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杨华梅小时候娇纵跋扈的,但却对杨永仙不错,或许她心里把大侄子杨永仙当做了自己的同龄人,而不是同辈人……
“对的嘛,永智都三十六了,又不是小孩子,自个媳妇儿怀孕,是啥情况,他们肯定是心里有数的,犯不着要别人为他们操心。”杨华梅接着说。
“所以我先前劝你爷奶,叫他们收着点儿,就算是儿子媳妇的事儿,你也只能建议建议。”
“何况到了孙子,孙媳妇这一辈,更是不要多言,省得嫌啰嗦!”
杨若晴转过头来,微笑着看了眼杨华梅:“姑姑,你倒是人间清醒哈!”
“确实,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可能也不是他们故意要隐瞒吧,毕竟之前闹出那么多乌龙,这回想要稳一手,也可以理解的。”
关于小三房的事情,杨若晴和杨华梅没有多聊。
尊重别人隐私吧,犯不着说太多。
人家顺利生娃,是人家的事,人家胎像不稳要调理啥的,吃的苦头,要面对的困难,要想办法去解决的难题,那也是人家自己去面对,对别人来说,这些不过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点到为止吧!
“姑姑,小黑这段时日咋样了?”杨若晴转而问起了小黑的事,毕竟杨华梅现在留在村子里,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小黑,陪伴小黑,帮助小黑走出人生的低谷期。
提到小黑,杨华梅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还别说啊晴儿,我发现啊,这人要是想懂事,可不是跟在后面絮絮叨叨的教导,叮嘱这叮嘱那的。”
“就好比我和小黑,想想从前我为了盼着他早点懂事,天天跟在后面苦口婆心的劝说这劝说那,屁都不听,天天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如今可好?徐巧红伤他一回,他躺了三天,三天后醒了下地,整个人好像都长大了好几岁!”
杨华梅的这番话,倒是真的勾起了杨若晴的兴趣。
就算是聊八卦,就算是听别人的闲话,杨若晴都喜欢听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话。
她真的不喜欢去谈论那些消极的东西,但是,可以接受先抑后扬,以及曲折性前进。
小黑的事情,就是如此。
“展开来说说啊姑。”
“好!”
就算杨若晴不追问,杨华梅也会主动跟杨若晴这分享的,今天带四斤和五斤过来串门,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奔着聊小黑的事情来的。
“我家小黑啊,自打那几日在你娘家客房里躺了三天,消沉了三天后,第四天他就回到了老王家老宅。”
“回去后他做的头一桩事就是把徐晓红的所有衣裳鞋袜全部装在一个麻线袋子里,然后一股脑儿送到柴房去了,柴房们还锁起来了。”
“我从他爷那里得知,他之前回到长坪村,也收拾了这些衣裳鞋袜,却是说要好好保管,回头等徐巧红回来穿。”
“这趟他改变想法了,而是把那些碍眼的东西搬去了柴房,他也不住他和徐巧红成亲的那间东屋了,现如今他搬到西屋去住了。”
“不仅这样,他这些天,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让我教他种菜园子,养鸡鸭,甚至浆洗,缝缝补补,烧饭烧菜这些活计,但凡我做,他都要在旁边跟着学,不懂就问……”
“天哪晴儿啊,我家小黑这回看来是真的要把日子给过起来了!”
“嗯,照姑姑这样讲,小黑确实是有改观,也是振作的样子。”
“对嘛对嘛,男子汉大丈夫,本身就要振作,咋能为了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女人把自己搞得消沉?”杨华梅现在提起徐巧红几乎懒得用名字了,直接用不安分守己的女人来形容。
当然,这也是背着徐元明,若是当着徐元明的面,可能哪怕梅儿姑姑心里再不待见徐巧红,很不得把那个给自己儿子戴绿帽的女人给生吞活剥了,可能嘴上还是会顾忌一点徐元明的感受,毕竟徐巧红是徐元明的闺女。
如今徐元明有多么的疼爱三斤,当初或许也是那样疼爱着徐巧红长大的……
“姑姑,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杨若晴又问。
杨华梅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杨若晴的意思。
之前留在娘家这边,一部分原因是想要满足下思乡之苦,在娘家住的屋子比镇上要宽敞,身边也有人手帮忙照顾孩子们。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照顾小黑,怕小黑一个人胡思乱想,走极端。
但是总不能一直不回镇上吧?且不说镇上的烤鸭铺子,如今都是靠徐元明和花姐在撑着,就说他们在镇上租赁的那三间屋子,可是一口气交付了一年的租金啊!
不去住,太浪费了。
“这个事,我这几日其实心里也一直在琢磨。”杨华梅道,“算算日子,我带着孩子们回娘家,也已经半个多月了,也住的够久了。”
哪有闺女回娘家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的呢?
也只有自己这样的了,爹娘宠溺,哥嫂豁达,丈夫也宽厚。
“原本我是担心小黑,才临时在家里多住了一阵,这会子小黑也好些了,我也要准备回镇上去了。”杨华梅说。
“我昨夜跟你爷奶那里提了一嘴,你奶奶当然是各种挽留了,但你爷还是开明的,支持我回去,说夫妻不能长久不搁一块儿住,分开久了,感情自然也就淡了,还容易生幺蛾子,给外面的女人留空子。”
呃……
杨若晴怔住了。
姑姑这可真是不把我当外人呀,这都往外说?
话说,这些东西是我一个晚辈能听的嘛?
“你奶奶拦不住我,但她留我再搁家里住个五六日,好歹等你大伯的十周年忌办完了再走也不迟。”
“那很合理啊,办完了再走,反正镇上和村子里也不远,姑姑随时想回来住,随时都能回来,方便。”
“是的呢!”
两人说话间,脚步声在骆家院门口响起了,还伴随着老杨头责骂杨永智的声音。
“装什么神秘兮兮的,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真把人丢在县城,心也大,万一出了啥事儿,咱找谁说理去?”
“还不走快些,赶紧的去把你婆娘接回来!”
“咱老杨家又不是没有那个条件请大夫来家里,非得偷偷摸摸,糊涂……”
说话间,老杨头就骂骂咧咧进了院子,后面跟着低眉躁眼的杨永智。
看到杨若晴和杨华梅,以及孩子们,老杨头直接就收敛了语气,心平气和的跟杨若晴这求助:“晴儿,借你三哥一辆马车吧,让他去县城把你三嫂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