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了,北方有贴春联的习俗,很多工友又找上门来,求解耀先帮忙写春联。解耀先自己都感到奇怪,自己是什么时候练成了书法的?那楷书神似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行书与欧阳询的《张翰帖》放在一起,简直难辨真伪。
打发走左一波儿右一波儿来求他写春联的工友,解耀先这一闲下来,仿佛缺少了点什么,又开始感觉到郁闷了。自己来哈尔滨已经五六天了,这五六天里发生了很多事情,他自己来哈尔滨的核心任务也基本清楚了。可惜,至今为止,他仍然徘徊在任务的大门之外,一点头绪都没有。“白狐”也好,“连翘”也罢,至今都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也许是和他们不清楚自己来哈尔滨的任务详情有关系,也许是确实无处着手。那个什么国际间谍奥古斯特?冯?霍夫曼这个瘪犊子当真属土行孙的咋的,来到哈尔滨就土遁了?尤其是和他一块儿堆儿来的,他的结义二哥军统中校“活二阎王”余震铎余二哥,让人家给活逮去了,到现在也不知道生死,想不出辙来救出来,真是磕碜死了!诺门坎一战,小日本鬼子大败,这是结果,后来的地球人都知道。可是过程呢?围绕整个诺门坎战役的“暗战”呢?他真有点后悔了,后悔叫战智湛在哈尔滨读大学那前儿没好好研究研究诺门坎战役的“暗战”。
要剁肉馅儿了,周老太太见解耀先闷闷不乐,不好问长官什么原因,就说什么也不让解耀先插手,解耀先只要在旁边陪着她唠嗑就行了。解耀先不好硬抢,他挠了挠头,只好顺其自然了。只见周老太太双手各持一把菜刀,左手起,右手落,上下翻飞,“咚咚咚”的在案板上快速地上上下下地剁着“梅花肉”,并不断地将下面的“梅花肉”翻到上面。解耀先知道这样才能使肉馅剁的又细又均匀,而且还要横着剁好后再竖着剁,这样肉就会剁的又碎又匀了。
解耀先心中暗想道:“乖乖隆嘚咚,猪油炒大葱!自己虽然练过‘梁氏刀法’,但是像周老太太这样剁肉,水平却是远远的不如。不知道周老太太这是啥刀法?……”
周老太太哪里知道自己眼目前儿这个儿子的思路跳跃性极强,竟然想到了自己剁肉馅会是什么刀法。伴随着“咚咚咚咚”连绵不断节奏感十足的剁肉声,周老太太边剁肉馅,边和解耀先闲唠嗑:“儿呀,你夜儿个在夜校教书,为娘的也去听了听。呵呵……”
解耀先双手捧着腮帮子,微笑着看了一眼周老太太,心不在焉的说道:“娘……瞅您!您来夜校鸟悄儿的,也不告诉俺,整的俺像傻子似的啥都不知道!……”
拌饺子馅可是个技术活儿,周老太太把肉馅儿剁好了放入盆中,放入点热水,解耀先心中不由得有些遗憾:这热水要是换成高汤就更没治了!
周老太太边用筷子顺时针猛搅肉馅儿,边十分自豪的说道:“儿呀,告诉你干啥?再影响了我儿给工友们讲课!呵呵……我儿讲的真好!我儿讲的那是啥来着?哦……是‘定远何需生入关。’唉呀妈呀……为娘的都没听够!……”
解耀先的思维一下子被周老太太带回到昨天在“工人夜校”的课堂上。解耀先讲了一段《道德真经》之后,顺嘴吟起了唐朝李益的《塞下曲》:“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工人夜校”内鸦雀无声,索三儿忽然说道:“先生,你才刚说的这段顺口溜听着比老子的《道德经》提气!呵呵……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你说的这段顺口溜是啥意思呀?……”
解耀先笑了笑说道:“俺说的不是顺口溜,而是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益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就是一首诗。七言绝句是咱们汉族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这种近体诗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解耀先说到这里,索三儿又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我说先生,你讲的这些‘七绝’、‘八绝’的,就是再讲上个十年八年的,我们也听不懂呀!一千多年前?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啥‘益’就得是老祖宗了。先生还是给我们讲一讲那个啥‘益’的老祖宗说的是啥故事吧!……”
工友们确实不耐听解耀先像老夫子一样讲什么诗词歌赋。要是讲下去,大家伙非得都睡着了不可。但是,听人讲故事还是蛮有兴趣的。于是,工友们附和着索三儿请解耀先讲故事。
解耀先笑了笑说道:“中!中!中!……俺尊重各位工友叔叔伯伯的意见!呵呵……这位唐朝的大诗人叫做李益。这首诗中,头二句讲的是二千多年前东汉两个大将马援和班超的故事。最后一句‘仍留一箭定天山’中的‘一箭定天山’,讲的是唐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
“先生,《薛仁贵征西》我听过评书!……”那老七突然打断解耀先的话嚷道。
“那老七,你臭嘚瑟啥呀!闭上你的臭乌鸦嘴,听先生讲故事!……”一个工友申饬道。
在工友们的哄笑声中,那老七不敢再吱声。解耀先宽厚的笑了笑,说道:“李治当唐朝的皇帝前儿称为‘唐高宗’,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连射三箭射死了突厥派来挑战的三个大将。突厥大军的其他人都吓破了胆,纷纷滚下马来祈求投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听周老太太提起了自己在“工人夜校”讲过的唐朝李益的这首《塞下曲》,解耀先笑了笑说道:“娘的记性真好!呵呵……李益的‘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诗说的是东汉班超的故事。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在西域住了三十一年。后来岁数大了,就上书皇帝,请求调回。‘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这两句诗说的是: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
周老太太听得悠然神往,不由自主的停止了搅动肉馅儿,十分向往的说道:“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不用活着回到玉门关?玉门关是哪旮沓为娘的不知道,依着为娘,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不用活着进山海关!唉……娘老了,不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