随军去往了安丰,余者谁都不敢站出来主动迎接陈友谅的大军。
这会我叔的亲侄子朱文正临危受命,率人在洪都抵挡陈友谅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