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特鸣谢书友zlq菲雷斯 的2张月票!)
朱慈煃微笑道:“好!有袁侍郎加入本王麾下,本王统一天下大业更进一步,江西百姓亦能早日摆脱苛捐杂税之压迫,安居乐业。
只是现今本王尚未平定江南,而第二、第三兵团皆在主持河南与陕西新政推行。
袁侍郎若此时来归,必为弘光派兵攻击,本王却一时缓不出手来顾及江西之事。
这样吧,本王即刻传令六部做好接收江西的准备。待本王击破建奴多铎部,占领应天府,袁侍郎届时立即宣布效忠本王,可也。”
袁继咸听朱慈煃考虑的如此周详,大喜道:“臣遵旨。恭祝吉王爷马到功成,入主应天府!”
袁继咸行礼退出了主舱外,坐小船回到了楼船上,往九江码头开去。
朱慈煃一声令下,“洞庭湖舰队”百艘三级战舰一同启航,继续沿长江向应天府驶去。
禁军副都督唐斩行礼道:“王爷,您刚才对袁侍郎说的,现在若江西来归,担心弘光派军攻伐,应该是指得福建的郑芝龙吧?”
朱慈煃点了点头。
赵正说道:“王爷算无遗策,这郑芝龙确实可虑。
自崇祯十三年“金门海战”,我吉藩水师彻底全歼郑芝龙舰队之后,郑氏昔日横行东南海域的海上势力消亡。
郑芝龙与日本的海贸也因失去海上霸权而中断。
郑氏转而攻略福建各地,侵占各地田地,霸占各城市肆,以获取财力维持其陆上二十万大军。”
这些年朱慈煃的水师大都督黄蜚,遵朱慈煃之令,将水师舰队的三千艘一至三级战舰分为了六支舰队,巡航于中国沿海。
清剿海盗,保护通航安全的同时,严查各国走私船只。
朱慈煃道:“袁继咸虽是忠臣,军事却非他所长,且江西也只有6万余州府军,非郑芝龙的对手。
据“佳音系统”的情报,这几年郑芝龙在福建建了几个火器厂,以重金从尼德兰人处买来了三十磅火炮的铸造技术,大量生产火炮。
看来,我军未来收复福建时,必与郑芝龙有一战。”
朱慈煃说完,心中想到:“这几年我精力都放在了击败流寇和建奴之上。
未来统一全国后,将面对西洋海洋列强,看来到时要在科技上下些功夫。否则火器上的领先将很快被他国超越。”
舰队自九江出发,在江西境内的长江上通行无阻。航行了七天后,于四月九日接近了南直隶的芜湖境内,距离百里左右。
午时全舰队用午饭后,朱慈煃聚众将于“长沙号”主舱中议事。
朱慈煃对汤新启道:“汤万户,前方芜湖为弘光所派遣的“江北四镇”之一的黄得功部。
你向大家讲讲现今的最新情报。”
此次一兵团出征陕西,汤新启作为一兵团的夜不收千户,屡立战功,已升为了万户。
此次朱慈煃统大军攻略江南,汤新启率三千夜不收随军出征。
汤新启行礼道:
“高杰被河南总兵许定国袭杀后,高杰一家人和他的将士还留在扬州,黄得功想率军袭击他们。朝廷赶忙派遣卢九德去指示他停止报复,黄得功于是移驻庐州。
今年三月二十七日,弘光君臣得知王爷亲统大军沿长江东下后,恐惧万分,派靖南侯黄得功率十五万军士赴芜湖的荻港驻防,其军中有宝船和铳船计五百余艘。”
朱慈煃笑道:“弘光所谓的“江北四镇”皆军阀,互相间攻伐不休,先是高杰于“土桥之役”偷袭黄得功,现又有黄得功想袭击吞并高杰军。
弘光虽有六十万大军,何用也?
黄得功的战船皆宝船、铳船之流,非我军“洞庭湖舰队”对手。
汤万户,满清那边是什么情况了?”
汤新启道:“回王爷,多铎率十万八旗兵向南直趋泗州、扬州,于四月二日清军至泗州,弘光朝泗州总兵率部南逃,清军遂在这天晚上渡过淮河。
在我军东下、清军南下的紧急情况下,弘光朝都师史可法惊惶失措,胸中漫无主见。
一部分弘光军队驻于高邮,史可法一天之内三次发出令箭,上午令邳宿屯田道应廷吉“督一应军器钱粮至浦口会剿”以应对我东来大军;中午令“诸军不必赴泗,速回扬州听调”;下午又令“盱眙告急,邳宿道可督诸军至天长接应”。应廷吉对诸将说:“阁部方寸乱矣,岂有千里之程,如许之饷,而一日三调者乎!”
泗州至扬州之地本有弘光守军六万人,闻清军已过淮河,惊慌失措而不敢战。
盱眙守军率先于四月三日投降满清多铎。
史可法本人在四月二日赶赴天长,檄调诸军援盱眙,忽然得到报告盱眙守军已经投降满清,他名为督师,却对部队几乎完全失去控制,“一日一夜冒雨拖泥,奔至扬州。”
四月七日,清军进至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次日兵临城下。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刘良佐和原高杰两藩的将领却在这几天里不战而降。
四月五日高杰部提督李本深率领总兵杨承祖等向清豫亲王多铎投降,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四月七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带领部下兵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于四月九日参加攻取扬州之战。
扬州城里只有总兵刘肇基部和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兵力相当薄弱。
由于扬州城墙高峻,满清多铎军的“火炮营”被我军孙都督摧毁后,从沿途清军中征用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到,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胤文,遭到严词拒绝。
四月六日,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部下兵马四千入城,两人的意思却是劫持史可法,以扬州城投降满清。
史可法毅然说道:“此吾死所也,公等何为,如欲富贵,请各自便。”
李栖凤、高歧凤见无机可乘,于四月七日率领所部并勾结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们出城投降恐生内变为理由,听之任之,不加禁止。
当满清军初抵城下时,总兵刘肇基建议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却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
目前史可法孤军守扬州,而多铎待红夷大炮至,两军在扬州城前相持中。”
朱慈煃笑道:“史可法忠则忠矣,却是迂腐不知兵之文人!
我军距扬州已一日可达,乘多铎尚不知我军行踪,明日晚间必要赶到扬州,趁夜围歼建奴多铎部!
至于长江上的弘光防御战船,一路击退开路,我军直赴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