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魏广德也没想到,他才做好的盘算没两天,吕调阳就第一次在阁议的时候把这个事儿提了出来。

是的,以前吕调阳也说过大选只是的事儿,言说身体毛病比较多,需要好好修养。

但现在在这个场合把话说出来,那意思显然就不对了。

想到这里,魏广德又不由得想到前两天张四维送来的重礼,显然吕调阳的打算,之前张居正就已经知道了,张四维也知道,所以才会有那么一遭。

“既然如此,善贷,你那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和卿不管是假休还是致仕,内阁补人,宫里首先是会问我们内阁的意见。”

张居正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委婉的问起魏广德是否有推荐之人。

“有资格入阁的,朝中现在看来,也只有礼部和吏部的几位。

能够做到这个位置,能力上都还是不错的。”

魏广德虽然不怎么认可张四维的能力,可他能在吏部和礼部都做好侍郎的工作,但说处理公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收了人家的东西,这个时候自然不好说他的坏话。

干脆,魏广德就把礼部和吏部几个有资格入阁的人都提了出来。

能在礼部做到堂官的,必然是出自翰林,是绝对有资格角逐阁臣之位的,而吏部更多是一个转迁,也是给新任阁臣在入阁前有一个收拢人脉的机会,安插一些人手,方便行事。

听到魏广德说礼部和吏部的官儿都有资格入阁,张居正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魏广德那位老乡,可听说魏广德和他不和啊,怎么可能举荐他入阁。

张居正心下诧异,但也没有表露心迹,而是点头笑道:“现在礼部和吏部的几位的啊人,都是翰林出身,倒是都附和资格。

可惜,内阁不可能补太多人,而且若是都入阁了,两部谁来领导,呵呵.....”

魏广德给他处了个难题,张居正就把视线投到吕调阳身上,笑问道:“和卿可有合适人选?”

“嗯,本来礼部尚书马自强应该是个合适之人,可他掌部时间不长,也没有转迁过吏部。

倒是张四维之前是吏部右侍郎,现在是礼部左侍郎,资历已经够了,若是宫里同意,可以改迁吏部左侍郎,然后入阁。”

吕调阳果然是和张居正有过交易,所以这个时候由他来举荐张四维,这样朝中一些关于他和张四维之间的非议就可以化解掉。

别忘记,那刘台的奏疏里,可是指名道姓说张居正任用张四维居心叵测。

张居正自然不好出面举荐他入阁,由吕调阳来做这个事儿,就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吕调阳提到的马自强,现任礼部尚书,是陕西西安府同州县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和张四维是同年。

中进士后,他又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后升修撰,参加重录《永乐大典》。

隆庆年间任洗马,充经筵讲官,纂修《明世宗实录》,后升国子祭酒,迁詹事,曾短暂执掌翰林院,整饬学政,教习庶吉士。

隆庆六年擢礼部右侍郎,为万历皇帝讲官之一,讲授经史,和魏广德等人自然不会陌生。

魏广德还知道,万历皇帝朱翊钧很喜欢听他讲课,他的教学方式和魏广德类似,多是启发性教育,并不像其他讲官那样,要求他背诵太多东西,而是让他写心得。

也是在年初,马自强接替万士和出任礼部尚书,这是宫里钦点的,自然两宫有让他入阁之意。

吕调阳这个时候单提出这两个人,自然也是在提醒张居正,马自强被点中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当然,礼部尚书入阁,倒也未必需要必须走礼部绕一圈,毕竟他要去吏部必然是掌部,而现在吏部尚书张翰可是张居正的铁杆心腹,难道还要让张翰和马自强对调,等马自强升迁后再换回来?

