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酒肆中,李瑁携美而去,只留下马璘一人在大堂中凌乱。
马璘李瑁留在桌案上的两锭黄金,脸上火辣辣地感觉,哪还有半点饮酒作乐的意思?此时莫说是一个美貌的胡姬,就算是西施貂蝉他也提不起兴致了。
马璘会完账,低着头,神情颓然地往家里走去,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方才酒肆中发生的事情,一字一句地回味着李瑁临走前说的话。
马璘一路失魂落魄地慢慢走着,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回到了位于安邑坊的马府。
马府外,看守门户的门人一看见马璘,便连忙上前拜道:“小人拜见公子。”
“恩。”马璘心不在焉地敷衍了一声。
门人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书册,递到了马璘的眼前:“公子,方才有一位男子说是奉寿王之命,送来了这本书,要小人务必交到公子手中。”
“寿王派人送来的书?”马璘面露疑色,从家仆手中接过了书册。
马璘低头看去,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册上赫然三个正正方方的楷字——《马援传》。
马璘扬了扬手中的书册,忙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半盏茶之前。”门人如实回道。
“半盏茶之前?那便是殿下从酒肆离开之后了。”马璘在口中小声地自言自语。
回到府中,马璘哪都不去,径直便回了自己的书房,将房门一关,便是半日的研读。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武帝时......”
《马援传》概述马援生平,言语简练,统共不过千余字。
从马援少年立志,到出仕隗嚣,再到归顺光武,平定陇西,北击乌桓,二征岭南,最后蒙怨身死。马璘一字一句地通读品味,仿佛他的眼前渐渐地打开了一扇门,一扇指引他前进的门。
十九年来,他每日浪荡,混沌度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似乎也没觉得不妥,但直到今日,马璘听到了李瑁地那番话,读到这本书,马璘才真正明白了什么。
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书中,这句话重重地触动了他。这一刻,他终于体悟到了李瑁那番话的意味,原本昏暗的双眼也渐渐有了亮光。
马璘不是愚钝之人,他不是不懂,只是缺少人的点拨。
“我马璘既为马家子弟,必不叫祖上勋业坠毁于地!”
他手中紧握着这本薄薄的马援传,仿佛手握千钧。
马府书房中,未来的大唐名将马援正在经历人生重要的转折,屋中的气氛沉稳而又凝重。而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寿王府敏慎殿里却已经歌舞升平。
大唐盛世,舞乐繁荣,人才辈出,可论及吹笛之技当首推曾经的宁王李宪。李宪笛艺精湛,就连许多梨园大师也自愧不如,而李瑁自由在李宪身边长大,又极得李宪疼爱,一手笛艺自然也是炉火纯青。
在敏慎殿宽敞的后花园中,李瑁倚栏而坐,手持玉笛,缓缓移到唇边,双目低垂,薄唇微启,一首“凌波曲”已从笛孔中婉转飘出。
而在李瑁地眼前,五彩斑斓的花园中,杨玉环身着一袭七彩水袖长裙,如花仙子般飘飘而舞。
时值初夏,正是花园中百花盛开的时候,牡丹、兰花、百合、紫薇,妖娆绚烂地一片,满满地呈现在李瑁地眼前。
但无论眼前的繁华开的多么美丽,李瑁地眼睛里却始终只容得下一个位置,那就是杨玉环,她就是这世上最美的花朵。
杨玉环的身上,由纱罗织就的长裙在时下并不少见,但就是这一件寻常的水袖长裙却在杨玉环的身上有了全然不同的味道。
薄薄的轻纱仿佛晨间的云雾,华丽的色彩仿佛晚间的云霞,素与浓,清与媚,在杨玉环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在李瑁眼中,她身上披的哪是长裙,那分明是多彩迷人的霞光。正如诗云:“凌波微步袜生尘,谁见当年窈窕身。”
一曲舞罢,李瑁不由地轻抚双掌,赞叹了起来:“当今天下,单以乐舞而论,恐怕无出玉环之右者。”
杨玉环是宫廷乐舞集大成者,李瑁的话没有半点虚假和违心。
杨玉环如乳燕归巢般扑到了李瑁地怀里,双眸如水,巴巴地望着他,娇声问道:“哦,是吗秋郎?那比起‘满堂花醉三千客’的公孙大娘如何呢?”
