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午,郑奕晨来到堂哥郑奕霖家。
初一去上坟时,堂哥说之前整理屋子,发现了一箱子书籍,问他是否需要。
“大哥,大嫂,吃早饭没呀?”郑奕晨热情地打着招呼。
本以为是一个装着几十本书的箱子,当看到时,他惊掉了嘴巴。
这个已经不能称之为箱子了,妥妥一个书柜呀。
书柜分为上下两层,里面全是老旧的古书,足有七八十本。
他拿起一本书籍翻看起来——彝医名术,这是一本记载彝族医药名方典例的书。
他越看越心惊,里面很多方法很实用,与他知道的一些土方有着共通之处。
一连抽看了几本,都是医书。
他接着查看了下一层,也是医书,只是底层还有一个隔间。
拉开抽屉,里面是两本书籍,一厚一薄,竟然记载着武术!
厚的那本封面上写着:郑氏武学录,薄的那本则是介绍如何打熬身体的。
惊讶之余,郑奕晨翻看看了看,第一页是竖排的毛笔字体,龙飞凤舞地写着:
非心术忠正后辈子孙,忌,忌,忌!
并不是想象中各种神功秘法,首先介绍了人体的各种穴道。
着重是包括死穴在内的各大绝穴,然后是一些招式,可谓招招致命。
难怪有一句话,现在的武术都是花架子,华夏真正的功夫都是杀人术!
传言华夏建国初期,组织了比武大赛,生死不论。
结果很惨烈,后来就取消了,全面禁武。
打熬身体是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奇遇即可修成。
古代有着力举千斤的说法,虽然此“斤”不一样,但拥有五百多斤臂力应该还是存在的。
武者,一般从小练起。
他现在成年了,不过身体素质还行,可以试着挑一些技巧练练,就当锻炼身体。
郑奕晨把书都搬到车上,至于柜子没有动,太费劲,也不好装车。
回去后,他先是研究了一些穴位,这与华医的描述相同,只是更加偏向于打斗需要。
书上并非是神乎其技的点穴术,而是在打斗时,攻击敌方的穴位,使得伤害加倍甚至一击毙命。
穴位开启时,使经络畅通,气血循行。
华夏医学认为,人体平时营、卫、气、血保持着平衡,周流全身,循环不息,营养和护卫着人体,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机能。
如果营、卫、气、血发生了偏盛偏衰,或者循行障碍,就会受伤。
比如百会穴,书中描述其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系的交点,顶中央旋毛处是穴。
穴伤反应︰百会穴受伤重者立亡;较重者当时可见神志昏闷,人事不省,牙关紧闭,四肢僵直。
握拳者尚可有救,撒手遗尿者无救。
苏醒后出现神志痴呆,失音不语的症状。
较轻者则见巅顶刺痛,痛不可忍,头部烘热,眩晕欲呕,耳鸣、耳聋,记忆力锐减等症状。
下面还有着技法和救治方法以及滋补药方的介绍,给人一种神奇之感。
而那些医书,更是历史瑰宝。
这些都是郑家祖先们,阅遍山川,访遍川黔各地,这才集齐了这些珍贵的书籍,纵使几番迁徙也没有丢弃。
不仅仅有着各种疑难杂症的药方,还有一些经世的奇异土法和技巧。
郑奕晨觉得很实用,比如小孩肚子胀气,也有一套手法,免去了药石之苦,对幼儿正好。
初六,郑奕晨与挚友相约在县城。
上午,从家出发,一路接上几个朋友,三男两女,加上县城的两个男生。
其中一个女孩是他小学的暗恋对象,不过都是老黄历了。
大家就是交心朋友的关系,也不是男女闺蜜,很奇怪这种关系竟然真实存在,而且就在身边。
平常大家天各一方,也会在qq里吐槽烦恼,分享美好,或是邀约游戏……
“卧槽,晨哥,知道你发达,没想到这么发达呀!”有小伙伴指着奥迪道。
“想什么呢,这车是租的。”
两个女生裹着大棉袄,没有一点淑女形象:
“看什么看,天冷不知道吗?”
“大姐,你看看我们,哪个穿这么厚!”
……
郑奕晨履行诺言,在一家火锅店请客。
饭后,到公园爬了会山,聊了两个小时,又找了一家奶茶馆,在一个角落玩起了桌游。
下午四点,将两个女生送回,郑奕晨与其他四位男生前往一个古镇,那里有灯光晚会。
古镇热闹非凡,十里长河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盏盏街灯像黑暗中闪光的珍珠,婉蜒而去,无穷无尽。
江两岸林立的楼房那辉煌的灯火和红红绿绿的霓虹灯光,例映在水波荡漾的江面上,变幻成千万条弯弯曲曲的,轻摇曼舞的彩绸。
大姐郑奕蓉也载着家人来到这里,只不过大家相遇后,便各逛各的。
……
正月初十,郑奕晨独自一人来到初中,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捐款50万元,并表达资助100名贫困学子的意愿。
下午,他到了高中。
母校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请他作了演讲。
他说的很现实,提醒大家要刻苦。
即使大学也并非就是想当然中的混日子,那样的大学生在这个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只会沦为垫脚石。
他也鼓励各位学弟学妹们,学好本领,勇于突破,做一个上进的人。
作为受教育者,就应该品德为先,素质第一。
最后,他捐款100万用于改善学校教育设施,另外捐50万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品德优良、上进的学子。
容县一中全体师生都很兴奋,自建校以来,一中总共收到了两笔校友捐款,上一次是一位在滇省军区的校友捐的。
受邀到班主任的班级,面对面与学弟学妹们交流。
大家七嘴八舌,刨根问底,询问他的学习与研究。
最高兴的要数班主任,她也快退休了,没想到在临近结束教师生涯的时候,会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学生!
她常常将郑奕晨挂在嘴边,作为激励学生的榜样。
当知道郑奕晨已经准备拜入院士门下,更是骄傲万分。
搞不好有生之年还能有一个当院士的学生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