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私 文件时出错
十月初九,天子一行到达洛阳。
西京洛阳虽然历经战火,但规模依旧,做为陪都非常合适。洛阳国子监、嵩山书院都是大宋数一数二的官方、民间高等学府,同时也是二程洛学、司马朔学、象数学和其它学派的名士大儒集中之地,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新朝廷急需贤能以充实内外诸府,洛阳才俊之士正好成为首选,但宰相李纲、副相黄涉却在这件事上产生了分歧。李纲急于重建东西两府、三司、台省等内外官署,所以奏请皇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贤者用之,而黄涉则坚决反对,认为新朝廷的建立要遵循变革、中兴两大原则,重建内外府署和选拔人才同样要遵循这两个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马虎了事。
两人的争执闹到了皇帝那里。皇帝现在要韬光隐晦,免得被李虎杀了。现在李虎杀他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他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关键时刻丢掉性命,所以他把脑袋一缩,说这等军国大事必须由李大帅处置,一推了之。
两人随即赶赴大元帅府。李虎现在把精力都放在军事上,政事基本上交给两位宰相了,他相信李纲和黄涉肯定能处理好,谁知两人很快产生了矛盾。当年在虎烈府,政事都由黄涉一个人说了算,现在黄涉屈居李纲之下,心里本来就不舒服,但这里是大宋,李纲肯定要做宰相,黄涉想问鼎相位,至少要五六年之后,而且还要政绩。黄涉跟了李虎十年了,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落魄的跛子,他的雄心和李虎一模一样,都是立志要做一番大事,要王霸天下中外一统,所以他对未来的构想和李纲对未来的构想有很大区别。李纲要中兴大宋,黄涉要助李虎王霸天下,在将来,李纲如果成为阻碍,势必要被李虎拿掉,因此黄涉非常强势,他这个副相比李纲这个宰相更有权势。
两人到了大元帅府,李虎听两人把各自的理由讲了一遍后,一张脸顿时就冷了下来,“李相公,我对变革的设想,你没有听懂吗?”
早在汴京第二次兵变之后,.李虎就向李纲、刘延庆、折可求等人说到了新变革和以关学做为变革理论基础的想法,随后又与皇帝、李宗振、秦桧等人多次探讨,并得
到了皇帝的认可,所以在这次朝廷重建上,很多基础国策必须做出调整,而这都需要等待关学大儒李复的到来,然后共同商讨。
李虎决定返回洛阳后,随即请皇.帝下旨,急召李复、赵明诚夫妇和陕西秦凤、永兴军两路转运使马扩、河东路转运使张孝纯赶赴洛阳,共商国事。李虎打算修改大宋官制“地方放权、中央集权;官僚分权、皇帝集权”这个基础,这是大宋国祚赖以生存的基石,只要把这个根基撼动了,大宋的新变革才能真正走上正轨,才能避免重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覆辙。
李纲显然对此有所预料,所以.到了洛阳后,急不可耐,马上就要按照大宋官制重建内外府署机构和任命官员,如果他抢先把朝廷的架构搭建成功,那李虎再想对官制进行大规模的修改,阻力就非常大了。
“总帅,我们没有时间啦。”李纲以“总帅”称呼李虎,意在.拉近双方的关系,但李虎不为所动。李虎对他的印象根深蒂固,从小听《岳飞传》长大的,李纲在他的影响里就是个大忠臣,但因为主战,策略激进,被排挤出朝廷,一辈
子郁郁不得志。这种人轻易不会背叛大宋和大宋的皇帝,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李虎王霸大业的阻碍,所以李虎现在用他,就如同现在他要挟天子号令天下一样,是为了打基础,不过李虎对他抱着一丝幻想,李虎实在不愿意对这样的人下手,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在改变中土的同时,也改变李纲这个人,把他打造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我不同意的理由,黄相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不.再赘述。”李虎说到,“新朝廷的组建,遵循的原则就是‘变革’和‘中兴’,这一点毋庸置疑。”
“?水先生、赵先生和李先生马上就到洛阳了,‘变.革’和‘中兴’的策略、理论我们随后拟定,在这之前,朝廷内外府署的组建有几个原则,一是朝廷和地方大员必须由虎烈府、西北将门和关洛士人组成,其中关洛士人主要以关学弟子为主,其它学派可以在不重要的位置上妥为安置。”
“总帅的意思,原.契丹大辽的官员要在新朝廷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吗?”李纲眉头紧皱,神情颇为气恼。说实话,他可以接受北方汉人,但实在接受
不了契丹人和大宋人同殿为臣。
“我给了你一封名单。”李虎神情冷峻,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其中有耶律马哥、萧得里底、韩?、李师夔、沈璋、田颢等人,这些人必须在新朝廷中占据显赫的位置。”
李纲沉思良久,终于决定做出让步。皇帝现在做缩头乌龟,西北人现在尝到了和李虎合作的甜头,现在新朝廷就是武人的天下,文人士大夫们处于绝对的劣势,这时候和李虎对着干,势单力孤,纯粹找死,唯一的办法只有遵从李虎,同时寻机扳回劣势,慢慢来,从长计议。
“除了这个原则以外,还有什么?”