杨玉环的话一问,李瑁顿时愕然。
曲江春宴上李瑁这么大的动静,杨玉环自然是知道的,没想到今日她竟然旧事重提了。
李瑁故作沉思地想了想,道:“玉环柔美,公孙大娘英朗,两者不可相较。”
李瑁想打着太极蒙混过关,但杨玉环却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我不管,我一定要你分高低。”杨玉环嘴唇轻咬,粉拳捶着李瑁的胸口。
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女人面前不说真话。这些道理李瑁自然是懂的。纵然李瑁觉得两人舞蹈各有千秋,他也知道该怎么说了。
李瑁一手轻拦杨玉环的柔腰,一手轻轻刮了刮她的琼鼻:“公孙大娘剑舞造诣虽高,但如何比得上我家玉环?玉环‘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一颦一笑间迷倒的何止区区三千男子?”
被李瑁这么一说,原本杨玉环脸上的一丝娇怒顿时转为喜色:“这还差不多,算你识货。”
“哦?我识货吗?那我现在想要验验货可以吗?”李瑁搂着杨玉环的右手轻轻往下滑去,滑进了杨玉环的裙间。
“光天化日的,你就不正经。”杨玉环在李瑁的腰上轻轻掐了一下,媚眼如丝地瞪了一眼。
“别乱...动,我还有...正事...和你说。”杨玉环被李瑁弄地连话都讲不清。
无奈之下只能将手伸到自己的裙下,抓住了李瑁不老实的手:“过几日蜀中杨家的亲戚就要来长安了,他们在长安没有落脚之处,我准备让他们来府中暂住一段时间,你觉得怎么样?”
杨玉环让杨家人来寿王府中暂住本是出于好意,但李瑁心中却觉得有些不妥,停住了手上的动作。
李瑁认真地问道:“你与杨家那些亲戚关系如何?”
杨玉环没想到李瑁表情会忽然变化这么大,呆了一下,回道:“我年幼便离开了蜀中,与他们关系谈不上亲近。”
李瑁从杨玉环的裙间将手抽了出来,正色道:“杨家是三姐引进京的,他们来的目的并不单纯,你以后尽量和他们保持距离,不要走地太近。”
“这样吗?”杨玉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色。
李瑁注意到了杨玉环的脸色,抚摸着她的脸,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难处吗,还是舍不得杨家那头的亲戚?”
杨玉环是个聪明女人,她知道李瑁很是宠爱自己,但她却懂得站在李瑁的立场思考问题。
李瑁方才只是稍稍一说杨玉环便知道了李瑁心中的担忧,杨玉环摇了摇头道:“我虽然姓杨,但我却是秋郎的妻子,我自然是站在你这边的,只是我之前已经答应了三姐帮忙暂时安置他们,不知道怎么和三姐交代罢了。”
李瑁笑了笑,原来她担心的是这个。
李瑁淡淡笑了笑,道:“这个容易,我们府上在常乐坊还有一套大宅,你把那套宅院送给杨家,既不难看,又落了人情,如何?”
听了李瑁的话,杨玉环顿时露出了满足的笑意,手指慢慢地在李瑁胸前画着圈,问道:“秋郎,常乐坊寸土寸金,那套宅院少说也要万贯,就这么送出去你不心疼吗?”
李瑁嘴角露出一丝坏笑:“我只心疼你,怎么会心疼那些身外之物呢?你的正事说完了,是不是也该办我的正事了。”
说完,也不顾杨玉环的反对,将她横腰抱了起来,往卧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