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刘备设瓮
荆州。长沙。太守府。
“丹阳王?”
宴饮大厅,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的长沙太守孙坚放下手中的帛书,拊膺长叹。
“异姓封王,这是汉室衰亡的征兆啊!”
朝廷讨陶失败后,陶应趁机四处用兵,如今已拥有三州之地,治下人口一千二百多万,本来就已不遵汉室号令,如今又被董卓、袁隗推封为王,孙坚心中隐隐不安。
“若昔年张伯慎肯听我言,杀掉董卓,朝廷岂会有今日之害!”
孙坚略显复杂的目光一一从坐下皆一言不发的程普、韩当、祖茂、吴景、朱治、孙贲等人脸上掠过,心中有些蠢蠢欲动。
“看来,还得有自己的地盘!”
由于出身寒门,朝中无故旧,郡里非望族,已三十五岁的孙坚,虽然为汉室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可至今不过一方太守,只得了一个聊胜于无的乌程侯“安慰奖”。
反观陶应,妥妥的官二代豪强,今年方加冠,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一跃成了有汉以来的第一位异姓王,天下最具权势的诸侯。
在孙坚看来,陶应能被封王,因为手中兵强马壮,地盘广大,朝廷不得不妥协。
“主公,朝廷今日能封陶应为丹阳王,明日同样能罢黜,莫忘了不久前,他的济南侯被罢免一事。”
看到孙坚目光闪烁,神思飘忽,拳头时松时紧,程普就知道孙坚心中有了幻想,立即出声提醒。
“幽州有大司马刘虞,加之乌桓、鲜卑、匈奴盘踞,陶应虽兵强马壮,一旦陷入,恐一时难以脱身。”
颇有容貌风姿的程普,早年就追随孙坚讨伐黄巾,不仅弓马娴熟,而且计谋策略很高,深受孙坚信任。
“德谋预见不错,无论异族,还是陶应,皆大汉之害,但愿两败俱伤!”
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程普看破,孙坚立即收回思绪,将话题转到荆州刺史王睿身上。
“德谋,王通耀将治所从武陵迁往南郡,依你之见,其意何在?”
程普眉头一蹙,旋即又舒展,眉宇间透射出丝丝精光。
“武陵太守曹寅与刺史王睿已成水火不容之势,这是主公谋取荆州的机会!”
————
幽州。渔阳。泉州。
心情郁郁的泉州令刘备,身披一件崭新的红色袄袍,站在城头,遥望被皑皑白雪覆盖的渤海方向,久久不语。
先后接到刘虞被封为大司马、陶应被敕封为丹阳王的邸报,刘备心情如过山车一般起伏,既兴奋又绝望。
“董卓,袁隗,杨彪,尔等乃大汉的罪人!”
这一刻,刘备恨董卓三人,远胜过恨陶应。
刘备有种感觉,被利用来抑制刘虞、对付异族的陶应,他若将计就计,奉诏率兵北上幽州,第一个要收拾的人绝对是他刘备。
“不行,不能再待在泉州等死!”
刘备涣散无神的眸子再次聚焦,人畜无害的脸上闪过一抹冷肃与果决。
与赵云周旋,刘备尚有点信心,但对付陶应,刘备连半分侥幸的心思都没有。
“玄德!”
刘备正思考下一步的去路,简雍轻轻来到身边。
“关靖安顿好了?”
刘备转身望着简雍,一脸和煦,如沐春风。
“关靖谄而无大谋,不知公孙瓒为何会用此人为长史!”
公孙瓒与刘备皆是卢植的弟子,在简雍的认知里,公孙瓒虽然是个莽夫,但在用人上不至于如此昏聩。
简雍顺着刘备之前观望的方向瞥了一眼,方提醒刘备。
“公孙瓒自领右北平太守,至今不遵州牧令,如今又无端出兵渔阳,占据俿奚、犷平、平谷三县,大有夺取渔阳之势,玄德且不可受其蛊惑!”
刘备轻轻颔首,给简雍一个安心的眼神。
若是关靖早来十天,刘备会答应公孙瓒出任渔阳太守。
“备身为汉室宗亲,莫说一个伪渔阳太守,即便给备一个幽州牧,备绝不会与逆贼为伍,背宗叛祖!”
刘备的决绝与大义凛然,让简雍暗舒一口气。
“以玄德之志,一州之牧早晚耳!”
注视着儿时的好友简雍,刘备的脸上渐渐被忧国忧民的愁绪笼罩,眸子里透射出一股悲壮之色。
“宪和知备,备志不在高官俸禄,而在汉室中兴,百姓安隐!”
望着有些泫然欲泣的刘备,简雍似乎也受到感染,一时嗫嚅难言。
“大哥!”
就在气氛略显尴尬之时,张飞的一嗓门为二人破局。
“二弟、三弟!”