“现在花钱的地方太多,我们手头又非常拮据,任何事都要从简节约,所以新朝廷内外府署能合并的全部合并,实在不能合并的要内部精简,总而言之,机构要少,官员要少,办事效率要高。地方府署也是一样,都要遵循朝廷的要求,合并机构精简官员。”
李纲眉头皱得
更深了。
“总帅,如此一来,朝廷和地方府署的日常开支是减少了,但各级府署的权力却增大了,违背了地方分权和官僚分权这个基本国策。”
黄涉受不了了,冲着李纲就叫道:“李相公,现在是没钱,是非常时期。蔡京的新政为什么蜕变?你说得很清楚了,三冗弊端、连续战争消耗、皇室和朝廷腐败,这些导致财政拮据,最后不得不想方设法横征暴敛。你连上奏议,把横征暴敛的一些制度全部废止或部分废止,那么很显然,朝廷的赋税收入会急骤减少,那么,请问你拿什么来养这么多的府署机构和官员僚属?难道朝廷要出尔反尔,再加赋税吗?”
李纲也是左右为难啦。集权容易分权难,一旦机构合并权力集中,李虎的人又占据要害位置,那内外府署的大权实际上就控制在李虎手里,他这个宰相做什么事都横生挚肘,尤其是皇帝和皇权,受损更大。皇权受损,皇帝的权威减小,那时候想扳倒李虎,难如登天。
李纲想了很久,想不出办法来,无
奈长叹。形势站在李虎这一边,道理也站在李虎这一边,而国策和相关政策也正在向李虎这一边倾斜,将来,这天下就是李虎的天下,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自己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形同螳螂挡臂,根本阻止不了大宋覆灭的命运。
是要保大宋,还是要保中土?是要保大宋赵氏皇帝,还是要保中土千千万万的百姓?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来,李纲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返回洛阳的途中,在看到饿殍遍野的难民之后,他似乎有了答案,但这个答案很模糊,他看不清,似乎也不想看清,他内心处在极度挣扎之中。
“还有其它的原则吗?”李纲感觉自己的心很痛,痛得有些窒息,他把手轻轻按在心口上揉捏上,疲惫不堪地问道。
“坚决打击可能会阻碍变革的所有学派,原则上不录用这些学派的弟子在朝廷和地方任职。”李虎的口气非常严厉,“我们变革的力度非常大,需要关学做坚实的后盾,而关学在大宋的影响力比不上二程的洛学,也比不上王荆
公的新学,甚至比不上司马温公的朔学,所以,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都给我打下去,二十年内,不给他们翻身的机会。”
李纲骇然色变,瞪大眼睛望着李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虎此策和蔡京有什么两样?小皇帝赵恒上台后,解禁了元佑学术,也赦免了诸如司马光、张商英这些元佑党魁,旧党好不容易看到复出的希望,结果被李虎一句话再次打进了黑暗。赵楷登基称帝后,把以蔡京为首的新党该杀的都杀了,没杀的也都跟着老皇帝逃到东南去了,但新党毕竟是变革派,在李纲看来,新朝廷还是要大力起用以研习新学为主的文士,谁知李虎变本加厉,要把新学和新学弟子全部打压到底,这样一来,新朝廷的官学就要改为关学,朝廷和地方官吏的选用也是以研习关学的文士为主,二十年后,关学在中土儒学中脱颖而出,稳居霸主之位,其它学派望尘莫及了。
儒学是文士的饭碗,儒学学派中关学是金饭碗,那文士们当然趋之若骛了。李虎要把关学大力打造成新关学,打造成国策学术理论基础,那么,等到
新关学成为天下文士研习的新儒学,新儒学把他打造成“神”的时候,他距离天下霸主的位置也就近在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