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火漆还常用于鸡毛信的鸡毛固定,以防止鸡毛在传递过程中脱落。
第四种方式是拆字法,但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一般人很难掌握。
最早的拆字法使用发生在唐朝。
当时裴炎、徐敬业、骆宾王等人试图联合兵力推翻武则天。
他们采用了拆字法传递情报。
裴炎传递的一份情报,后来被武则天截获。
上面只有两个字:“青鹅”。
当时看到情报的大臣们都摸不着头脑,因为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后来武则天解释说:青代表十二月,鹅拆分开来是‘我自与’。
意即我自己会在内部提供支持。
这种拆字法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否则容易被破解。
最后一种方式是代码法,这在华夏历史上使用得较早。
比如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于军事保密通信的代码系统。
代码法有多种形式,古代主要采用一种‘密码短语’结合‘解码密钥’的方式。
古代的代码法相对简单,但也非常实用。
姜太公据说是将传信的方法改进,发明了“阴符”。
后来,这一概念演化成皇帝和大将各自持有一半的“虎符”。
以作为调兵遣将的凭证。
到了宋朝,官方将常用的40个军事短语分别用40个字代替。
然后编写了一首40字的诗,作为解密的‘密码本’。
明朝时,戚继光发明了反切码,他还编写了两首诗歌,用作‘密码本’。
这两首诗歌是反切码的核心,使用汉字注音中的反切法。
将声母和韵母按顺序编号,然后进行解读。
反切法的原理与现代电报密码设计的原理非常相似,但比现代密码更加难以破解。
语言可以成为一种无敌的密码,尤其是在战争中,它是最难破解的密码之一,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几乎无法被破解。
最着名的例子当属纳瓦霍语。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利用鲜为人知的纳瓦霍语。
创建了一种日本敌人无法破译的密码系统。
而在当前的大秦,最适合用于情报保密的方法仍然是代码法的延伸——密码本。
使用华夏独特的文字,编写几套相互对照的密码本,用来传递信息。
这种方法的保密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方式,如棉纸封等。
敌人没有专门的密码本,也没有专业的情报破解人员,因此无法理解情报的内容。
这个时期的大秦官方文字仍然采用小篆,而且文字尚未统一。
六个国家使用的文字各不相同。
因此大秦在制作密码本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文字的认知非常有限。
随着大秦各地郡学和县学的兴办,百姓的识字率逐年提高。
这也是一个积极的趋势。
大秦正在不断引入各种新式武器和技术,因此保密变得尤为重要。
建立一个完善的保密制度和情报传递系统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苏牧向府中的三位女性详细解释了温室大棚的原理。
她们在怀孕期间也会抽空研读关于温室大棚种植的书籍,为明年的种植计划做准备。
吃完早餐后,苏牧和护卫们悠闲地准备前往朝堂。
今天不是大朝会,没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
百官们一般是上朝签到、交流一些信息,然后回家或前往各自的部门办公。
他们可以享受喝茶的时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在这个时期,财政部和民部是朝廷最繁忙的部门之一。
随着冬季的临近,民众的过冬准备和应对雪灾等事项变得尤为重要。
冬季是自然灾害最难处理的季节之一。
民部的官员们需要随时关注各地的情况。
另一方面,财政部也开始忙碌起来。
年底将至,官员们的奖金需要发放,士卒们也期待着他们的奖赏。
此外,各个部门明年的财政拨款等事项也需要处理。
总的来说,一到年底,财政部就要开始支出资金。
“早啊!各位!”
在上朝的路上,苏牧热情地与同行的百官打招呼。
“国师最近精神不错啊!”
“想必是家中夫人太过美貌,让国师流连忘返啊!”
“哈哈!”众人纷纷大笑。
“别乱说,本侯可不是那种人,每晚都忙着看书呢。”
这段时间他可是每晚都翻阅资料,寻找一些对大秦有用的信息呢。
哪还有精力锻炼身体。
“国师读的可是《春秋》。”
不正经的冯去疾在一旁说道。
自从《春秋》的其他含义被人知晓后,百官们经常拿来取笑苏牧。
“哈哈哈!”
一众人相视大笑,然后齐齐走进麒麟殿。
……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内侍的尖锐声音在大殿里响起。
冬日的早朝总是单调无味的。
但现在有了蜂窝煤。皇宫的各殿也都安装了铜炉。
麒麟殿四周放置了几个铜炉,炉中的蜂窝煤烧得通红,不断散发出热量,让整个大殿变得温暖宜人。
每个铜炉都有专门的铜管将蜂窝煤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出殿外。
大殿还打开了一些窗户,确保空气流通,每个炉子旁都有内侍专门负责。
在麒麟殿上朝的都是大秦最高级的决策者,也是整个国家的领导者。
如果因为煤气中毒而导致全军覆没,那将成为历史上最离奇的事件之一。
因此,在安装铜炉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事项,决不可马虎。
“陛下,最近百姓们对商队的事情已经有所松动,毕竟比武的事件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但这只是一时的安抚。”
姚贾恭敬地上前发言,作为外交部的负责人。
他对商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
如果大秦不采取行动,会被周边各族视为软弱。
“陛下,大秦的威严不容侵犯,我们必须对安息等国示威,但现在不宜动用军队。”
“陛下,臣也附议。安息等国地理位置遥远,远征将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劳师远征是兵家大忌!”
姚贾一言未毕,冯去疾和蒙毅也站了出来,表明反对的立场。
如今的大秦正蓬勃发展,该休养生息,积累国力,待时机成熟再为百姓报仇!
此时发兵,将扰乱大秦的发展计划,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
“陛下,末将请战!”
李信一听到有战事,二话不说立刻请战。
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愿意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