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人马还没到,双方在路上就互掐起来。本来能很快到沙门关的铁骑一下子被拖延到半夜。
巴彦冷眼看秦生指挥一切,他现在是拿秦生没有办法。可到了战场上,出了什么意外可就不好说。他以为自己是真的中毒?他尚且还在,秦生就已经放他面,压根就不把他放在眼里。想架空他的权力,他暂时容忍。
秦生又派人去偷袭。为了他的目,不择手段。他所有的人都被他当枪使。他慢慢等,无非就是死一些人,只要楚九陵能杀了秦生,一切都好说。他甚至还可以与楚九陵平和坐下来,探讨小鱼的方案。
小鱼给他写信了。信中就是关于边城与突厥如何和平相处的办法。他有这个意思,可是秦生一定要踏平边城。从小到大,突厥死的人多的不计其数。他想降低损失,可这个从小教他识书练剑的人太可怕了。可怕到连他都要杀。
他曾经想把他当做父亲一样看待。可如今不行了。他们到了两眼相厌的地步,嫌对方碍事。他是突厥人长在突厥,死在突厥。他不允许一个利用突厥的人对他们指手画脚。突厥轮不到他来当家做主。
真是可笑极了。赫都被他弄成了残废。先生还拿赫都来威胁他。他对秦生的那句话记忆犹新,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他竟然能让他上位,也能把他拉下来,然后助赫都夺得突厥领主。赫都还有那个能力?赫都人都不在突厥。秦生也太小看他了。从对秦生不满之后,他已经暗中培养自己的暗势力。现在只不过是表面上的顺从而已。
秦生的算计打得很满,他以为自己重伤了楚九陵之后,他就不能上战场?他和楚九陵一样,都是不服输的主。
他冷眼地看秦生做地一切。他拦不住,秦生眼神时时刻刻都像是要杀人。
先生,你我今天走这个地步。并不是我所愿。原本我是想为你养老,将你像父亲一样侍奉。可你没给巴彦这个机会。在你眼里,我只不听是一样工具。这样工具不听话,没有利用价值,你想毁了。可终究我的身份摆在那里,所以你不得不留我一命。等仗打完,就是他的死期。
先生,你不仁,我也不义。
秦生又派人就偷袭楚军的粮食。他的手下穿成楚军的样子,乘着大家不注意,点火要烧毁粮食。幸好,粮食刚烧起来,北郡王恰巧来巡查一遍。那些人当场被杀,北郡王不问缘由,这个节骨眼上,烧粮就是大罪。管对方是何许人也。杀了,王爷不会怪罪他。
秦生的人越来越少。小鱼和宵沂躲在暗处。小鱼拍了下自己的头。
“小鱼,怎么了?”
“宵沂,我记得楚王的牢里有一个高大个。这种时候,应该让他出来杀敌抵罪才对。都怪我,本来应该提前说地,都给忘了”,明明答应人家,结果……她成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你直接去跟楚王说,不一定有效。若你能杀了秦生,到时候你再求王爷,可能就成了”,牢里关了那么久的人都是犯了大罪的人。楚王石不可能把他们放出来的。
“宵沂,高大个看着不像坏人。我两次进牢,都是他照顾。他能出来,我可以把他安排在忘忧城。宵沂,你一定要助我杀了秦生为义父报仇”
“嗯”,柳叔对他有恩。还有他每个月给他吃的东西,其实吃毒药。反而让他的功力更上一层。曾经他在风雪楼主的带领下,他是个冷血的机械。可来到边城后,他开始变得有血有肉。
他如今已不在是一个称职的杀手。
突厥铁骑已经到,可只有一部分。楚九陵皱眉了。巴彦还来这招?巴彦的大军约有五十万左右,他有了铁矿,养得起更多人。不可能只有一点。秦生的面没露,他明白了。又是秦生搞地鬼。
将军对峙。在这个夜晚上,本来很冷,可上百万人觉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打一架。
巴彦的狼群还有拿铁锤的高大个都在铁骑前面。他环顾了一周。没有小鱼,还是他真的出事了?
时间太紧迫,他来不及派人上边城查。秦生立刻要攻打边城。他现在就犹如一个傀儡。秦生不是不在,而是他乔装躲在人群中。擒贼先擒王,这是秦生一惯用的手法。
他还是不死心,还想派人到边城,杀了在场人的家眷。十几年前,他成功了。而今没有了柳闲,没有了张太守等人。秦生杀谁?别忘了,是他们年轻当主力,都是没有成亲的汉子,去哪里找人来威胁他们。个个孑然一身,死了,就马革裹尸,拉到乱葬岗上一任,就完事。幸运的话,还能保留一具完好的尸首。命不好,那就连骨头都不剩。
秦生躲在铁骑中,眼神如鹰眼一样,来回扫视。楚王果然狡猾,故意当初受了重伤。真正受重伤的人是归国公。那个可以可以跟柳闲平起平坐的上官寰。
也好,伤不了楚王,至少杀了归国公。跟在楚王身后的都是年轻的面孔。老的东西都不见,差不多都死光了。除了北郡王。不过北郡王老成那样,他不足为惧。他能管好他的粮食便可。就怕他保不住。他派了可不止一队人去烧粮食。久不久就有几个人魂淡楚军当中,让他们自顾不暇,手忙脚乱。
秦生再观巴彦。很好,他要的是这种效果。时间快得无法让巴彦去查明欧阳鱼是否真的死了。不过,不听话的东西,等没有利用价值之后,留着也不用了。
太久了,当年的那场大战历历在目。那时候,势如破竹,他一刀杀一个。那些人跪着求他放过他们,他很享受那种感觉。如今边城外三十米一个人守着,不允许人进去,也不允许人出来,守着严严实实,他的人根本进不去。煽风点火更加不行了,楚王派人在里面把手。谁多说一句话关于打仗不利的,就被拔舌头。
小计谋不行,只能战场上见。