显然不行。

魏广德多少猜到张居正的想法,让马自强在礼部尚书任上干两年再说,如果真合适再拉他入阁。

最关键的还是,拖这两年下来,马自强的年岁可就直逼七十了,就算入阁也没两年时间可干。

这就是科举时代才有这些事儿,四十岁中进士和二三十岁中进士,那潜力真的差别巨大。

哪像后世,大家入职时间差别不过几年,退休时间也差别不大。

“体乾执掌礼部不过三月,时间太短了,又没有吏部经历,实在不适合这样安排。

倒是张四维先入吏部,再入礼部,两边经历都有,可以作为人选报上去。”

张居正这个时候也不装了,魏广德是无所谓的,吕调阳也滑头,举荐了,可也不是只举荐一个,而是一下子推出两个人选来。

这要是部议中,可就有些麻烦。

还好,阁议就他们三人在一起商量,少了不少麻烦。

“既然人选局限在礼部和吏部,不管谁入阁,必然有位置空出面不知叔大兄、和卿兄可有推举之人?”

魏广德不喜欢这样隐晦的交流,虽然有时候不得不做,可也不是他所喜,干脆就把自己的诉求拿出来说。

公开交易,这种情况下张居正自然就不好驳了他的面子。

“善贷有属意之人?”

张居正闻言,自然懂了魏广德的意思,要求已经提出来了。

这个时候,他自然也不会拒绝,反而很好奇魏广德会提出谁进入礼部或者吏部。

同样好奇的,还有吕调阳,他也想知道魏广德会举荐谁。

要知道,他这个举荐可不是正常意义上的提拔手下官员,更多就是为了入阁资格来的。

毕竟,这次商议的不是工部、兵部或者其他衙门的官职,而是礼部和吏部这两个很敏感的衙门。

“我觉得申时行在詹事府已经多年,是到该入礼部历练的时候了。”

魏广德淡淡说道。

申时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文采自然不需要怀疑。

他的诗文平实婉丽,不作惊人语,亦不为纤弱态,其古体诗开掘了诗的深广度,气势昂扬,意境雄浑。

散文以序、传、志铭等为主,杂着及应用性文体占了绝对比重,文亦如其诗,婉曲周详,不作夸饰惊人之语。

其诗文多为应酬赠答、闲居写景之作,所以并不算有名。

不过,魏广德举荐的这个人,还是让张居正和吕调阳大吃一惊。

特别是吕调阳,这个时候他看的不是魏广德,而是盯着张居正。

而张居正此时内心也是翻江倒海,他其实也有提拔申时行的意思,毕竟是殿试的状元郎,虽然那年他并没有参加会试,做他们的考官。

但张居正毕竟是早早就拜在座师徐阶门下,对于吸纳新鲜血液的意识比魏广德强烈的多。

徐阶为什么能屹立朝堂不倒,可不就是徐党徒子徒孙众多,大到根深蒂固的程度。

徐阶一向都很喜欢提拔新人,这不仅为他获得巨大的声望,还招纳无数门徒。

张居正到现在这个位置,其实对于大部分首辅来说,改革那是个什么东西,有多收几个门生香吗?

只不过,因为推动考成法,无疑是耽误了张居正不少精力,所以倒是让他在拉拢其他官员的时候似乎就慢了魏广德一步。

实际上,魏广德之前也没注意过申时行,那年会试他和张居正一样,都在负责抄书,哪有时间参加会试做考官。

之后抄录《永乐大典》,倒是把申时行召到手下做抄手,可那又如何,他手下抄手多了。

也就是申时行是状元郎,所以才能按照正常流程从翰林修撰升到詹事府,从左庶子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上爬。

可以说,他做到现在,完全就是用时间熬出来的,可没有得到过贵人提携。

能够如此,一是他年轻,二十七岁就高中状元,而也是状元郎这道护身金符在,可以为他升迁保驾护航。

只要没有大错,升迁的名单里,他申时行的名字总是排在第一位。

只不过,想要从翰林院、或者詹事府转到礼部、吏部,这就是一道天堑了,没有人提携的话,那就只能混到老,最后转五寺做个寺卿致仕。

魏广德最终确定提拔申时行,也是昨日参加清流聚会和申时行有过一次面谈。

怎么说呢,给魏广德感觉人还行。

就如同他的文章一样,不喜言辞华丽,堆砌辞藻,而是比较平淡。

他行为处事也是如此,让人显得很是低调含蓄。

魏广德自然也听人说过对他的评价,当然都是背后的数说辞,那就是说他“首鼠两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