刘备望着疾步而来的关羽、张飞回应一声,朝前走了两步,一错开简雍的视线,脸上的愁云惨雾一扫而空。
“大哥,赵云小儿又来下战书!”
脸色阴郁又显无奈的张飞与关羽匆匆奔来,将一封战书递到刘备手中。
若是过去,无论关羽还是张飞,都会非常积极地出城迎战。
可自从在渤海边与赵云一战,不仅未胜,反而被赵云击败,张飞受伤,后来又几次出城迎战败归,加之赵云手里有数万兵马,关羽、张飞皆没了战意。
“如此精美的纸张,可惜了!”
刘备接过战书,并没有看上面的内容,而是翻来覆去打量着洁白细腻的竹纸。
刘备也想购买一些竹纸自用,可惜市面上没有卖的,重金难求。
“宪和,泉州城的去留,你如何看?”
刘备将战书递到简雍手中,目无表情注视着他,心中却在算计着。
“玄德,渔阳粮草难以为继,幽州各郡亦缺粮,大司马暂无能为力;且河间、渤海又陷陶应之手,冀州的粮食无法流入泉州,死守此城,有害无益!”
简雍波澜不惊地接过战书,瞟了一眼,也没有去细看,黝黑的眸子一瞬不眨地盯着刘备,略加斟酌,徐徐说出自己的看法。
“唉,可就这般放弃泉州,备愧对大司马,愧对泉州百姓啊!”
见简雍明白自己的心思,刘备暗暗给简雍点赞的同时,立即让简雍给他想一个放弃泉州城的台阶。
“玄德,公孙瓒兵强马壮,能征惯战,且对渔阳虎视眈眈,不若将泉州移交于他……”
望着一脸愧色的刘备,简雍也不直接安慰,而是试探性地给他提出建议。
“咦!”
“嘶!”
“好一个驱狼吞虎之计!”
简雍的提议,关羽、张飞听懂了,刘备自然也知道他的用意。
无论是赵云,还是公孙瓒,一个虎豹,一个豺狼,简雍想以泉州城为诱饵,让双方两败俱伤。
“宪和之谋甚善!”
刘备略一权衡,便同意了简雍的计策,当机立断发布号令。
“宪和,你立即去见关靖,让公孙瓒三日后接管泉州。”
“二弟,你给赵云小儿回书,三日后送百石粮食至城下,我将泉州移交于他。”
“三弟,从城中百姓中挑选两千人,换上我军衣衫,三日后随我运粮北上!”
目无表情的刘备望着城外白皑皑的积雪,犀利的视线,仿佛能将人一寸寸的剖开,令简雍、关羽、张飞有些毛骨悚然。
“呃……”
————
兖州。泰山。奉高。
陶应书房中,除了匆匆从牟县回来的陶应,还有邓展和从洛阳来传诏的中常侍夏恽。
“主公,董卓包藏祸心,莫要上当啊!”
见陶应似乎要掉入董卓所设的圈套,夏恽忙再次提醒一声。
对夏恽来说,陶应算是他的救命恩人,若非几次暗中派人提醒,他早死在袁绍、袁术、董卓的屠刀之下。
“我知道!”
陶应笑眯眯地对夏恽摆摆手,让他稍安勿躁。
“这样,明日你便回洛阳,告诉董卓,让他派人将兰台藏书送到鲁县的大学,供教授、学生阅读,否则,我不会应诏。”
兰台不仅仅收藏着大量的皇家典籍,还收藏着皇室的各种档案。
“呼!”
听到陶应提出的条件,夏恽莫名松了口气,神情也变得轻松,暗暗为陶应拒绝应诏的手段点赞。
“朝中大臣是不会同意的。”
注视着一脸奸笑的夏恽,陶应再次笑笑。
“若董卓不同意,你给他再透露一个消息,曹操在陈留、袁绍在魏郡募兵,准备于十二月起兵讨伐他,已派人到泰山游说于我。”
“呃!”
“嘶!”
这下莫说夏恽一怔,就连负责情报的邓展也是一震,四目死死盯着陶应,分辨陶应的话是真是假。
“这是真的。”
有些神秘莫测的陶应肯定地给二人一句答复,但也不解释情报的来源。
“主公,若董卓真答应呢?”
夏恽有些明悟,陶应对丹阳王不感兴趣,但对兰台的藏书志在必得,可如此一来,陶应就不免掉入董卓的陷阱。
“若答应,你想办法让董卓手下的部将张辽、太尉掾贾诩护送图书来鲁县。”
为什么非得是张辽、贾诩,陶应同样没有给夏恽解释,反而郑重提醒夏恽一句。
“若贾诩向你问及此行的点滴,一句都不要说,否则你性命不保!”
望着陶应突然变得严肃冷峻的神情,夏恽也暗暗生起警惕,将贾诩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主公,糜竺求见。”
又交代了夏恽、邓展几句,二人刚离去,门外传来典韦的声音。
“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