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武将考试的成绩,由张阳泉亲自批改,秦苓君在一旁帮忙。
除了少数留在前线驻守的将领,大部分武将都参加了,约莫近百人。
张阳泉这个阅卷官格外的轻松,因为近八成的武将都交了一张白卷,有人甚至连自己名字都写错了。
剩下的两成中,情况也惨不忍睹,一半的人写着一手狗爬的草书,答案也经常牛头不对马嘴。
张阳泉将所有卷子审阅完之后,竟然只有三个人及格了!
一个是徐百升,一个是山猪,最后一个是卞元亨,就连李二也差几分才能及格。
张阳泉是从早上辰时开始阅卷,现在太阳都到了中天,才总算审阅完,不由长长伸了个懒腰。
“夫君,我知道你很想培养他们,不过是不是太早了些,等将来打下天下,再让他们学也来得及呀!”
一旁的秦苓君一边整理着试卷,一边说道。
张阳泉往椅背上一靠,笑道:“学习这种事,越早越好,现在每学一个字,将来对他们都会有好处!”
秦苓君将试卷整齐堆放在桌角,说道:“就算如此,总不该把徐百升也叫回来吧,集庆不是还没打下来吗?”
张阳泉在书桌上翻找了一下,找出一份公文,递给秦苓君。
“你瞧瞧这个?”
秦苓君伸手接过,看了一会后,眸光一亮。
“陈野先想投诚?”
张阳泉点点头:“不止他一个,集庆很多官员都开始给自己谋后路了,如今江浙大势已定,元军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投诚就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秦苓君坐在桌角,来回把信看了一会,忽然道:“陈野先让我们给他一个月的时间,会不会是故意拖延时间?”
张阳泉笑道:“拖延时间对他有什么好处?如今元兵困守集庆,时间拖的越久,只会对我们越有利!”
秦苓君点点头,将信递回给张阳泉。
“徐百升什么意见?”
张阳泉将信叠好,放回桌案上,说道:“他同意等一个月,无论陈野先能否成功,一个月后他觉得打下集庆都能更容易些!”
秦苓君又问:“刘伯温的意见呢?”
“他也支持和平拿下集庆,集庆有整个江浙行省的官员名录、百姓户籍和田地账册,这些东西若是在战争中损毁,就太可惜了!”
秦苓君道:“那倒也是。”
顿了一下,她又道:“再过九天就是科举了,你不是说要修改一下国子监出的试题吗?修改的怎么样了?”
张阳泉笑道:“诗词明经部分,大部分按照他们原来的题目,只改了策论。除此之外,再增加了两个科目。”
秦苓君奇道:“哪两个?”
张阳泉道:“一个算学,一个体学!”
秦苓君怔了一下,道:“算学我知道,体学是什么?”
“骑马、射箭、还有跑步!”
秦苓君紧紧盯着他:“你是认真的?骑马和射箭只听说武举考过,跑步更是闻所未闻,那些读书人知道后还不闹翻天?”
张阳泉昂首道:“我不要求文人都练有一身好武艺,但起码要有一副好身体。文人只知吟诗作赋的风气,该改一改了!”
秦苓君笑道:“想改可不大容易,你准备怎么说服那帮官员?他们可不会乖乖答应哦!”
张阳泉手指敲了敲桌子,道:“你觉得所有官员都会反对?”
“郭叔应该不会反对,至于其他文人就说不准了。你这些稀奇古怪的点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张阳泉淡淡道:“不管他们接受不接受,总而言之,这次科举的题目都必须按照我的意思来!”
喊来一名亲卫,将桌上一份用牛皮纸包住的公文递了过去。
“拿去给左相和右相,就说是科举的试题,立刻拓印三千份!”
亲卫领命去了。
……
自总管府改为中书省后,郭念生抢了张阳泉的书房,当做自己的左相衙,把原来的副总管办公衙留给了吕良佐。
南方士林界对吕良佐当上江都军右相国的评价褒贬不一。
对吕良佐来说,相比以前的一片赞誉,这已经是很大的损失了。
然而自江都军打下江东之后,舆论开始变化,那些贬低他的人越来越少,赞誉他的人越来越多。
不知不觉,他在士林界中的声望已经有赶超杨维桢的趋势,来江都拜访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吕良佐当然知道原因出在哪里。
南方士子们对外宣称隐士,淡泊名利,对官场嗤之以鼻,然而他们内心深处,其实都暗藏着一颗热切的仕途心。
这世上真正的隐士只有一少部分,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想进官场而不可得,这才愤而隐遁。
他们用不屑和鄙夷伪装自己,保护着那颗支离破碎的内心。
那些贬低吕良佐的人,正是这群人,他们正是羡慕嫉妒他,才出言诋毁。
然而,随着江都军越来越强大,他们已经按耐不住那颗滚动的仕途心,忍不住想要加入进来。
而要进入江都官场,最方便的捷径就是吕良佐!
吕良佐内心深处对这帮人非常不屑一顾,然而又不得不热情的招揽他们,将他们留在府中聘为清客。
因为他很清楚,那位楚王请他当右相国的目的,并非看重他的才华,而是看重他所代表的南方士子。
如果他不能维持住在士子中的名声和地位,楚王就会用别人替换他。
为了稳固眼下的地位,吕良佐一直想在江都官场发展自己的势力。
然而他每次向楚王举荐的人才,都没能受到重用,反倒是刘伯温偶尔提到一个名字,楚王就会特别感兴趣的追问。
吕良佐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等待着机会。当他得知楚王想要开科举时,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这天上午,当郭念生将楚王批改后的科举试卷拿过来时,吕良佐不由心中一沉,因为被楚王修改后的科举题目,对他府中那些文人清客非常不利。
“吕公,你怎么不说话,伱若是没意见的话,我直接发去国子监了!”郭念生说。
吕良佐淡淡道:“左相,在下以为,此事事关重大,应该立刻开‘平章集议’,商议此事!”
平章集议是中书省最高级别会议,只有左右相国和平章政事能参加,每次集议,都是为了决策最重要的事情。
正因为平章政事拥有最高决议权,所以从唐朝以来,一直被称为半个宰相,平章集议也被称为宰相集议!
郭念生笑道:“这是大王亲自出的考题,咱们通过了就是,何必浪费时间集议?”
吕良佐正色道:“左相,您也该知道此次科举的重要性,四十八县的大部分官员,都将出自这批科举录取的官员,咱们怎可不慎之?”
左右相都有召开平章集议的权利,郭念生虽是左相,也无法反对,只得道:“也罢,那就议一议吧!”
吕良佐立刻传下召集令,几名文吏飞奔去通知四大平章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