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倘若那宁仙灵单纯只是如此的话,那倒也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可不想就在她在当初离家之际,竟然还擅自潜入家族禁地,盗走了那至关重要鲁班秘法,而这却也是我宁家万万不能接受的,如今这么多年下来,我宁家也用尽了千方百计想要将鲁班秘法重新夺回,可奈何南派宁家的势力却越来越大,我等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做大做强,却无能为力,如此实属令我等宁家后辈汗颜无地。
倘若只是如此,那倒是还不会令我宁家如坐针毡,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大约五十五年前,我宁家却遭遇了一次史上最大的危机。
当时的周国朝廷正在大肆清扫各处的地方势力,而我宁家作为工匠世家,自然也是首当其冲的,被逼无奈之下,我宁家只能暗中依附于虎神域旗下,才得以化险为夷,顺利渡过生存危机。
唉~只可惜此举当时看起来虽妙,可却是后患无穷啊。并且当时的此举却也并非没有代价的,而虎神域的要求就是我宁家必须交出神龙双尖枪以做交换。
当时我宁家正值生死存亡之秋,无奈之下,也只得选择断臂求生,忍痛割爱的将神龙双尖枪让出,并且此举也一直都是我宁家的奇耻大辱,而追回鲁班秘法和神龙双尖枪自然也是我宁家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追求目标。
只不过这么如今这么多年下来,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却是距离宝物越来越遥远,而那虎神域和南派宁家的实力也早已远远的将我们甩在身后,我等望其项背亦不足也,哪还有实力从他们手中夺回家族传承至宝呢。
正因如此,所以在下的请求就是希望王爷能够助我宁家夺回两样传家至宝,而我宁家作为报答,则是永远臣服于王爷旗下,为王爷效犬马之劳,永不反悔”!
听对方讲述完整故事后,他对于这宁家的历史才算是大致了解了一些,尽管如此,可对于其中几点还不是特别清楚。
“既然你们宁家已经存在且传承了上千年之久,并且总部又处于周国境内。至于本王嘛,说白了不过是海滨国内一个小小的王爷而已。说老实话,本王实在想不通你为何要来归附于我,而你又如何能够确定本王一定会助你达成心愿呢?毕竟周国跟虎神域的实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也都是不容小觑的,哪怕是那冰雪国,却也不是任由本王能够轻易征服的。
咱们暂且放下他们的实力不提,哪怕本王真的有能力征服这些人,那又为何要为了你们小小一个宁家而得罪这些巨头势力呢?你能给予本王什么?亦或者能为我海滨国带来什么?本王可不做那亏本买卖,毕竟打仗可是要死人的,而我海滨国将士的生命也是弥足珍贵的”。
而对方倒是也不犹豫,依旧一脸坦然的朗声道“不瞒王爷所说,早在多年前,我宁家就在准备寻找出路了,只可惜这么多年下来,却从未碰上真正能够依附的人或者势力。
而上次文才兄给在下送来那些地龙鳞片委托在下打造盔甲之际,同时也给在下送来了一封密信,那信上是文才兄委托圣师给王爷卜算的结果。根据五谷先生卜算结果来看,王爷乃是龙祖降世,享五福星之庇,受三吉星笼罩,命中带金龙,身侧绕辉光,飞黄腾达自然顺理成章,将来也必成就不朽之千秋伟业。
而我等对于王爷往昔功绩过往自然也非常仰慕认同。尽管王爷此时还未彻底崛起,可将来也必定一飞冲天,所以在下愿意相信五谷先生的卜算,赌上这一次,助王爷一鸣惊人的同时,也助我宁家走出困境,辉煌万世”。
而对方的话却也让他更为疑惑,不自觉的向着旁边文才看去。
紧接着,就见文才抱歉拱手道“还请王爷见谅,昔日属下曾与家师休书一封,为求王爷气运之走向,而家师经过卜算之后,最终却得出一句话。天运之子,非世人可算也。偶有挫折,终将功盖千秋。天下之势,尽归一人之手,龙腾虎跃,匍于足尖望酉。属下未经王爷允许,擅自问询此事,属实罪过,还望王爷恕罪”。
而他自己却是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完全无所谓,反正他自己也不太相信这算卦算命之说。至于文才有此举动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若自己是一位没能耐,没前途的人,那文才自然要早早的为将来做打算,给自己留退路的,这乃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过错。
之后,又听宁破天继续说道“而我宁家能给王爷带来的利益,也绝对是王爷想象不到的。咱们就说这最基本的武器铸造这一块吧,若是在下估算不错的话,当今凭借海滨国全国之力,每月的武器装备产量应该在二十万套之间,而海滨国军队消耗型武器大约月产在三十万左右吧”?
