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这经历了春生、夏长、秋熟,惯看秋月春花,历经盛夏凉风的桃子,不论是口感还是沉淀的糖分,不得甩其他桃子八条街啊。
越想越觉得这桃子无人问津实属不该,花酿想着要让更多人发现它们的美妙,于是躬着身、弯着腰,拎着篮子,细细地从桃树上挑出一个个自然成熟的老秋桃摘了下来。
因为没人管理,树上结的桃子并不多,又被山里的鸟雀吃了不少,两棵树摘完,也才勉强摘了一筐多,三人在附近又找了一圈,找着另一棵,那棵上的桃子更少,但全部加起来也差不多够了。
三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山路遥远,到家的时候,天都已经黑透了,花酿进门的时候,看见刘小磊已经将饭都热好了,此时踩着小板凳趴在灶台前,右手拿着大大的锅铲正在锅中搅,眼看着菜都快炒好了。
“小磊,炒什么菜呢?”
“妈妈,我在炒茄子呢,马上就能吃饭了。”
“真棒,需要妈妈帮忙吗?”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
“行,那你炒吧,妈妈先去把猪喂了。”
“好。”
干完活回来家里有人做好饭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花酿喂猪回来,一家人就开始吃饭了,刘小磊炒了两个菜,虽然茄子里酱油放多了一点咸了些,南瓜汤里盐味淡了些,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吃完饭,天色也不早了,桃子和山楂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处理好的,一家人干脆早早洗漱好上床休息了,养足精神准备明日再战。
桃子的处理方式和梨子基本一致,处理起来很快,但是山楂处理起来就很麻烦了。
山楂果小小一个,每一个都需要去核,这年头也没有什么专用的山楂去核工具,要把核完整的去掉之后还要让山楂果保持比较完整的状态,这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好不容易将山楂核去完了,花酿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因为山楂果果味的特殊性,在果肉和糖的配比上,花酿有些拿不准,只能先拿三瓶做一个实验。
这三瓶里,第一瓶是按照桃子和梨子的比例放的白糖,第二瓶是在第一瓶的基础上加了五十克左右的白糖,第三瓶一开始是在第二瓶的基础上加了三十克左右的白糖,但担心掩盖不了山楂的酸,所以花酿又补了二十克。
等三瓶山楂罐头凉下来,花酿分别尝了一下,第一瓶的配比明显是不行的,过于酸了;第二瓶味道比第一瓶好很多,但按照这个年代人们的口味来看,还是偏酸了,达不到那种酸酸甜甜的口感;第三瓶因为糖放多了,口感变得有点甜腻,达不到解腻开胃的效果。
花酿又调整了一下果子和白糖的配比,在第二瓶的基础上加三十克左右的白糖应该是最好的,这个比例恰到好处,可以将山楂的酸和糖水的甜恰当的融合,配比出酸甜适口的味道。
在蒸煮的火候上,山楂罐头和桃子罐头、梨子罐头也有一定的区别,煮制的时间不足,做出来的罐头山楂还是非常的酸,糖水又是非常的甜;煮制的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山楂融化不成形,没有卖相。
花酿重复试验了好几次,才最终找到了最合适的火候和时间,最后做出来的山楂罐头也不负众望,无论从卖相上还是最终口味上都还是非常理想的,山楂和糖充分的融合,味道酸酸甜甜的,包含着最天然的果香。
在中秋节前五天,经过一家人的不断努力,三百多个水果罐头终于全部做好了,就等着两天之后去集市上售卖了。
中秋节必然少不了要吃月饼,据花酿所知,集市上的月饼也不便宜,一斤普通的月饼就得一块四毛多,味道还不咋地,饼皮很硬,里面的馅料也很硬,吃起来既没有口感也没有味道,所以今年花酿准备自己做。
这年头的月饼种类没有那么丰富,集市上一般也就有些什么水果月饼、五仁月饼、枣泥月饼、豆沙月饼之类的,花酿准备做一个咸味的鲜肉月饼,再做一个甜味的枣泥月饼。
枣泥月饼最重要的就是枣泥,将干红枣清洗干净,在温水里浸泡一会,浸泡后把洗干净的红枣捞出,放入蒸笼中大火蒸上三十分钟左右,蒸好的红枣用手一剥枣皮很容易就剥落了,将蒸好的红枣剥撕去外皮,挤出去枣核,放入大碗中。
把去掉枣皮和枣核的红枣肉放入打年糕的石臼里,用捣年糕的工具将红枣肉捣烂,捣的越细腻越好,然后把捣烂的红枣泥倒入锅中,分几次加入山茶油进行炒制,中间不停的来回翻炒按压,等油充分吸收的时候再加下一次的油,把红枣泥炒至黑亮,香味扑鼻,能抱团粘连在一起的状态,就可以盛出来装入碗中,放一边晾凉备用。
等枣泥晾凉的时候,花酿又开始准备饼皮,取一个干净的盆,放入白砂糖、小苏打、山茶油、蜂蜜、清水,用筷子搅拌均匀,接着加入面粉,分少量多次慢慢地加入,每次加入都充分搅拌均匀,直到最后搅拌至细腻没有干粉状,然后整理好,盖上湿布醒发备用。
等月饼皮醒发的差不多了,枣泥也晾凉了,把饼皮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先把剂子搓圆,然后压扁,再轻轻用手把饼皮撑开一些,再取一点枣泥馅放饼皮上,用虎口慢慢收拢,把它先整理成一个圆球形状的月饼坯子。
接下来就是取出自家的月饼模具,把整理好的圆球月饼坯子放入模具里面,按压成自己喜欢的月饼样子。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月饼模子,花酿家里也有两个,这两个月饼模子是用上好的红木打造的,厚实而有光泽,据说已经传了好几代,两个月饼模子分别有两个图案,两个圆形的花好月圆、年年有余图案,还有两个是方形的,是带着花纹的福字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