好吧,这是他在詹事府和翰林院时给人的印象,那就是没什么立场,比较态度善变,甚至可以认为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那种,就是全不得罪。

这种人,短时间里会让人觉得他人好,和他交流如沐春风,但是时间长了,知道了底细,自然就让一些人不喜这种“墙头草”。

不过魏广德倒是理解申时行的难处,他那一届科举,座师可以说就是老好人李春芳,副主考是董份。

他的仕途,或许之前有借助李春芳的力量,但李春芳毕竟是那样的性格,不争不抢,所以即便做了那么多年的首辅,但是大权却多不在手里。

至于董份,早早的就被逐出朝堂,自然是借不到力的。

可以说进士的前途,其实很大程度上和他们座师的仕途紧密联系的。

上面有人,自然就能节约很多时间完成前期积累,这样就有更多时间熬资历争夺那个入阁的机会。

魏广德那一届,主考是阁臣吕本,比李春芳还不如,虽为阁老却处处受制于严嵩,加之身体不好长期病假,完全对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没有丝毫助力。

魏广德也就是运气好,意外得了圣眷,加之站队很早,才能混到今日。

当初若不是他果断投靠到裕王门下,他完全没有资格入阁。

因为,他缺少最重要的一个人,那就是推他入阁的那位。

“是他啊。”

张居正短暂震惊过后,很快就缓和过来,说了句。

他虽然好奇魏广德怎么会看中他,但是既然已经公开提出来了,不说其他,至少是和申时行私底下有过接触了。

不过,让申时行入礼部做个侍郎,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张居正更看中的是魏广德终于知道配置内阁班底了。

是的,之前魏广德虽然也在和他争夺一些官职,但就那些位置来说,其实做事的性质更大。

可以看出来,当时的魏广德或许因为年轻,根本就没有考虑组建自己的权力架构。

不管是掌控工部还是兵部,其实都是时势造就。

工部,本就在他老乡朱衡手上,也是严嵩那一代人留下来的独苗了。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大明的朝堂上,天然就存在乡党。

至于后来争夺兵部,其实一个尚书的位置在张居正眼里,还不如礼部和吏部的侍郎重要。

决定朝廷走向的,永远都是内阁,虽然名义上六部才是实权衙门,但内阁就是凌驾于六部之上也是事实。

徐阶当初就是一手提拔张居正,把他当首辅来培养,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辅佐张居正的班底,其实徐阶也有准备,只不过裕王登基以后,过分重用潜袛之臣,徐阶的一些准备成了无用功。

可以说,隆庆年起,所有阁臣几乎都出自高、陈一系的支持,他和李春芳实际已经没有什么举荐的权利。

或许也是那些年受到的委屈太多,隆庆皇帝完全不信任其他人,只信任当初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的几个。

只是很短暂的思考,张居正就点点头笑道:“汝默确实可以,之前执掌詹事府和翰林院做的都不错,补入礼部也合适。”

虽然张居正如此说,但实际上对魏广德看人的眼光却有点怀疑。

或许,他也就是在选将上看的准点,若是选文官,似乎还是差了不少。

这倒不是张居正看不起状元,实在是大明朝的状元一直都是高开低走的趋势。

明初的状元,那真是天之骄子,但是到了中后期,状元的表现就明显下滑严重。

有明一代,享国276年,总计只产生了90名状元,其中出任内阁首辅有11人,内阁次辅2人,殿阁大学士6人,官至三品以上44人,剩余就只有五品上下。

中状元是荣耀,还有锦绣前程,可那都是明朝前中期,之后表现出彩的凤毛麟角,不足挂齿。

魏广德选择提携申时行,在他张居正看来,十有八九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大隋第三世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大明:我姐是马秀英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