听闻对方推测,却也让他心中暗自点头,虽然这些事并非什么机密,只要有心之人都能够推算出个大概来,可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精准不差的推算出具体数据的,毕竟一个国家的武器产量数据是不会主动向外公布的,而一个国家的最大武器生产力也是绝不允许泄露的秘密。
对于宁破天的精准预算,他自然不会认为是自己海滨国的军事机密被泄露了,这同样也说明了对方确实十分精通此类事情,毕竟对方竟然能够将那些消耗类型的武也估算的分毫不差,比如像是箭矢,弩矢,火罐等等之类的武器,而海滨国如今的月产量也确实在三十万左右。
说老实话,全国制作此类武器的详细数据在海滨国内知道实情的最多不超过五个人,因为大多数人可能知道某一处工坊的产量,但却无法估计全国总共有多少工坊,并且有哪些工坊是全力开工的,有哪些是停产减产的。
而每处工坊的生产力也是并不相同的,比如说有些大型工坊生产箭矢,那就有专门的制箭身竹坯部门,有铸箭头部门,还有成品制作部门,矫正部门,检测部门等等,同样的,还有一些小型工坊的功能性就比较单一了,有可能只制作箭头,或者箭身,亦或者负责组合,并且在铸造工坊内还分为大中小锻造炉,根据大小不同,生产力也不相同。与此同时,还有原材料的供应方面,这都有可能影响实际产能。
至于那些武器装备,例如刀枪剑戟,和士兵穿着的皮甲,此外还包括一些行军用品的产量,海滨国的产能也确实在二十万套左右,尽管产能及其低下,可这却是全国上百家大型工坊再加上数百家中小型工坊全力生产的结果,毕竟这几年海滨国几乎是在天天打仗,所以国内的武器工坊必须全力开工来供应前线将士的军需保证。
尽管如此,海滨国的军需也早已捉襟见肘,生产力跟消耗水平完全不成正比,如今也要时常向他国和其他地方势力购买武器装备来补充军用,若是单纯依靠自身的生产力的话,那是绝计扛不住这数百万大军不断消耗的,也幸好这几年打仗总能收获巨额的财产,如此才能让海滨国有充盈的国库来支付庞大的战争支出。
就像之前的车国战役,经过后续书记官统计。武器装备大约消耗了四百多万套,箭矢弩矢大约消耗七百多万支。而对于这些必要消耗,就连他自己都没什么好办法,毕竟这都是无可避免的,就拿一把新铸造出来的钢刀来说吧,大约劈砍个七十来次,那刀刃就已经完全卷了,虽然依旧可以使用,可杀伤效果却要大打折扣。
而在一般情况下,卷刃或者平尖的武器就必须得替换下来,重新运回后方,回炉重造才可以再次使用。至于那些弩矢箭矢的消耗则更是巨大,一般情况下,每名弓箭手都会随身携带三十到四十支箭矢,而强弩兵则随身携带二十支弩矢,至于战后的回收率却只有不到四成,搞得他自己也时常为此纳闷,难道那些射出去的箭矢都被敌人给吃了不成?
而之前他想要尽力改革武器装备制作工艺的原因就是想要让这些武器的耐久度更高,更耐用,这样也可以减小武器装备的损耗率。当然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省钱,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说好听点,省出来的钱可以改善民生,改善国情,让百姓生活条件更高,更好。其实说白了,多省点钱自己就可以把家里房子盖的更大一些,多找几个老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