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山海关的孙燚接二连三接到许多来自京城的信件,看完后哑然失笑,高邦玮看了来信,也是一筹莫展,哭笑不得。
:“你又干了什么事?能让陛下一个多月不上朝,不理政?”高邦玮翻着眼前的信件:“张大帅的,黄太傅的,杜尚书的,高尚书的,廖大人的。。。你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满朝文武但凡和你有点交情的,都要来信问你?”
孙燚刻意瞪大了眼睛,两道眉毛翘起来:“关我什么事,我千里之外,能干什么事?”
:“不关你的事?这些日理万机的大人物们,闲来没事调侃你?一个两个三个。。。都闲的蛋疼?”高邦玮一万个不信。
孙燚心虚的很,又哭笑不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用这种小孩子耍脾气的方式来回应自己,这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反而让他对陛下的怨恨淡了许多。
谁能和一个孩子去计较太多呢?即使他是大夏皇帝,他也才二十二岁罢了。
自己二十二岁的时候,不也是经常被刘惜军天天敲打吗?
孙燚从炕上下来,坐在炕沿边,活动着两条大长腿,盘腿坐了太久,腿有些麻。
林全栋又拿了几封信进来:“大帅,京里来信。”
:“放那吧。”孙燚指了指炕上的小方桌。
:“这份说很紧急,宫里来的。”林全栋将几封信放在桌子上,又将一封信递到孙燚面前。
孙燚拿过信,疑惑道:“宫里来的?宫里谁会写信给我?”
打开信封,好几张纸,字体娟秀,出自女子之手,孙燚急忙翻到后面去看了落款,神态顿时正经起来。两条腿老老实实的搭在地上,认认真真的看起来。
:“谁的?”高邦玮也没有抬头,随口问了一句。
孙燚犹豫一下:“太后的。”
:“嗯?”高邦玮抬起头来,一脸不可置信:“太后?”
:“嗯。太后。”孙燚低着头,一字字看在心里去。看完信,孙燚坐在炕边上,许久许久不发一言,高邦玮数次抬头看他,他都是那个姿势,耷拉着脑袋,肩膀靠在墙上,双手捧着信,时不时低头看一眼,然后沉思许久,再看一眼,又沉思许久。
陈阳从门外大大咧咧的闯进来,身上一层灰扑扑的,人没到,声音先传进来:“阿蛮,阿蛮,听说没有,听人说,陛下两个月没有上朝,朝堂上下乱成一团了。哈哈,这是搞什么呢。”
一进门手脚不停,先倒了两杯茶喝了,打了一个水嗝,这才注意到孙燚呆愣的坐在炕边:“你怎么了,你也发傻了。”
孙燚缓过神来:“发什么傻,你才发傻呢。这趟辛苦了。”
:“你还知道老子辛苦啊,晚上请我吃顿好的。一路上尽吃干粮了,吃的老子要吐了。高大人好啊。”陈阳和高邦玮打了一个招呼,往炕上一坐,一仰身,倒了了下去,发出舒爽的一声叹息。
:“辛苦啊,陈总管。”高邦玮收了收脚,给陈阳让出一点位置。
陈阳闭上眼睛:“没办法,给这个家伙当兄弟,就是吃苦的命。认了。”
孙燚突然说道:“我要回京城一趟。”
:“啊?”高邦玮猛地抬起头来,脖子喀嚓一声响,居然扭着了。
陈阳迷迷糊糊的:“回京城做什么?什么?回京城?”他一个鱼打挺坐了起来,刚才还是一脸疲倦,转眼一脸震惊:“回京?回京做什么?小皇帝对家里人下手了?”
:“带多少人?我准备粮草辎重。”
高邦玮歪着脖子,控制不住的一脸紧张:“别急,别急,此事非同小可,得。。。得。。。得从长计议,你。。。你。。。。”高邦玮没有想到,事情来的这么突然,上一刻还一点征兆都没有,下一刻就准备起兵。
:“卧槽,你们想什么呢?我自己回京处理些事情。你们这么大的反应做什么?我才发现,原来你们一个个的巴不得老子起兵造反呢?”孙燚瞧着两人的反应,啼笑皆非。
:“高大人,你居然也有这种准备?看不出啊,您老人老心不老啊。”孙燚笑呵呵调侃道。
高邦玮想要摇头否认,一动脖子,剧痛不止。:“我,我不附和你,你还不一刀砍了我的脑袋,我还没有那么想死。妈的,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一惊一乍的,老夫这把岁数,跟你们年轻人不一样。不小心吓死过去。你赔啊?”
听得孙燚并不是造反的意思,高邦玮一颗心掉了回去。
:“那你回京做什么?太后的信里说了什么?”高邦玮视线垂下,盯着孙燚手里的信。
陈阳大失所望:“你不是要打回去啊?草。怂货。”
孙燚大怒,一下扑在陈阳身上:“王八蛋,现在跟你阿蛮哥说话这么嚣张,是不是欠收拾了。”
陈阳双手一摊,把头一扭,逆来顺受的可怜模样:“来吧,蹂躏我吧。你也就剩下欺负我的本事了。”
:“卧槽,你和谁学的这么娘里娘气的。”孙燚从陈阳身上翻滚出去,一脸鄙夷的叱骂道。
陈阳大笑,张嘴无声的吐出两个骂人的字。
孙燚爬起身,将太后的信递给高邦玮,高邦玮扭了头,低不下去,捧着信纸举得高高的,一目十行的看完。
看完后,沉默一会儿:“我觉得,你应该回去一趟,有些事,干脆当面说清楚得了。免得心里都有膈应。不过,该有的防范,还是要有。走之前,把炎峰山的队伍,调回来一些如何?山海关在你手上,多一重保险。”
陈阳满是好奇的从高邦玮手里接过信,细细看了一遍,缓缓吐出一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孤儿寡母的,其实确实也有些可怜。”
孙燚收了玩闹,沉思片刻:“小林子,去,去通知李砚,高胜宪,张山虎来,我有事要说。”
这一晚,大帅府戒备森严,一众平武军老班底的将士们,再加上白定平,商议到很晚。
次日一早,孙燚带着三百亲兵,离开山海关,直奔京城而去。
山海关上的局势,隐隐中有几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